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有生就有死,上古时代的墓葬制度,究竟都有什么特点
创始人
2025-07-12 01:02:47
0

中国是一个十分注重礼仪的文明古国,“生者有礼,死事有仪”,我们的老祖宗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基本上实行的都是土葬,而这种丧葬习俗,衍生出脉络清晰的墓葬制度。

单从上古时代的墓葬形制中,我们就能看出,上古时代的墓葬制度是随着社会关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演变的。

下面的文字,就让我们浅析古人的丧葬制度在不同时期的特点。

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从1万年前至距今5000多年),先民们的墓葬有了一定的规制。根据已经发掘的不同时期文化的墓葬遗址,我们会发现,这一时期墓坑一般是长方形或方形的竖穴式土坑。

而在氏族公社期间,母系氏族公社与父系氏族公社时代,墓葬形式也有很大差异。

母系氏族公社比较有名的仰韶文化(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和大汉口文化(首次发现于山东泰安市大汶口遗址而得名。分布地区:东至黄海,西至鲁西平原,北达渤海,南到淮北一带),前期的合葬墓,往往采取“二次葬”方式。也就是将一些已经埋葬过的尸骨,再次迁移葬入同一墓坑内。而这些被二次埋葬的人,全是同一家族的人。家族同葬一个墓坑,体现了母系氏族社会的紧密的血缘关系。

父系氏族公社大汉口文化后期和龙山文化(泛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是父系氏族公社时代。这些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墓葬,多为两个成年男女合葬,说明在父系氏族社会中,已经有了比较固定的婚姻关系。同属父系氏族公社时代的齐家文化(位于甘、青、宁、蒙地区的文化遗址),墓葬中还多次出现一男多女的合葬,证明存在男子死后妻妾殉葬的情况,表明女性地位已经降得很低。

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齐家文化,这些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中,墓坑一般都小且浅,仅能容纳尸体,很少使用木棺。而陪葬品大多数为陶器皿,其次是石制和骨制的工具,有的还有谷物和家畜。男子墓内,多陪葬有石斧、石铲、石刀;女子墓内多陪葬陶制或石制的纺轮,充分说明男女有了生产分工。

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商代

商代是中国青铜时代的鼎盛时期,社会生产力有了高度的发展。

商代的墓葬,存在着严格的阶级和等级的差别,统治阶级的陵墓,规模变得巨大。

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始,在河南省安阳,人们陆续发掘出商代贵族墓葬,主要是“亞字形墓”和“中字形墓”。

王陵级别的“亞字形墓”的墓室,是一个巨大的方形或亞字形的竖穴式土坑,四面各有一个墓道。陵墓总面积一般二千平方米左右,深度在15米以上;“中字形墓”的墓室,是一个大型的长方形竖穴式土坑,南北两面各有一个墓道。陵墓总面积一般为四百平方米,深度为7米余。普通贵族的墓,面积往往为几十平米至一百平米左右。而平民的墓,面积狭小,仅二三平米,埋得更浅。

商王和各级贵族的墓,都用木材筑成椁室。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的墓,墓主都只有一人,尚未发现夫妻合葬的情况。商王和各级贵族墓的随葬品极其丰富精美:各种青铜器、玉石器、陶器、漆木器、骨角器等。商代的陵墓中,还使用使用大量的人和牲畜殉葬,殉葬者少则数十,多则一、二百人,被称为“人牲”,残忍之极。

例证:商代高宗武丁王的妃子妇好墓,各种随葬青铜器就达到460余件,玉石器750多件,骨角器560余件,另有海贝近7000枚。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从妇好的墓内陪葬品,我们现代人可以想象一下,商王墓当年是多么的豪华。

西周及春秋战国时代

周代王陵目前还未有发掘,但从已有的诸侯、贵族的大墓看,也是“中字形墓”、“甲字形墓”两种。

据《荀子.礼论》记载,周代的棺椁制度有严格的等级,“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经过数十年的考古发掘,证明记载大体上是可信的。

这个时期的诸侯、贵族墓的随葬品,仍以各种青铜礼器为主,但和商代相比,酒器减少,食器增多。在各种食器之中,鼎是最重要的。周代的礼制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到了春秋战国时代,都变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时候各诸侯纷纷僭越礼制,像周天子那样使用“七重棺”、“九鼎”、“黄肠题凑”(以柏木黄心积累棺外,名为“黄肠”;木头内向,故曰题凑。“黄肠”是指墓葬的材料和颜色;“题凑”是指墓葬的形式和结构)。

