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945年,2颗原子弹“拯救了日本”,否则美、中、苏让日本万劫不复
创始人
2025-07-13 08:03:26
0

当前国内很多人都认为,1945年美国向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日本无奈选择投降,是美国间接拯救了中国。

其实这种观点,是极其错误的。

要知道,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首要考虑的还是其自身的国家利益。

1945年,为了报复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挑衅行为,美国在决定使用原子弹之前,精心策划了一个代号为“暴雨”的登陆作战计划。

这一计划旨在实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两栖登陆作战,以全面占领日本的九州岛。

在当时,全球范围内,也许只有美国才拥有如此能力和实力,具备如此大规模的作战行动。

然而这一计划策划不久,1945年6月,美国联合作战计划委员会对这一计划提出了质疑。

他们在深度评估后认为,如果实施“暴雨计划”,将导致至少19.3万名美军士兵丧生。

这一惊人的伤亡预测数据让美国上下深感震惊。

为了减少自身的伤亡,并以最小的成本取得胜利,美国最终决定采用“原子弹震慑”计划,向日本投放原子弹。

此外,需要强调的是,当时除了美国之外,苏联和中国也都制定了详细且周密的对日作战计划。

如果日本没有因为美国的两颗原子弹而选择投降,那么中苏的计划一旦实施,日本将面临更加严重的打击。

正因如此,可以说,美国的原子弹投放加速了日本的投降进程,也避免了更为残酷的战争延续,同时是变相地“拯救”了日本。

美国:从“豢养”到“屠宰”

二战时期,全球烽火连天,其实在战争的背后每个国家都在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

美国,作为远在大洋彼岸、原本不受战争直接冲击的国家,也在这场全球性的冲突中有着自己的“小心思”。

起初,美国为了在亚洲、东南亚地区消耗掉劲敌英国和苏联的力量,选择了“中立”,并通过了“永久中立法案”。

于是乎,在世界各国打得沸沸扬扬、乱作一团之际,美国游刃有余地做起了战略物资(如石油、钢铁、铜等)和军火的生意。

其中,当时日本就是美国最大的买家。

数据显示,从1937年到1940年,美国向日本输送的物资总额高达9.867亿美元,其中军用物资的总值就占了7.039亿美元。

这一时期,美国对日本提供的物资供应,无疑成为了日本这台战争机器的幕后黑手。

到了1940年7月,美国可能看到了法西斯国家的颓势,也或者是为了获得更大的战争权益,开始对日本的出口实施了严格的限制。

日本要进口美国的战略物资,都必须先获得许可证。

这一举措让日本人大为恼火,他们感到被美国“卡脖子”,战争机器的运行受到了严重威胁。

为此,日本一方面发动了“珍珠港事件”来报复美国,另一方面则开始积极开辟东南亚战场,以掠夺更多的资源来保障战争的持续进行。

正因如此,近代有学者分析认为,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的事件,其实是美国故意让日本为之的。

他们的核心目的就是要找一个正当的理由来对日宣战,从而正式卷入二战的旋涡。

美国对日宣战后,面对疯狂的日军,美国人也是损失惨重,这一点出乎了他们的预料。

后期为了让日本尽快投降,并避免自身过度伤亡,美国才实施了“对日大轰炸”和“原子弹计划”。

其实对于美国来说,不过是“鹬蚌相争”的渔翁,他的参战不过是想分一杯二战的羹而已。

苏联:将日本毁灭于火山

二战时期,苏联的核心应对对象是德国。

1945年5月德国投降后,苏联并不愿意失去在亚洲战场的机会,于是开始将目光投向了日本。

要知道历史上,在沙俄时期,俄日就是死对头,曾发生过多次战役。

当时苏联为了打击日本,除了按照原定计划准备登陆日本本土外,还制定了一个极具破坏性的计划:

“直接用轰炸机轰炸日本境内所有活火山,以此消除日本人的反抗意志”。

这个计划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利用轰炸引发的自然灾害来摧毁日本人的抵抗能力。

尤其是富士山,这座被日本人视为“圣岳”的活火山,稍有震动都可能引发爆发。

富士山如果被炸,不仅可能导致严重的灾害,还将以损毁日本人心目中的精神支柱,来达到瓦解日本人反抗意识的目的。

同时,日本一直处于地震带上,如果苏联的计划得以实施,后果绝对比原子弹危害大很多。

然而,苏联在制定这个计划的同时,也有着更为“聪明”的如意算盘。

自1945年5月战胜德国后,苏联一直按兵不动,没有立即对日本采取行动。

他们的核心目的就是让美国先动,先让美军消耗掉日本的主力,然后他们再以最小的代价收获最大的利益。

然而,令苏联人没想到的是,美国竟然秘密研制出了原子弹。

当苏联得知美国的原子弹计划后,为了不让这块蛋糕全被美国占有,他们匆匆于1945年8月8日出兵日本。

但是令苏联更没想到的是,日本的投降速度竟然超过了他们的行军速度。

8月15日,日本就宣布投降了,而苏军直到8月18日才越过鸭绿江。

即便如此,苏联还是从这场战争中获得了收益。

在日本签署投降书后,苏联于9月5日占领了日本北部的“北方四岛”,进一步扩大了他们在亚洲的影响力。

中国:遗憾没有复仇日本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在整个二战中,是明显吃亏的。

要知道,如果不是因为日本的投降,我国完全有能力打一场漂亮的“复仇之仗”。

当时,无论是我国的军队还是国军,都已经制定好了完备的“战略反攻”计划,准备对日本进行最后的决战。

一般而言,战争的规律分为三个阶段:防御、相持和反攻。

当年在《论持久战》中,就曾阐述了这样的理论。然而,如今史学界普遍认为,我国的抗日战争确实缺少了一个明确的战略反攻阶段。

这主要是因为日本的投降来得过于突然,使得我国未能充分实施这一阶段的战略计划。

实际上,在1945年4月,我国的“七大”已经发出了明确的号召,要动员军队和人民从各个方面对日本进行大反攻。

在战术上,也由此前的“游击战”转变为了“主动运动战”,准备对日本进行更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同时,在1945年的前七个月里,我国军队已经收复了24万平方公里的失地,解放了接近1000万的人口。

这一系列的胜利,使得我国军队和人民对于未来的反攻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然而,就因为那两颗原子弹的投下,日本过早地投降了。

这使得我国失去了一个获得大胜利的机会,也让100多万日军平安地撤离了我国。这对于国人来说,无疑是一种痛心和遗憾。

另一方面,日本的过早投降也让其保存了实力。

这使得战后日本能够迅速崛起,成为了一个经济强国。如果不是因为原子弹的投下拯救了日本,那么中美苏三国一定会将其肢解,使其荡然无存。

实际上,那个时候,所有被日本伤害过的国家,都已经制定好了关于“肢解日本”的计划,

这个文史君后期再为大家解读。

读者们,关于“1945年原子弹拯救了日本”,大家怎么看?如果喜欢本文章,请分享收藏哦~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红军长征的道路上,“飞夺泸定桥”是关键一役。1935年5月29日...
2025-07-13 04:33:34
原创 ...
当殷商的历史传承到帝辛时,商朝初年的鼎盛早已不复往昔。尽管我们不知...
2025-07-13 04:33:32
原创 ...
孙绍祖,是贾迎春的丈夫,孙绍祖在家境困难时曾经拜倒在贾府门下,乞求...
2025-07-13 04:33:27
原创 ...
《史记》中有记载一段孔子所说的话:“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
2025-07-13 04:33:18
原创 ...
1913年3月20日晚10点,上海沪宁火车站出现一声枪响,被誉为“...
2025-07-13 04:33:06
原创 ...
两晋南北朝人物志-(四十三)支道林 谈到中国传统的宗教问题,无非就...
2025-07-13 04:32:55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原是一句民间谚语,最初的解释是黄河改道,...
2025-07-13 04:32:51
原创 ...
《列子·汤问》:“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地维...
2025-07-13 04:32:45
原创 ...
文 ┃文化三家店 一说起赵普,人们立马想到 “半部论语治天下” ,...
2025-07-13 04:32:41

热门资讯

原创 老... 1954年的意大利街头,行走在大街上的美女,吸引了所有男人的目光。这张照片很是意大利。Mario D...
原创 先... 先祖筚路蓝缕,三皇治世五帝领,大禹铸九鼎。 流光抛,韶华殁,商周往史闪逝如烟云。 铁犁喝响华夏地,春...
原创 现... 守皇陵的人,我们称之为守陵人,这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职业。中国几千年来,自千古一帝秦始皇再到末代皇帝...
原创 中... 中国疆域的基本盘有多种名称,例如“华夏”“内地”“汉地”等,这个区域是中国农耕民族生活的主要地区,也...
原创 从... 在古罗马的历史长河之中,“骑士”扮演着重要的身份地位,随着罗马社会的不断发展,骑士的身份和地位在罗马...
原创 1... 219年10月,关羽与曹仁的战斗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但他的身后却遭到了吕蒙的偷袭。 也正是从这一...
原创 两...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这是千百年前宋代大文豪苏轼,对岭南荔枝的赞美。而诗中的岭南,从...
仅剩7人,“日本政府却在等待她... 来源:北京晚报 79年前的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报纸头版用特大字号报道:“日本投降矣!...
原创 难... 王熙凤是红楼梦中比较特殊的存在,因为她在小说中可以说是害死了很多人,但是有的时候也是有情有义,做的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