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注意了没有,在国内许多反映明清时期的电视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明清时代的各种官职名称,像是按察使、布政使、都指挥使,知府,巡抚、总督等等。可是有许多现代人并不知道这些古代官职都相当于现在社会什么样的官职,都有什么样的权利?作者就以唐国强老师主演的《雍正王朝》为例,拿其中的清朝官员为代表进行解读。
清朝使用的上述这些官职名称是从朱元璋的明朝承袭过来的,因为在
明朝,从小没有受过文化教育出身低微的洪武皇帝朱元璋为了避免地方官员权力过于集中,继而威胁到中央朝廷的安全,控制欲极强的朱元璋破天荒的废除了几千年来的“宰相制”“行中书省”制,从而推行自己研究的“三司分设”制,在皇帝以下设立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这三司,就部门职能而言:承宣布政使司掌管全省行政事务,提刑按察使司掌管全省的司法监察事务,都指挥使司掌管全省的军事事务。这三个司最高长官分别称之为:布政使(设左、右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
可以说都指挥使,
按察使和布政使是全国的这三个部门的最高首长,下属是每省所设提刑按察使司(简称按察司)、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布政司)和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的负责人。
比如说按察使吧他就是按察司最高长官,主要工作职责就是执掌刑事案件和监狱管理,相当于现在社会的公安部长+最高检检察长+最高法法院院长+纪委负责人,下属的每省所设提刑按察使司相当于如今的省级政法委书记。
而布政使是布政使司的最高行政长官,其主要工作职责为财政和民政。从隶属关系上来看,
布政使归中央六部统管,按察使归刑部、都察院统管,都指挥使归兵部、五军都督府统管,明清时代其下属各省
承宣布政使司相当于现在社会分管财经和民政的副省长一职。
省级都指挥使司的工作职责是维护社会治安,平息暴乱和当地军务,相当于现在社会的省武警部队的司令员一职。
明朝初期,如果某地有军事行动时,皇帝会任命一名京官为总督到此地处理军务,事情解决后则撤消。就这样一直到成化年间,才有了定制的两广总督,驻地梧州,在此以后以后各地开始效仿。
后来清兵入关,接管了大明江山。
清朝在明朝的基础之上对统辖一省或数省行政、经济及军事的长官称为“总督”,官阶为正二品,也可以通过兼兵部尚书衔高配至从一品。
清朝时期的总督、巡抚成为了掌管地方行政、军事的大人物。像什么布政使和按察使等都成为了总督和巡抚的下属。
比如《雍正王朝》里的陕甘总督年羹尧,权力大的直接可以罢免一省的巡抚一级官员,封疆大吏享用下属官员和百姓的生杀大权。
这个巡抚就是中央派到下面各省巡视各地的军政、民政大臣,这个官称以“巡行天下,抚军安民”而得名。最早
巡抚原是皇帝临时性派遣性质,一般称为巡抚某某地,相当于由中央就某地某事派出的特派代表也俗称“钦差大臣”,不知怎么的到了宣德年间以后,渐渐成为朝廷定制。大清朝延续明朝定制,并正式规定巡抚为一省的最高行政长官,其权力名义上是以治民安民为主,但事实上是兼理军政,民政,总揽了一省的军事、吏治和刑狱等等。而且巡抚还有直属军营和兵士,资料上称之为标营。巡抚就权力而言相当于今天的各省的一把手省委书记。
清代,省级地方封疆大吏的官员品级如下:
总督为正二品,外加兵部尚书衔,或兼都察院右都御史衔,也有从一品的,外加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
巡抚为从二品,外加兵部侍郎衔。
这样来看,总督的官衔是略高于巡抚的。
还有就是清政府还设有管理专门事务的总督,比如河道总督管理治河事务,漕运总督负责管理漕运事务。大家都知道在我国古代时期漕运和盐,铁,茶,马专管是一个王朝兴衰的命脉所在,封建王朝的财政和军事的需要都需要大量金钱税收的保证,因此说漕运总督与河道总督的岗位很重要,是个肥缺。
总的来说清朝总督的权力是要大于巡抚的权利的,比方说雍正皇帝的宠臣包衣奴才李卫就是声名显赫的两江总督,雍正推出的新政:
摊丁入亩
,就是两江总督李卫负责具体实施的,没有权利做支撑,是无法完成雍正交给的任务的。
总督一般管理一个省和多个省的军政民生事务,而巡抚只是一个省的一把手,比方说在《雍正王朝》中孤身一人在河南推行
满汉士绅一体化当差,一体化纳粮新政
的河南巡抚田文镜。所以说起清朝总督的权利大概相当于解放战争时期大地区书记,比如说西北局书记彭德怀,华南局书记叶剑英,西南局书记邓小平等等,反正是比一个省的省委书记大多了。据我了解
清朝的时候,清朝皇帝总共在全国设立了8个总督的职位,分别是直隶总督、两江总督、四川总督、闽浙总督、云贵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东三省总督和陕甘总督,下图便是具体地域划分图。
需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巡抚和总督是可以互相监督的,他们手里都有相应的兵权,都有向朝廷上奏弹劾对方的权力。
清代的总督是军政一把抓,大权在握,典型的封疆大吏,他可节制本省军事长官提督,都统,也可相应的节制本省民政最高长官巡抚,手中掌握的权力相对明朝时期的总督,要大上许多。
那么明清时期除了按察使、布政使、巡抚、总督这些官职外,其它的官职相当于现在社会的什么官职级别呢?
1.知府:“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他是省下属的州府最高行政长官,相当现在的地级市的市委书记一职;
2.提督:明清时期军队的高级将领职名,相当于现在的省军区司令员一职.
此外这些官职还有一些别称如制台:就是对总督的一个尊称,要是这个总督是高配从一品的话,那么他的下属又会尊称他为“部堂”,要是这个总督还有太子少保衔,那么就是“宫保”了,比方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抚台:是省一级官员对一省巡抚的尊称,巡抚假如还是高配正二品的话,那么就是“中丞”比方说在《雍正王朝》中,徇私舞弊,弄虚作假,欺君罔上的山西巡抚诺敏。
藩台:是对一省布政使的尊称
臬台:是对一省按察使的尊称
关于明清时期官员的各种官职级别相当于现在社会的什么官职级别,欢迎大家进行补充,留言,评论,转发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