与商代一样,这个时期的诸侯、贵族墓附近都有“车马坑”,其规模视墓主人的身份而定。殉人在西周前期仍很普遍,中期以后稍减少。但直到春秋战国时代,有些大墓依然使用人殉。

例证:1976年发现的秦公一号大墓(主人是秦景公,春秋中期秦国国君),向我们全景展示了春秋时代,诸侯王的墓葬形式:大墓为典型的“中字型墓”,面积达到5300多平米,出土各类文物3000余件,并且殉人多达186人。

结语:

上古时代的墓葬,从墓型简单、少量陪葬品,发展到墓地规模巨大、大量陪葬品,经过了数千年的演变。生产力的提高,统治阶级的专制统治的强化,都是推动墓葬制度变得繁复的原因。

更为关键的是“视死如生”的观念,越来越被统治者所接受,他们生前作威作福,奴役人民、霸占社会财富,这种纸碎金迷的生活,令他们欲罢不能。人总有死日,阳间的神仙般的生活,统治者们是不愿意放弃的,他们幻想着到另一个世界重生,依然能够过上富贵生活,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将生前的一切物品,全部埋入地下,陪伴他们至永生。

相关内容

日本东京暴雨 火车站变“水...
近日,日本东京遭遇暴雨侵袭,其火车站瞬间变身为“水帘洞”。暴雨如注...
2025-07-11 12:38:33
原创 ...
马其顿是地处于古希腊边陲的一个地区。公元前6世纪左右,马其顿完成了...
2025-07-11 12:33:51
原创 ...
《——【·前言·】——》 唐初,李世民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果敢的决策...
2025-07-11 12:33:24
原创 ...
谈及长平之战,赵国屡战屡败,让人不禁思考,到底是国力不济还是朝堂之...
2025-07-11 12:33:18
探秘南越王赵佗墓穴,苦心钻...
岭南地区的考古证实,西汉时期的南越国虽然割据岭南,自成一脉,但也遵...
2025-07-11 12:33:17
原创 ...
在作为商朝鼎盛阶段的武丁时期以后,相继为王的是祖庚和祖甲兄弟两人。...
2025-07-11 12:33:10
原创 ...
勾践的王后雅鱼,在越国攻破吴国的时候选择自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她的...
2025-07-11 12:33:06
原创 ...
天龙八部的历史时期大概是北宋哲宗时期,公元1100年左右,此时北宋...
2025-07-11 12:32:55
原创 ...
秦国,是周国分封在西北边陲的一个小诸侯国;但当时的秦国非常弱小,在...
2025-07-11 12:32:53

热门资讯

原创 如... 明朝从朱元璋建国到崇祯皇帝在煤山上自杀总共有十六位皇帝,可是明十三陵里面却只有十三位皇帝,其中一人是...
原创 苏... “本文章已经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版权认证,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编转载抄袭,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苏联解体是上...
原创 故... 最近在网络上有一个观点非常的火爆,那就是许多人认为现在我们看到的紫禁城,其实是清朝建造的。对历史稍微...
原创 时... 唐肃宗李亨之所以在安史之乱中,篡夺了其父唐玄宗李隆基的皇位,可以用两个看似相反的词来形容“被逼无奈”...
“京杭遗韵”的繁荣、静默和新生 京杭大运河,延用隋唐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至涿郡(今北京),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
原创 东... 宗预,蜀汉大臣,为人耿直,做事坦率,为巩固吴蜀关系,数次出使东吴,深得孙权的敬重,在宗预60岁时,最...
原创 成... 古代的皇帝,是这个世界上拥有最大权力的人,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人,他们杀伐果断,睥睨天下,一生的功...
原创 公... 爱默生曾有言:“年”教给我们很多“日”不懂的东西。如果在大街上随便拦住路人问日期,那想必他脱口而出便...
原创 顺... 顺治帝24岁驾崩,但是一生却生了8位皇子。 顺治前前后后一共有过4位皇后,其中康熙的生母 孝康章皇后...
原创 清... 在清代,宫女大多都是旗人,但她们在宫里的生活并不容易。 一般来说,女孩子在12.3岁就进宫当宫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