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还真不一定,因为项羽是个理想主义者,他没看清形势的发展,其实是向着君主集权,中央统一的方向发展的。而项羽灭亡秦国之后,还是想回到秦统一之前,各国分立的状态。这无疑是倒退。假设没有刘邦,可能也会有别的人和项羽争夺。
一、鸿门宴后,杀刘邦也未必能一统天下
鸿门宴是范增力举项羽杀掉刘邦而布的一个局,鸿门宴也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阳谋,就算刘邦明知自己过去可能会死,但却又不得不去,不然就给了项羽攻打自己的把柄,而项羽因为念及旧情,再加上项伯从中干扰,最终此事不了了之,经过此次之后项羽再没有如此好的机会。
而鸿门宴如果项羽听范增的话,不管谁阻拦都要杀刘邦,那么天下就会是项羽的吗?我看未必。项羽联军一共40万人,而刘邦一人却坐拥10万大军。对于项羽而言,刘邦实力不可小觑,如果,真的发生了战事,必定是两败俱伤。
即使杀了刘邦,他的十万大军还在,项羽能不能安然收复这十万大军,是个问题,因为刘邦无罪反而有功,用功被杀,项羽要收复刘邦的部下,就没那么名正言顺。甚至,还有可能出现下一个刘邦和项羽对着干。
刘邦作为灭秦的第二支庞大的实力,怎么说都是功臣。如果连这样一个功臣都杀,那其它诸侯国会怎么想?会不会认为项羽不仁不义,心狠手辣,各诸侯国会不会有兔死狐悲之感,都是可能的。这样的话,即使后期项羽称了王,也很难收服诸侯国,大家难免有异心。
二、项羽志不在同一
即使杀了刘邦,项羽本身所采取的制度也有问题,他想回到周朝分封制下,并不想采用秦朝的郡县制。但其实,秦朝灭亡,亡于政策残暴,并不是亡于制度。就是说,历史的趋势是统一。不是分裂,项羽采用的分封,恰恰是是国家走向分裂。
秦国所采用的是郡县制,而项羽所采用的制度是分封制,何为分封制?就是将土地分给有功的大臣,让他们管理,这是沿用周朝的制度。但就是因为分封制而导致诸侯雄起,天下大乱。
为何确定项羽肯定实行分封制呢?因为项羽在占领彭城自称西楚霸王的时候就已经将全国划分为十二个小国,然后一众分给有功之臣和之前的诸侯.
虽然目前来看项羽一家独大,但项羽内部各诸侯国都各怀小心思,最后的天下,还真不一定是谁的。项羽太过理想主义,他认为暴秦的一切都是不好的,凡是秦的,一律毁掉,杀赢姓宗室,烧阿房宫,杀秦降卒,桩桩件件,都表现是政治上的弱智。
表面上对亚父范增很尊敬,可他有自己的一套固执理念,所以,范增的很多谋略,他并没有采用,所谓刚愎自用。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