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沉舰水下考古成果首次集中展出
创始人
2025-07-13 01:02:52
0

今年是甲午战争爆发130周年,也是甲午沉舰系列水下考古工作开展10周年。不久前,由国家文物局指导,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文物局)和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辽宁文物局)主办的“铭记历史——甲午海战暨甲午沉舰水下考古展”在山东博物馆开展,展览精心挑选出330余件(套)甲午沉舰水下考古出水文物和相关展品,第一次系统地将出水于不同地区的五艘沉舰出水文物集中展出。

8月6日,参观者在甲午海战暨甲午沉舰水下考古展上参观。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摄

“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走进“铭记历史——甲午海战暨甲午沉舰水下考古展”展览序厅,正中央肃穆竖立着一块巨大的“致远舰”铁甲甲板残片,斑驳残缺的铁皮和触目惊心的弹孔仿佛能将人们瞬间带回过去,营造出一种历史的深沉与厚重。

展览的第一单元“归去”巧妙地融合了水下文物、史料记载与历史影像,描绘出北洋海军的兴衰史,以及将士们坚韧不拔的战斗精神和气概。展览的第二单元“来兮”则展示了五艘北洋舰艇出水的珍贵文物,其中既有加特林机枪、刀剑、炮弹等武器,也有餐盘、叉子等生活用具,还有船舷、门锁类的沉舰残片。

除了展出“致远”舰加特林机枪、“定远”舰铜铭牌、“来远”舰镀银铜勺等珍贵文物,展览还将部分文物的保存方式进行了呈现,比如置于蒸馏水中脱盐处理的37毫米哈乞开斯炮弹箱等。每一件文物都依据黄海和威海湾两处展示区域将历史叙事和考古文物进行了紧密融合。

在水下考古过程中,针对体量庞大、结构复杂,又处于浊水环境下的沉舰遗址,水下考古工作者既要深入海里进行潜水,又要携带设备进行水下搜索、布方、抽沙、摄影、绘图、提取文物等工作。在这些沉舰的探寻过程中,水下考古研究人员不仅积累了丰富的考古与保护经验,还创造性地探索出一套针对近现代大型金属沉船水下考古的新方法,这些都在展览第三单元“传承”中得以展示。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10月31日。

(光明日报)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红军长征的道路上,“飞夺泸定桥”是关键一役。1935年5月29日...
2025-07-13 04:33:34
原创 ...
当殷商的历史传承到帝辛时,商朝初年的鼎盛早已不复往昔。尽管我们不知...
2025-07-13 04:33:32
原创 ...
孙绍祖,是贾迎春的丈夫,孙绍祖在家境困难时曾经拜倒在贾府门下,乞求...
2025-07-13 04:33:27
原创 ...
《史记》中有记载一段孔子所说的话:“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
2025-07-13 04:33:18
原创 ...
1913年3月20日晚10点,上海沪宁火车站出现一声枪响,被誉为“...
2025-07-13 04:33:06
原创 ...
两晋南北朝人物志-(四十三)支道林 谈到中国传统的宗教问题,无非就...
2025-07-13 04:32:55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原是一句民间谚语,最初的解释是黄河改道,...
2025-07-13 04:32:51
原创 ...
《列子·汤问》:“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地维...
2025-07-13 04:32:45
原创 ...
文 ┃文化三家店 一说起赵普,人们立马想到 “半部论语治天下” ,...
2025-07-13 04:32:41

热门资讯

原创 他... 关于明代名臣王邦瑞知广德州时间及“与王府有连”的略考 作者:徐厚冰 王邦瑞(1495—1562),字...
了不起的甲骨文丨商人也穿“丝”... 讲解员:贞人宾 甲骨文的“丝”字,像两根蚕丝并列成束的样子。商人十分重视植桑养蚕,发展桑蚕业,并逐...
原创 “... 回味元朝(三):恐怖的元朝统治(上) 元朝的历史充满了曲折和矛盾,其中忽必烈称汗时期尤为引人关注。...
日本最疼的伤疤,美西方揭开了,...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更能方便随时...
原侵华日军“731部队”少年兵... 原标题:原侵华日军“731部队”少年兵清水英男79年后赴华谢罪 “抛开一切顾虑,我就想去中国” 清...
原创 陈... 1953年7月,陈老总带着张爱萍、叶飞到北京呈报解放大陈、金门到作战方案。在此期间,陈老总找叶飞、张...
原创 历... 根据史料及相关数据,东汉末年鼎盛时期有人口6500多万,经过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长年的混战,至280年...
原创 毛... 老覃前天写了《1952年,毛主席游曲阜孔庙,问同游的许世友等人:孔子姓什么?》一文,讲的是写的是毛主...
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太平盛世 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太平盛世 “成康之治”,指西周初姬诵、姬钊的统治期间出现的治世。史家称“成康之...
古代科举考试中的作弊手段,不得... 自从有了考试,也就有了作弊。我国古代科举考试开创于隋朝,发展于唐代,完善于北宋,强化于明清,历时一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