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礼法趋向森严的时代,特别是男女观念越来越保守,最终出现了“程朱理学”。而这种保守森严的礼法与男女观念不仅对后来的中国思想产生了负面影响,在当时还让宋太宗失去了收复幽云十六州的可能。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五代时期,后晋石敬瑭将幽云十六州送给了辽朝。幽云十六州从此成为所有中原王朝的心头大患,一直想要重新收复。宋太宗此人得位不正,便想通过收复幽云十六州,实现兄长都没能完成的功业,从而平息对他皇位合法性的质疑。
在宋太宗登基后不久,辽朝的政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乾亨四年(982年),辽景宗在打猎的途中病逝。继位的辽圣宗年龄尚幼,不能处理朝政。于是辽圣宗的母亲、承天太后萧绰临朝称制,成为辽朝实际上的皇帝,也就是小说中的“萧太后”。
承天太后萧绰最重要支持者和信任的重臣就是韩德让,也就是小说《杨家将》中韩延寿的原型。据传萧绰与韩德让本有婚约,结果被辽景宗插足。因此萧绰临朝称制后便跟韩德让说:“我曾许配给你,愿谐旧好。而幼主也就是你的儿子了。”
据说韩德让每天出入萧绰的宫帐,同室而眠,宛若夫妻,传说萧绰还毒死了韩德让的妻子。辽圣宗也将韩德让尊为继父,待遇和太上皇一样,而韩德让也发挥全部才华辅佐萧绰和辽圣宗。因此辽朝的政局并无动荡,国力反而蒸蒸日上。
既然皇帝辽圣宗都不在乎,萧绰与韩德让的“私通”自然是全无顾忌,甚至当着北宋使臣的面大秀恩爱。宋太宗认为辽朝的太后与大臣间竟有如此“苟且不堪”的“私情”,定然是君臣不和,朝局动荡,便决定发兵进攻辽朝,收复幽云十六州。
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发动三路大军北伐辽朝。由于辽朝上下君臣一心,萧绰与韩德让的部署得当,结果宋军惨败,名将杨业被俘而死。此战也是宋辽双方攻守交替的转折点,之后北宋也无力对辽朝发动大规模北伐,再无收复幽云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