她出生于美国,死后却被葬到八宝山革命公墓,成了唯一一位葬在八宝山的外国女人!不仅如此,临终前,她还特意将自己的巨额财产留给了朱德,这又是怎么回事?
1950年,一位外国女记者被确诊为胃癌晚期,如果想要存活就必须做风险极高的切胃手术。可她知道,即便是手术她也活不长时间,于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拿起笔给远在中国的友人写了一封信!
5月6日,手术如期进行,可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手术失败了,女记者永远倒了下去!
不久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办公室里,一封信送到了朱德手里,就是女记者临终前留下的那封!读完信的内容后,一向铮铮铁骨,征战沙场的朱德元帅竟然潸然泪下。
因为,这位女记者临终前没有将自己的财产留给任何亲人,而是留给了朱德,这个毫无血缘关系的中国人!不仅如此,在信的结尾,她还向朱德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请求。这个请求让朱德的情绪再次临近崩溃!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这位女记者到底是谁?她和朱德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她向朱德提出的请求又是什么?
她就是著名的女记者史沫特莱,1892年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一个贫困家庭,父母是美国社会最底层的工人,所以史沫特莱从小就被人看不起,经常受到他人的欺负!
9岁那年,她更是因为交不起学费而被学校强制开除,为了生存,小小年纪的她无奈只能到当地一家报社打工。可尽管这样,史沫特莱的生活依旧没能得到改善。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她18岁,才算有了转机。
18岁那年,史沫特莱在亲人的资助下,总算上了学。虽然各个条件不如其他人,但史沫特莱却从未放弃,在日渐的努力下,她的文学天赋被慢慢发掘出来,这让史沫特莱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开心。于是,她决定离开这个充满惨痛回忆的家乡,到大城市纽约发展。
可来到纽约后,她发现这里的情况远比家乡更加残酷,富人区和贫民窟仅仅一街之隔,可他们的生活状态却天差地别,这一情景被史沫特莱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此刻开始,史沫特莱的心里便燃起了一个更加崇高神圣的使命!
她身为美国人,死后却被葬在了八宝山革命公墓,还将自己全部财产都留给了朱德!这是怎么回事?她究竟是如何和中国结缘的?
史沫特莱看着贫民窟百姓过得生不如死,下定决心一定要改变现状,为他们发声。于是,她加入到了当地报社,成为了一名记者,经常游走于贫富之间,揭露了美国许多黑暗的一面!可正因如此,她也受到了美国上层的威胁和针对!
1918年,美国政府更是以一些莫须有的罪名,直接将她关进了监狱。半年的牢狱生活让史沫特莱感到很是绝望,但她并不打算放弃继续“寻找真相”!
所以,出狱后,史沫特莱便选择前往德国深造。在这里,她接触到了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并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她还撰写了不少有关中国的报道,可这些也只不过是她从他人口中得知,或者是从报纸上看到的中国情况,根本满足不了她对中国的好奇。
于是,1928年的一天,史沫特莱下了一个很大的决心——只身前往中国!
要知道,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战乱的时代,各个国家对我们都是虎视眈眈,这个时候来中国无疑是在送死。可史沫特莱哪管得了这些,既然内心向往,就勇往直前!
最终,辗转了多个地方之后,史沫特莱终于来到了中国!看着正被战争破坏的国家,史沫特莱没有停歇,立刻投身到战火中,用最真实的一面还原了战场上的情况!
除此之外,史沫特莱还和中国知名人士宋庆龄、鲁迅等人结识,四处宣扬着中国精神!而这也让史沫特莱成了国民党的眼中钉,肉中刺!并找各种借口将她关押了起来,时刻监控着她的动向。
国民党的这一举动更让史沫特莱意识到,只有共产党才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部队,内心油然而生对共产党更多了一丝崇拜!1936年,史沫特莱终于如愿以偿,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就是在这里,她认识了朱德!
她和朱德毫无血缘关系,却在临终前将自己所有的遗产都留给了朱德,开口向朱德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请求。朱德看到这个请求后忍不住潸然泪下!
在史沫特莱的心里,朱德是一个威风凛凛的大英雄,所以当她看到一位衣着简朴,还和战士们一起喂马的朱德时,一时间都不敢相信这竟然是共产党的领导!尤其在和朱德交谈过后,朱德侃侃而谈的优雅和沉着冷静的自信,更让史沫特莱对朱德多了几丝敬佩!
此时的史沫特莱才知道,原来高级将领并非全都是衣着华丽的大高个,也有可能是简朴的喂马汉。为了向全世界弘扬共产党的领导,史沫特莱决定为朱德写一部传记,
正是因为这部传记,让史沫特莱成了朱德身边一个形影不离的人,不管是在战场上,还是在生活中,史沫特莱总能细心捕捉到朱德的每一个细小动作,并将他们记录下来。
到了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打响,日本铁蹄毫无人性踏进中国领土,导致众多百姓和战士牺牲。朱德为了保护史沫特莱,便要求她待在后方,可史沫特莱怎么也不愿意,甚至还闹到了毛主席那里!
最终,在毛主席的调解下,史沫特莱如愿跟着朱德来到了抗日战场上。战争场面残酷无比,一不小心就会命丧日寇手里,可史沫特莱不怕,她要将抗日战争最真实的一面展现给全世界的人!
然而,一次意外,史沫特莱从马上摔下来,由于受伤严重,她不得不含泪和朱德告别,回到后方养伤。原本以为还能再见面,可谁又曾想这次分别竟成了永远。朱德因为战争不断转移阵地,而养好伤的史沫特莱也被留在了其他部队,虽然没能再见面,可史沫特莱的信念却始终没变。
她一边在战火中报道真实的战争场面,一边和卫生员一起救助伤员,期间她见证了太多中国军人的牺牲,更被他们不畏牺牲的精神打动,此后她更加卖力向全世界宣传中国,宣传中国军人!
常年奔走于战场上,史沫特莱的身体也渐渐有些吃不消,后来,加上皖南事变爆发,史沫特莱不得不回到美国。可身在曹营心在汉,即便身在美国,史沫特莱的心也一直停留在中国的战场上,也从没忘记过撰写朱德传记!
时间很快到了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正式成立,此时的史沫特莱看着电视里激动人心的一刻,她也高兴地说不出来话。然而,更令她开心的是,朱德传记在此刻也顺利完工,她将此传记命名为《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
这本书对后世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就在一切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的时候,美国政府却再一次将史沫特莱视为了眼中钉,关于她撰写的有关中国战场上的文学著作,美国政府更是嗤之以鼻,用各种理由打压她。
无奈之下,史沫特莱再一次选择逃离家乡,来到了英国。可此时的她身体状况已经不容乐观,还被确诊为了胃癌晚期,不得不做手术!于是,便发生了开头的那一幕!
而在信中,史沫特莱对朱德唯一的请求就是
希望她死后,骨灰能埋在中国,因为只有这里才能让她享受到真正的安宁
!
对于如此伟大的一个女性,朱德元帅自然满足了她的愿望,在她去世一周年时,包括朱德在内的多位中央领导亲自为她举办了追悼会,并将她的骨灰移到了八宝山革命公墓!而她也成了唯一一位葬在中国八宝山革命公墓的外国女记者!
虽然不是中国人,却有着一颗中国心,史沫特莱如同牺牲的烈士一般,同样值得我们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