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在历史的长河中,英雄的光芒穿透了岁月的迷雾,照亮了民族前行的道路。
2024年7月,《七宝英烈寻访录》正式出版发行,它的编撰历时两年的筹备,大半年的实地寻访,跨越了千山万水,记录下了英雄们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镶嵌在历史的天空。
7月31日起,“今日闵行”推出“英烈寻访”系列,让我们一起走进英雄的世界,感受他们的热血与激情。
烈士简介:
鞠玉成(1917—1947),1917年10月出生,江苏省泰兴县刘陈乡鞠望村人。1944年参加革命,同年6月入党。1947年农历八月十二日,匪自卫队还乡团下乡扫荡,鞠玉成遭反革命分子告密不幸被捕。8月14日,鞠玉成被押送到泰兴县城当众遭敌活埋而牺牲。1986年10月泰兴县人民政府追认其为革命烈士。2014年10月14日,民政部颁发烈士证明书1948苏烈字104230号。
惨遭敌人活埋牺牲的鞠玉成烈士
2023年的11月14日,我们寻访组一行来到江苏省泰兴市革命纪念馆,希望在烈士当年生长和斗争的土地上,追寻烈士足迹,寻访到关于烈士生平的记录。然而因为事隔多年,又处在战火纷飞的动乱年代,我们在纪念馆等场所也没有找到更多的线索,寻访也一时找不到方向。后来,还是在泰兴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优抚褒扬科,我们通过当年申报认定烈士的相关调查材料,才找到一些线索,为牺牲了76年多的鞠玉成烈士还原到一些生平事迹……
1944年,鞠玉成受到当地革命斗争的影响,为了反抗日寇的侵略,争取早日解放,而加入到革命队伍行列,成为一名革命志士,开始了革命斗争的实践与成长。
抗战胜利之后,一段时间内国共两党斗争相持,紧接着就是国共内战爆发和土地改革运动。在泰兴全境沦陷期间,新四军在泰兴紧紧依靠群众开展地下破坏和正面斗争,与伪政权、日本鬼子以及国民党反动派不停地斗争。
在此时,党的组织领导在乡村还不完整,新生的人民政权在基层还极不稳定,共产党的胜利还没有完全显现。这种情况下,土地改革也不可能是一步到位的。表面上,我们的土地改革在各解放区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蓬勃开展,而在实际上,斗争异常艰苦和复杂,你来我往的拉锯战、明里暗里的镇压与报复也一直存在。这样的局势,考验着年轻的共产党和他们组织里参加革命时间不长、理想信念尚需坚定、斗争经验亟待丰富的基层革命者们。
鞠玉成就是在这样的斗争时期成为村里的财经委员,后来又担任翻身委员,参与到家乡如火如荼的土改运动当中去,在革命的最前沿对敌斗争的实践中,经受锻炼。
1947年3月17日,泰兴党政军机关人员正在姚家埭进行集训整顿,消息被泄露了出去。当天凌晨,敌人以5倍于我军的兵力从泰兴城、黄桥、姚家埭、蒋家堡等据点出发“会剿”。至黄昏时分,大约有1700多名敌人把整个姚家岱围得水泄不通。发现敌情之后,为保存有生力量,县委决定向北迅速组织突围。县委书记叶梯青在摆脱敌人夹击的战斗中身中两枪后牺牲。张鹏举县长不幸被俘,4月11日黄昏,恼羞成怒的敌人在黄桥西门桥外枪杀了张鹏举。
面对险恶的斗争形势,1947年的农历三月二十五日深夜,鞠玉成、鞠冠成等工作队三人跟随大部队,在泰兴东北一村庄与其他撤退下来的工作队员一起北撤,暂时保存实力。同年7月,形势稍稍好转,工作队随即出动,鞠玉成又随队南下,并担任泰兴县溪桥区税务所印院分所所长,领导一线清算和税收征收斗争。就在农历的八月十二日,鞠玉成和工作队一起下乡做群众工作,住在鞠望村的李洪海家中。
因为鞠玉成阶级斗争意识很强,平时办事极其认真,在锄奸反霸斗争和减租清算运动过程中,对反动地主等斗争积极主动,阶级敌人对他恨之入骨。因此,在得知鞠玉成他们入驻鞠望村之后,同村受到打击的反革命分子鞠祥旺偷偷跑到肖家利,向自卫队还乡团告密,回来时为了不让人看到他的面貌,还专门顶着一件黑色的衣服遮住头脸,回到家中吃午饭。
当天下午,得到确切消息的匪自卫队还乡团,急吼吼地集结起队伍,从梅家庄、大前庄、叶望家利分三路向鞠望村包围了过来。
午后的村庄异常安静,鞠玉成总觉得有些不对劲,询问村里有没有什么异常情况。当有人反映反革命分子鞠祥旺曾经大半天外出,回来后一直没有露面,鞠玉成感觉到情况不对。为防止有突变,他迅速组织工作队干部和武装人员分头向外撤退,并且在行动中发现情况,争取早发现早动手,变被动为主动。鞠玉成是从李洪海家中向北突围的,而反革命分子鞠祥旺一直站在自家屋西山盯梢,随时观察着工作队的一举一动。因为有了反革命分子鞠祥旺的准确指引,在鞠玉成逃至育田温时就被梅家庄向南搜捕的还乡团敌人团团围住了。由于有些微胖,一路奔跑过来的鞠玉成体力不支,也来不及躲藏,跳进附近的河里被捕了。
