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中国古代有名的“酒鬼”,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李白,这位诗仙自己都调侃道:“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不过他这程度还是比不过今天要说的这位人物,他被人称为“醉侯”,他到底多能喝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刘伶,魏晋时期的名士,和大名鼎鼎的阮籍、嵇康并称为“竹林七贤”,不过大家一般都不知道他,因为他是七贤里社会地位最低的一个,没钱还不愿做官,只愿喝酒。
根据史料记载,刘伶身高六尺,换算现在的单位,他身高不足1米5,而且“容貌甚陋”,所以他平时沉默寡言,根本不和人交往,直到他碰到了阮籍和嵇康,他们不介意自己的身高和长相,从天南聊到地北,一起游山玩水,好不快活!加上“竹林七贤”是个个能喝,刘伶算是遇到真同好了。
刘伶嗜酒如命,从来身上都要带着一壶酒,当年他出门,叫家里人在后面跟着他,还得带上铁锹,为什么呢?——“如果我醉死了就直接把我埋了吧。”刘伶如此说道,当真把生死置之度外。
但这样喝酒肯定要出事,一次,他在家里酿了一大缸子酒,非常想喝,可妻子告诉他还没有到时间,现在不能喝。刘伶哪里等得起?趁妻子没看见,立马打开盖子直接俯身喝酒,气得妻子一把将他推进酒缸子里,盖上盖子走了。原本妻子是想给他一个教训,那盖子随便推一下就开了,妻子就回娘家了。
3天以后,妻子回来了,结果没有看到刘伶,她想到了什么,急匆匆来到酒缸子面前,打开盖子一看,里面的酒早就没了,刘伶坐在那里呼呼大睡!妻子吓得要“死”,拼命拽他。刘伶迷迷糊糊醒来,对着她说:“还没喝够呢!”这样的酒量,真是让人吃惊!
但刘伶真的只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酒鬼”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并不是随随便便成为“竹林七贤”的。
泰始二(266)年,朝廷专门派人征召刘伶入朝为官,对于古代读书人来说,一辈子都在为做官努力,这样的机会,谁不想要?而且皇帝的命令也不能随便违抗。
于是刘伶在朝廷特使来之前,就开始喝酒,特使到家门口的时候,刘伶已经是酩酊大醉,甚至脱光衣服要去村里溜达一圈,特使一看,这是个酒疯子呀,于是走了。就此,刘伶一生都没有出仕。
和他一样,阮籍也爱喝酒,当年他创下了大醉60天的记录,然而这样的“狂放”,其实包含了多少难言的苦楚!司马昭为了和阮籍结为亲家,不知道上了多少次门,阮籍就用醉酒来应对,面对醉到不省人事的阮籍,提亲的人话都没地方说,只能作罢。
晚唐诗人韦庄写道:“刘伶避世唯沈醉,宁戚伤时亦浩歌。”道出了刘伶喝酒的真正原因。易中天也评价道:“对于司马政权他不像嵇康那样公开对抗,也不像阮籍那样委曲求全,而是在被招聘时大谈虚无,让执政者觉得自己百无一用。”
酒,成了刘伶逃避的最好武器。最终刘伶安安稳稳活到了79岁,在当时可是长寿了,糟蹋身体的“酒鬼”竟然活了那么久,让不少人大跌眼镜。不过喝酒伤身,读者朋友们还是要以身体为重!
参考资料:《晋书·列传·第十九章·刘伶传》《易中天中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