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玄武门之变后,魏征的一句话,让李世民果断处死10个侄子
创始人
2025-07-11 07:02:52
0

公元626年,李渊见惨剧已成,也只得无奈接受现实,只是苦苦哀求李世民善待10侄子,可是魏征只说了一个人,就让李世民决心斩草除根。

说起坑爹,虽然李世民算不上鼻祖,但却是“坑得最有水平的一个,能把老爹直接“坑”成皇帝,这份殊荣堪称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但也正因如此,使他和父亲李渊之间的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为玄武门之变埋下了伏笔。

李渊称得上明君

李渊是关陇勋贵之后,又是隋朝时期的皇亲,跟隋炀帝杨广是亲姨表,承袭祖辈门荫获得了唐国公的爵位。但他能力出众、性格豁达,在隋末乱世时招降纳叛、广交豪杰,充实了李家的势力,却也因此遭到了表弟杨广的忌惮。

实际上,李渊早有封疆裂土另立王朝之心,但是另起炉灶的成本实在太高,所以一直在反与不反之间游离不定。以至于遭受了隋炀帝的忌惮和打压之后,他也只是想方设法掩藏锋芒自损名节,为的就是安隋炀帝的心。

与此同时,还让世子李建成在河东,次子李世民在晋阳,拉拢豪杰、网罗人才,充实李家的实力,固守封地山西以自保。

不过,李世民心机深沉素有大志,早有经略天下的雄才大略,自然不甘心守着山西这一亩三分地当草头王。《新唐书·太宗本纪》:“高祖起太原,非其本意,而事出太宗。”于是,他便跟晋阳县令刘文静、晋阳宫副监裴寂密谋,狠狠坑了父亲一把,把李渊逼到了另起炉灶的绝路上。

晋阳宫是隋炀帝的行宫,宫内的一切附属皆为皇帝所有,裴寂掌管着整个行宫,具有便宜行事的特权。他把李渊骗到晋阳胡吃海喝,灌得酩酊大醉后悄悄送进景阳宫内,又收买了两名宫妃佳丽脱衣侍寝。

次日清醒过来的李渊,看着眼前的一片狼藉,吓得面无血色冷汗直冒。要知道在皇权至上的封建社会,他夜宿行宫沾染宫妃的壮举,可是抄家灭族的谋逆大罪,即便是皇亲国戚也难逃一死。

李渊被李世民和两个同僚架到了二道梁上,不另起炉灶是必死无疑,揭竿而起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他无奈之下,只得听从了三人的劝谏,披挂上阵,带领同僚亲族举起了反隋的大旗。

作为开国皇帝,李渊十分合格:基本完成统一、铸造开元通宝、完成武德律,在政治,经济,后勤等问题上,做了许多稳定的工作,为唐朝的版图奠定根本。

然而,因为是被儿子“摆了一道”,这也让李渊对李世民心存芥蒂,唯恐行事不密再遭儿子暗算。但在创业的道路上,血缘亲情又是一件无可比拟的攻坚利器,所以,他对李世民的态度显得颇为矛盾,既利用李世民在军事上特长开疆拓土,又担心李世民功高震主大权旁落。

因此,在大唐初建的时候,李渊就已经给三个儿子进行了明确分工:太子李建成统领内政,秦王李世民外主征伐,齐王李元吉内辅太子外节秦王。

其实,古时基本都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可李渊千算万算,千防万防,还是发生了意料之外的事。

李世民的玄武之变

按照李渊的安排,李建成和李世民都做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唯有李元吉的表现最烂,干啥啥不行使坏第一名,本来就是一根蒜苗却硬要装成一根葱。他既没有辅佐大哥做过什么好事,也没能节制住李世民的风头,反而是把李世民逼到了誓死反扑的绝路上。

《新唐书》形容李元吉是一个“猜鸷好兵,居边久,益骄侈”的人。

李元吉野心勃勃,窥视大位已久,却没有一点真才实学,反而把事情给干砸了。他的意图很明显,借着李建成的势力扳倒李世民,把杀害手足的罪名扣到太子头上,然后再仗着父亲的宠信和溺爱搞臭李建成,自己坐享最后的渔利。

只可惜,李建成心慈手软不是做大事的人,顾及手足之情始终不肯下狠手,最终给了李世民逆风翻盘的机会,杀兄灭弟成了最后的赢家。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乘胜追击率部逼宫,逼迫李渊禅让大位退居二线。两个最疼爱的儿子被害后,李渊痛心疾首却又毫无办法,只得无奈地接受了现实,但却苦苦哀求李世民能善待10个侄子。

李世民的目的是要得到皇位,要铲除的也是主要的竞争对手太子和齐王,跟10个侄子的关系本来就不大,所以当时就同意了父亲的请求。但是魏征闻讯后,却觉得这件事很不妥,只提了一个人,就让李世民决心痛下杀手斩草除根。

