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明朝,那么很多人都第一时间就会想到,朱元璋,朱棣亦或者朱由检。这三人对明朝有着深远的影响,他们一人开创王朝,一人带领王朝走向辉煌,一人见证明朝的灭亡。
然而,在历史中明朝有这样一位“皇帝”,其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勤政爱民,是大明王朝中真正的“中兴之主”,让已经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国力得到恢复,但是由于其在位时间太短,历史上未能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因此未被世人所熟知,而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聊一聊,这位“低调”的明朝“中兴之主”——
朱佑樘,作为大明朝的皇太子,按道理将其的童年应该是锦衣玉食相伴着,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但是朱佑樘很不幸是明朝“大情种”明宪宗朱见深的儿子,由于明宪宗朱见深独宠“妖妃”万贞儿。
因此万贞儿的权力与地位,甚至凌驾于皇后之上,后宫之事基本上全部由,万贞儿说了算。所以明宪宗时期,皇家人丁稀少,差点“绝后”,而朱祐樘的出生则是源自于一场“意外”。
朱祐樘的生母纪氏,并不是中原之人,是当时广西吐蕃土司的女儿,由于叛乱,年少时期的纪氏,就被俘入宫,成为了当时皇宫的“会计”管理皇宫的财务,纪氏虽不是中原人,但是却有一副好容颜,长得颇为漂亮。
一天纪氏如同往日一样进行着本职工作,但是明宪宗朱见深却因为醉酒偶遇纪氏,朱见深因为醉酒,一看纪氏生得如此美丽,所以便留宿一夜,然而多年无子的明宪宗,对于这样的一次“酔后风流”也是丝毫不在意,但是时候纪氏却怀上了明宪宗的孩子。
万贞儿得知此事后,恼怒无比命太医打掉纪氏腹中的胎儿,但是由于纪氏在宫中人缘颇为得不错,太医也下不去手,所以只好谎称纪氏只是肚中长瘤,并不是怀孕,万贞儿得知此事,便饶了纪氏一命,随后将其打入冷宫。
而没多久纪氏,就在冷宫中诞下皇子朱佑樘,万贞儿则派遣门监张敏意图溺死朱佑樘,然后张敏在最后关头面对年幼的朱佑樘,始终下不了手,于是张敏秘密地将朱佑樘藏了起来,每日交由宫女,以及一些被万贞儿排挤进入冷宫的妃子们抚养。
不过纸始终包不住火,明宪宗最终还是找到了朱佑樘的存在,因此明宪宗趁着上朝时,公然宣布年幼的朱佑樘为皇太子,封其母亲淑妃,但是随之,朱佑樘的母亲以及张敏全部在宫中暴毙,而凶手也不言而喻。
眼看朱佑樘母亲纪氏离世,当时的皇太后也就是宪宗的母亲周太后,担心万贞儿会对自己的孙子下毒手,所以直接将朱佑樘接过来自己抚养,这才使得朱佑樘安然地度过自己的童年。
公元1487年,万贞儿在宫中暴毙而亡,同年“大情种”宪宗思念成疾,也随之而起。朱佑樘正式即位称帝史称明孝宗。
年轻力壮的朱佑樘在上台之后,正式接替了父亲朱佑樘,留给自己“千疮百孔”大明朝后,励精图治,在政治上重开午朝广听谏言,提倡节俭,任人唯贤,让原本处于风雨飘摇中的大明王朝,在短时间内走向正轨,经济得到发展,是明朝为数不多的几个短暂的发展时期。
在经济上,朱祐樘轻徭薄赋,降低地方税收,对于那些有灾情的地方,更是直接免税,同时免费向一些贫苦老百姓发放谷物种子以及用来耕种的牛羊,大兴水利建设,花费重金修缮黄河水道,治理水患。
在军事上,朱佑樘非常重视军事,面对衰败的边防军队,朱佑樘任命马文升等人进行改革,同时整顿军备,补充兵员,改变了当时明朝边防军队积贫积弱的现象,为当时的明朝赢得了宝贵的和平与稳定。
因此,在历史学家中,对于这位朱佑樘的评价是颇高的,特别是朱佑樘的宽厚仁慈,更是赢得了当时天下的“好评”,不过较为可惜的是,就是这样一位贤能的君主,却在年仅三十六之时,就因病去世,实在是让人惋惜。
不过纵观明孝宗朱祐樘的一生,其的确无愧于皇位,与明朝的其他皇帝相比较朱祐樘的确有着“过人之处”,特别是与那些“叫门天子”,“木工天子”实在是要强上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