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对于美国来说,1991年12月25日这一天是意义非凡的一天,在这一天,它的老对手苏联终于正式解体,永远地倒了下去,都说一旦自己心心念念已久的目标达成后会产生一种寂寞伤感之情,不知当时美国作何感想。
可以确定的是,此时前苏联人民心中的情绪还是伤感、怨怼偏多,对于国家的感情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在于不少人民认为,是因为苏联当时的总统戈尔巴乔夫一直以来都在坚持错误的思想、改革,据不回头,所以苏联才一步步地滑向了不可挽回的深渊。
谁眼看着本站在世界巅峰的祖国轰然倒下都不好受,所以很多前苏联人民都对戈尔巴乔夫进行了指责,发泄着自己的情绪。
戈尔巴乔夫:我太委屈
面对如潮水般扑面而来的指责,巴尔巴乔夫却很委屈,他曾为自己辩解过,表示自己只是被迫承担苏联解体责任的背锅侠,彼时苏联的副总统、内务部长、国防部长克格勃领导人这四个人才是苏联倒台的真正操盘手。
不是所有人都甘愿看着苏联一步步滑向解体的结局,苏联的部分高官们深感自己此时必须行动起来,力挽狂澜。在他们的心中,只要戈尔巴乔夫这个亲西方的总统在位,苏联的情况就会越来越糟糕,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权利抢到自己手中,再进行“正确”的改革。
“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成立
经过一系列计划,在1991年8月19日,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宣布,总统戈尔巴乔夫的身体情况已经不是适合再履行总统职务,即日起,成立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由他作为代理总统,行使国家全部权力。此时戈尔巴乔夫已经被软禁起来,等待解救。
这次“政变”可以说是苏联高层对于挽救苏联解体的最后一次尝试,但由副总统亚纳耶夫、克格勃领导人克留奇科夫、国防部长亚佐夫、内务部长普戈等人一手建立的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仅成立两天便宣布解散了。
彼时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最先站出来反对国家经济状态委员会,发表演讲、鼓动人们进行抗议,数万民众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围堵在议会大厦面前展示出自己保卫议会的决心。
8月21日,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败下阵来,放弃行动,次日戈尔巴乔夫返回莫斯科,重新接管权力。但经此一事,戈尔巴乔夫人心尽失,再也无法掌控全局,加速了苏联的垮台。
戈尔巴乔夫的责任不可推卸
虽说戈尔巴乔夫百般委屈,认为是一手建立国家紧急委员会的四人才是苏联解体的真正操盘手,但在外界看来,针对苏联解体一事,戈尔巴乔夫依然存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戈尔巴乔夫首先是个亲西方派,导致民众以及政府高层的心中对其很是不满,无法笼络人心。同时在进行改革时,戈尔巴乔夫操之过急,想要全盘否认此前的制度,根基不稳,自身能力又过于一般,几乎找不到闪光点,导致了后续的操作尽数失败。
所以说,可以说戈尔巴乔夫怨怼的四人是加快了苏联的解体,但是真正的问题,还是在戈尔巴乔夫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