魏征口中的男人

魏征提到的这个人,就是西汉时期的淮南王刘安,这个典故其实很有意思。

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父亲刘长是第一任淮南王,史称“淮南厉王”。这个名号的由来,是因为刘长怀有不臣之心,曾经率部反过同父异母弟汉文帝刘恒,兵败身死后被汉文帝赐了个“厉王”的谥号。

刘长死的时候刘安年纪尚小,汉文帝不忍斩尽杀绝,就让刘安承袭了淮南王的爵位。

刘安在汉景帝刘启时期很安分,在自己的封地莺歌燕舞过得逍遥自在,甚至还发明了一道传承至今的美味佳肴豆腐。但是他到了汉武帝时期就有点坐不住了,揭竿而起想要成为西汉的正主,给西汉王朝带来很大的震动。

刘安早就心怀异志,他有个女儿名为刘陵,为了能刺探朝中的内情,他特意让女儿结交汉武帝亲近的人。

然而,刘安的动作越来越大,想要起兵结果事败自尽。

这段事情虽然魏征没有明说,但他将“刘安”这个名字说出后,李世民也就自然能明白其中的含义,联想到这段往事后,李世民决定把10个侄子处死。毕竟,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这件事若是做迟了,怕是夜长梦多。

值得一提的是,这件事究竟是不是魏征提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统一的意见。

有人认为,魏征原是东宫的属官,对太子李建成忠心耿耿,即便是后来投靠了李世民,到了这一步也不会落井下石。也有人认为,魏征忠于江山社稷,而不是忠于某个人,为了避免朝廷发生类似的震动,提出这样的意见也是合情合理的。

但不管怎么说,不管有没有人提这件事,按照李世民行事作风来说,10个侄子的下场都是早已注定的。而魏征就是个“背锅侠”,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但是,对于魏征来说,他可能也并不在乎是不是成为一个“背锅侠”,因为他知道,有时必须牺牲个人的利益。如同《礼记》所写:“明其义者君也,能其事者臣也。不明其义,君人不全;不能其事,为臣不全。”

#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相关内容

日本东京暴雨 火车站变“水...
近日,日本东京遭遇暴雨侵袭,其火车站瞬间变身为“水帘洞”。暴雨如注...
2025-07-11 12:38:33
原创 ...
马其顿是地处于古希腊边陲的一个地区。公元前6世纪左右,马其顿完成了...
2025-07-11 12:33:51
原创 ...
《——【·前言·】——》 唐初,李世民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果敢的决策...
2025-07-11 12:33:24
原创 ...
谈及长平之战,赵国屡战屡败,让人不禁思考,到底是国力不济还是朝堂之...
2025-07-11 12:33:18
探秘南越王赵佗墓穴,苦心钻...
岭南地区的考古证实,西汉时期的南越国虽然割据岭南,自成一脉,但也遵...
2025-07-11 12:33:17
原创 ...
在作为商朝鼎盛阶段的武丁时期以后,相继为王的是祖庚和祖甲兄弟两人。...
2025-07-11 12:33:10
原创 ...
勾践的王后雅鱼,在越国攻破吴国的时候选择自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她的...
2025-07-11 12:33:06
原创 ...
天龙八部的历史时期大概是北宋哲宗时期,公元1100年左右,此时北宋...
2025-07-11 12:32:55
原创 ...
秦国,是周国分封在西北边陲的一个小诸侯国;但当时的秦国非常弱小,在...
2025-07-11 12:32:53

热门资讯

原创 被... 血雨腥风之夜,明朝的紫禁城内弥漫着一股令人窒息的紧张氛围。朱元璋,那位权倾朝野的皇帝,眼神阴沉而犀利...
原创 千...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封建王朝中最为关键、也是最为显赫的职务当属宰相一职,若任宰相,则可为一人之下,万万...
英雄年代怀旧版:经典战斗解析挑... 在这个炽热澎湃的时代,游戏界显然也沸腾不已。而今,《英雄年代手游高爆版》以其独具匠心的深厚历史底蕴和...
原创 完... 在《射雕英雄传》中完颜洪烈为了打探赵宋的秘密以及搜索岳飞留下的《武穆遗书》搜罗了江湖上一些武林高手,...
原创 慈... 提到?慈禧太后相信很多人应该都不会陌生,她是晚清时期的实际统治者,自己的儿子同治帝虽然当上了皇帝,但...
原创 墨... 1940年10月28日,意大利对希腊宣战。这一突如其来的战争,不仅让希腊措手不及,也让希特勒倍感意外...
原创 亮... 《亮剑》中,楚云飞为何要坚决消灭那个参谋呢?因为在这个关头,他明白得一清二楚,若是那个参谋活着,不仅...
原创 历... 中国古代虚构人物的传世谜团 引言: 中国古代历史,既有着正统的二十四史详细记载古今事宜,也有通俗...
原创 世... 世界历史上最古老的三条运河中,最后一条位于中国,全长1797公里。在古代,由于缺乏发达的陆路运输,人...
原创 有... 《三国演义》第66回说了“关云长单刀赴会”的故事,这故事是罗贯中编的,其框架应该是取材于“鸿门宴”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