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1月初,毛主席率领中央红军来到了陕北吴起镇,与此同时,时任红十五军团军团长的徐海东正在富县张村驿指挥作战。
一天,在前线的徐海东忽然收到了军团政委程子华的信,信上说,毛主席与中央领导将会来到军团部探望他们,请他速速返回军团部。
徐海东在此之前,从未与毛主席谋面,如今有了机会,他激动万分,骑上马便直奔军团部驻地。
三个小时后,徐海东来到军团驻地,看到毛主席还没来,他赶忙洗了一个脸,就这洗脸的功夫,程子华便陪同毛主席,周恩来等人走了过来。
徐海东疾步上前,毛主席看到后,伸出手,两只厚重的手掌紧紧握在了一起。
作为红四方面军的一员悍将,毛主席对徐海东早有耳闻,也知道徐海东“徐老虎”的绰号,因而打趣道:“嗯,真是徐老虎,虎虎而有生气,我早就想来看看你了,你们从大别山打出来(指的是红二十五军长征),带出一支威武之师,就是凭你的一身虎气喽。”
徐海东很腼腆的笑了笑,接着,徐海东便向毛主席汇报了红十五军团的情况,以及目前的陕北形势。
几个小时后,毛主席离开了军团,徐海东仍然沉浸在与毛主席谈话的激动中,经过这短短的接触,对于毛主席的博学多才,目光长远,徐海东有很清晰的认识和感受。
后来,对于毛主,徐海东也是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这让毛主席尤其感动,毛主席遂将徐海东视为自己的爱将。
1936年的一次战斗结束后,毛主席再次前来探望徐海东,看到毛主席,徐海东高兴的迎了上去。
因为刚打了一场大胜仗,徐海东便生动形象的向毛主席汇报起来,说完,徐海东便对毛主席说:“主席啊,我向你推荐一个悍将,他是73师的师长张绍东,打起仗来很勇猛,是个可造之材啊。”
毛主席听后,脸色有些复杂,他看了徐海东一眼后,认真地摇头:“此人不可重用啊。”
徐海东愣在了当场,连忙问原因。
毛主席:“保卫局里有好几个人都反应了,说是他生活作风有问题,与一名地主家的女儿纠缠不清。”
徐海东听后尽管信了毛主席的话,但是在他的眼里,张绍东也是跟随自己很长时间的一名老将了,这个问题,不算是大问题。
因此,尽管毛主席说张绍东不可重用,但是徐海东却是没有放在心上。
一天,徐海东将张绍东找来,问他与地主女儿的事是什么情况,张绍东激动地称这是别人对他的造谣,他一定好好革命,对党忠诚,不做有损于革命的事。
这个时候的徐海东,在面对张绍东时,情感战胜了理智,他不仅相信了张绍东的话,而且还决定继续对张绍东委以重任。
而那个时候,徐海东没想到的是,因为他的感性,最终引发了一场本来可以避免的意外。
抗战全面爆发后,徐海东被任命为了115师344旅旅长,由于国民党只给了我军三个师的编制,因此我军的干部也大都降级使用,由于徐海东对张绍东比较信任,所以,他让张绍东担任了344旅687团的团长。
要知道,后来成为开国上将的韩先楚,这时也不过是副团长。
抗战初期,344旅有几仗打的不太理想, 张绍东此人的真实心理就被表露出来,他觉得日军强大,八路军不会是对手,而且还有国民党一直在旁边虎视眈眈。
最终,张绍东产生了叛变的想法,把自己当初对徐海东的承诺,全部当成了“戏言”
1938年2月25日晚上,张绍东带着第1营、第3营的营长、连长和团机关的警卫、侦查、通讯等人员200多人携带武器,秘密离开了驻地。
当时离开时,张绍东说是要去考察地形,走到一半,他告诉众人,自己要叛逃。
时任687团副团长的田守尧第一个站出来反对,接着,任团政委的吴信泉也坚决表示反对。
他们义正言辞的说,687团是老部队,是在土地革命建立卓越功勋的部队,他们是万万不能背叛组织,不能背叛革命。
尽管张绍东将国民党的待遇说的多么多么天花乱坠,但是相信他,愿意跟他的走的人并不多。
田守尧,吴信泉想要挽救张绍东,要他放弃叛逃的想法,继续回到八路军的队伍去,但是张绍东去意已绝。
到最后,张绍东带着一小部分的人最终是选择了叛逃,而吴信泉与田守尧则是带着大部分人回到了驻地,并将此事汇报给了徐海东,以及党中央。
徐海东得知此事后,内心震惊的同时,也感到万分的气愤,他实在是没想到,自己辛辛苦苦带出来的老同志,居然会在这个时候选择叛变革命。
徐海东被气的吐出了血,而这个时候,他也清晰地感受到了毛主席的正确,只是一切都已经晚了,由于身体本来情况就不好,徐海东吐血后,住进了医院。
毛主席得知此事后,对于张绍东的选择,他似乎早有预料,因而,他并没有责怪徐海东,反而是宽慰徐海东,一定要保重身体,但是徐海东的心里,还是非常愧疚的。
通过这一件事,徐海东也真正的认识到了毛主席的高远目光,此后,无论如何,他对毛主席的指示和命令都没有再怀疑过。
张绍东叛变后,八路军总部派了朱德前来亲自整顿687团,一番研究与反省后,副团长田守尧升任了团长,这件事,算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历史无数次的证明,作为叛徒,没有一个会是好下场,后来,张绍东的下落虽然不明,但是也有传闻,有人说是他在解放战争中被我军击毙,也有人说他建国后被枪毙,
总的来说,张绍东的结局,并不好。
可惜张绍东此人,他如果信仰坚定,干工作敬业,那么按照他的履历,到1955年授衔时,至少也该是个中将,好好的一手牌,打成这样的一个烂结果,旁人,也有叹息的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