反革命分子鞠祥旺给敌人告密指引的情况,当天就有群众反馈到了工作队那里。在自卫队还乡团的敌人走后,工作队当天晚上就迅速行动起来,把反革命分子鞠祥旺拉出去给镇压了,第一时间为鞠玉成报了仇、雪了恨。
鞠玉成被捕后,被押往肖家利,敌人将他吊了起来,颈项上匝挂着一桶水,让他抬不起头来,进行严刑拷打,追问组织上的情况。敌人打断了两根扁担,砸碎了两块砖头,后来人们回忆形容鞠玉成遍身被打得“像花蛇一样”。鞠玉成被打昏过去后,敌人又把他架起来跑,惨无人道的刑讯逼供,没有能迫使鞠玉成低下头颅,没有向敌人屈服和失去革命者的气魄,他始终没有讲出组织上的秘密和敌人想要知道的东西。在遭受毒打最为难熬的时候,嘴里只是不停喊着“没得命”,直到昏死过去。
鞠玉成被抓后,党组织安排工作队和帮助家中多方找人去营救。8月14日,鞠玉成被捕后的第三天下午,敌人见从鞠玉成的嘴里得不到想要的消息,生怕夜长梦多,将其从肖家利转移至泰兴城。当夜,反革命分子叶少余、叶仁元派人主事将鞠玉成活埋杀害。第二天,其家人再三追问匪自卫队还乡团,想知道鞠玉成被埋在什么地方,杨跃庭始终未说出鞠玉成活埋地点,因而鞠玉成同志的尸体至今没有被找到。
这是从“三老”座谈会和后来部分亲历者共同的一段回忆记录,时间、地点和人员均清晰准确,从中可以看出,鞠玉成是为革命而惨遭敌人杀害的,在敌人百般严刑拷打面前,丝毫没有丧失一名革命者的气节,是一个意志异常坚定,非常值得钦佩的革命烈士。
在2023年的9月8日,为了更多寻找到烈士的生平事迹,我们在上海又专门采访了鞠玉成烈士的女儿鞠彩英,想从更多的侧面来发现鞠玉成烈士的革命人生。
老人已经76岁了,父亲鞠玉成牺牲时,她还不到一岁,根本谈不上存有多少记忆,很多的事情都是从长辈和亲戚朋友们口中传说而得到的。
“奶奶有7个儿子,父亲鞠玉成是老大,参加了地方革命工作。他很能干,由于总是忙于革命斗争,风里来雨里去的,平时根本见不上几次面。”
“父亲他们那个年代,一会是国民党,一会是共产党,白天大多不出远门,晚上四乡八村去组织斗争,有时就睡在乱葬岗坟堆里面,母亲平时出门都把围裙裹在头上,生怕别人认出她是鞠玉成的老婆。父亲人长得高大,有些胖,走路也不快,敌人来了来不及躲藏就跳到河里被捕的,然后就没有再回来,被杀害了。
“因为家里穷,父亲牺牲后,母亲非常伤心,眼睛哭瞎了,到处找小坟堆、找尸首,始终没有能找到父亲……
“孤儿寡母,生活难以为继。我被送给了五叔抚养,哥哥送给了北京的六叔,弟弟送给了二叔。我读到了初中,就随五叔去了江苏大丰农场工作了15年,17岁到的农场,爱人是一个单位的,都是跟着各自的叔叔一起。
“我听说父亲是在印院税务所当所长,管收税,收上来的税都交给了共产党这边,为地下斗争当家理财,这就受到国民党的记恨。平时,他们对我家里人都有监视,有一次国民党因为丢了枪,怀疑是我父亲他们藏起来的,就把我奶奶绑起来打,逼问枪到底藏在了什么地方,奶奶没有说出半点消息,实际上偷来的枪就藏在我家伙房后面两条河中间的涵管里面,后来敌人找不到撤走了他们才把枪转移出去的。
“我是在学校里面入的团,学唱革命歌曲,跳革命舞蹈,跟着新中国一起长大,精神上始终比较积极。后来跟着五叔在大丰农场医院做药,还是团委宣传委员,也是单位的基干民兵,做好事都是抢在前面,干起工作来礼拜天都不休息。
“姊妹几个对于父亲的记忆都只是个影子,模模糊糊的,虽然对父亲记忆不深刻,但从来不抱怨,都记着自己是烈士的子女,是革命的后代,读书工作都很珍惜,不肯落后,也不肯让别人瞧不起,养成了自力更生的性格。”
解放后的许多年,家里也没有为鞠玉成去追认过。1986年当地追认鞠玉成为革命烈士的相关材料显示,1974年当地就曾经组织过座谈会,邀请当年参加斗争的同事、群众,一起回顾事情经过,掌握历史真相,形成了调查报告,呈报给当时的扬州地区人事局,批准同意为鞠玉成追抚发证。到了1986年前后,泰兴县、公社两级又反复查核,并组织当地“三老”座谈会和同时被捕的鞠永林、叶余康等同志撰写证实材料,形成《关于鞠玉成同志牺牲情况的调查综合报告》,认定鞠玉成同志任职期间的工作情况,和在对敌斗争中被捕牺牲的经过,追认其为革命烈士。
寻访记录者:胡建华
图文:摘选自《七宝英烈寻访录》(有删减)
编辑:何婷婷
初审:方佳璐
复审:何婷婷
终审:王婷婷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