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的开国将领中,有些政工出身的将领,很想到前线打仗,让干政治工作还不乐意,多次申请到前线,像刘贤权少将。
刘贤权在红军和抗战时期,长期干政工,抗战结束后被派往东北后,开始参加剿匪工作。
刘贤权对职务高低没有要求,只要能在前线打仗,职务并不在乎,想要打仗,宁愿降低职务也愿意。
1947年7月,在后方参加剿匪工作将近两年的刘贤权,接到新任命,调他到1纵担任3师政委。
说到东北民主联军1纵,它是由山东军区1师、2师,以及万毅7纵一部改编而来。这是被称为“老大哥”部队,不仅成立时间早,而且是红1军团老底子。论战斗力,它可是林总手中的“王牌”。
刘贤权能从富锦军分区司令员调到主力部队,按捺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因为他曾经向上级多次要求到前线打大仗,一直没有得到回复,如今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他得知1纵是一直具有光荣传统的部队,在东北战场战绩赫赫,恨不得一步到位。
3师相比1师、2师虽然没有悠久的历史,但也是从抗战时期成长起来的部队,跟着1师、2师打过不少硬仗,得到不小锻炼。他抵达3师后,部队刚刚经历四平攻坚战。
刘贤权不仅擅长军事工作,更是政工出身,具有丰富的政治工作经验。他刚到3师了解部队,与副政委黄玉昆密切合作,方方面面的情况,很快就掌握起来。
1947年12月冬季攻势后,3师歼敌近5千人,为之后担负重要任务奠定基础。
1948年3月,他被提拔为1纵政治部主任,协助梁必业工作。可以他并不“安分”,一心想到作战部队工作,认为去指挥打仗更能发扬自己所长。为此,他2次给纵队首长申请,要求到作战部队打仗。结果半年后,他的要求才被同意,回到3师继续工作。
此时他到3师,不再担任政委,而是师长,原来师长调离到炮兵工作,这让他在军事上发挥更大空间。
刚到东北,他在牡丹江军区担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后任牡丹江军区司令员,1946年底到合江军区下属军分区担任司令员。虽然没有跟着主力打大仗,可内心一直想到主力历练一番。
辽沈战役第一阶段,1纵主力2个师作为预备队在高桥待命,他率领3师增援梁兴初10纵,参加黑山大虎山阻击战。2个主力师作为一把尖刀,看着兄弟部队打得朝天,也是“眼馋”
辽沈战役后,李天佑要求部队参加天津战役,1纵在天津战役中发挥出色。而刘贤权率部参加平津战役,又南下中南,一路打到广西。接到任命后,率部接受陈赓司令员4兵团指挥,解放滇南,出色完成任务后,受到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