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得益于《三国演义》的广泛传播,诸葛亮的名气也变得非常大,颇有千古第一谋士的感觉,在民间享受着极大的尊重。但也有一些表示,诸葛亮的实际才能并没有那么大。
一方面因为《三国演义》不是历史,对诸葛亮有很多“神化”的内容,另一方面则是诸葛亮的“战绩”确实不怎么好,即使在三国时期也有很大的缺点,难道诸葛亮真的不会这么打仗吗?让我们看看李世民怎么说。
(诸葛亮兵败)
一、李世民的评价
虽然李世民不是唐朝的唐朝开国皇帝,但却是唐朝建立最大的功勋者,李世民的一生经历了太多的腥风血雨,也见识了太多的勇猛之人。
从战绩、眼界、经验等方面,李世民有十足的资格去评价诸葛亮,他的评价也足够中肯,而李世民对诸葛亮的评价为:
“诸葛亮十年以蜀,蜀大化。”
这句话简单来说,就是诸葛亮用十年时间,将十国治理的很好,这句话包含的内容就太多了,完全是站在一个皇帝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
(诸葛亮刘备)
不过这句话并没有直接说明诸葛亮的打仗水平,因此可以参考李世民的另一句评语:“魏武之智,备三分天下;诸葛武侯之谋,举世无双。而魏武之勇,可以御四方之敌,诸葛武侯之勇,可以御其所属之士”。
这句话简单来说,就是说魏国能够打败周围的多个敌人,而诸葛亮可以守好自己的国土。从表面来看,好像是说诸葛亮能力不足,只能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可事实上,“御其所属之士”已经是一个极高的评价。
(诸葛亮剧照)
想象一下,在乱世之中如果有一个人,可以守好一个国家,让国家在乱世中快速的发展。这样的武将是不是可遇而不可求,如果一个国家没有这样的人,别说是壮大发展了,就连存活都是严重的问题。
简单来说,李世民给予了诸葛亮非常高的评价,能够守好自己的国土,足以证明诸葛亮是非常会打仗的。毕竟防守国土靠的是战斗,而不是一张嘴。
二、诸葛亮的劣势
这时依旧会有不少人认为,诸葛亮不会带兵打仗,因为他的“战绩”不好,仅以北伐接连失利来看,诸葛亮并不是一个“用兵如神”的人。但在凭借北伐失利之前,要看看诸葛亮手里的“资源”有哪些。
首先就是兵力层面,诸葛亮北伐前,蜀国刚刚遭受了夷陵之战的失败和刘备的去世。如果说诸葛亮的北伐,耗光了蜀国最后的兵力,那么夷陵之战则是耗光了蜀国最少七成的战士。
夷陵之战,蜀国遭遇火烧连营。因此在北伐前,即使诸葛亮进行了多番准备,也只能拿出10万左右的兵力,此时反观魏国,轻轻松松就可以拿出20万兵力。
(孤单的诸葛亮)
其次就是武将了,在蜀国后期有这样一句话:“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虽然不能贬低廖化,但廖化和三国第一梯队的武将相比,的确不是一个“人物”。此时的蜀国五虎将已经去其四,只留下年迈的赵云以及还没有完全成长的张苞等人。
也就是说,此时的蜀国无论是顶级武将还是基础兵力,距离魏国都有很大的差距,再加上此时已经和吴国生出了间隙,蜀国的处境非常危险。
(诸葛亮城上观战)
最后就是国内的各个势力了,其实蜀国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这就涉及到了世家的力量。世家作为乱世中的隐藏人物,虽然没有建立国家,但对国家的影响非常大。诸葛亮在刘备死后常年外出征战,就是为了方式蜀国内部出现各种动乱,最后导致国土分裂。
三、北伐失败的原因
除去以上的可观条件,诸葛亮的失败也是有原因的。首先是街亭的失利,这次失利来源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诸葛亮以闪电之势快速突击,打了魏国一个措手不及。
(司马懿)
按照当时诸葛亮的计划,只要街亭能够守住,后续就有扩大蜀国的可能性。但街亭还是失守了,不但彻底毁掉了这场即将到手的胜利,也为后续的战斗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而第二个原因则是后勤补给。当两个国家发生战争的时候,士兵的战斗力,将领的谋略等其实都是次要的。主要比拼的还是两国之间的后勤补给,而这也是诸葛亮最大的劣势。在不考虑国内生产能力的情况下,魏国的补给能力依旧强于蜀国。
因为魏国属于北方,地势平坦,粮草运输较为轻松。但蜀国地势崎岖,粮草运输难度非常大,这也是为何诸葛亮打不过司马懿的原因。司马懿评价诸葛亮为:“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司马懿认为诸葛亮需要考虑的事情太多了,因此很难战胜他。
(诸葛亮身死五丈原)
当然诸葛亮也存在一定的缺陷,那就是身为文臣的他,因为无法和战士们一起战斗。对很多突发情况的应对能力不足,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毕竟他的小身板不能满足他冲锋陷阵,他更像是一个战略家,需要根据现有的条件尽可能的获胜,这是他与其他人本质上的区别。
结语
诸葛亮究竟会不会打仗呢?
(诸葛亮剧照)
蜀国从一块地盘都没有,到能够和曹操、孙权三分天下,足以看出诸葛亮在战略指挥上的能力。军事之名“名副其实”,但可惜的是,诸葛亮的劣势太多了。没钱、没兵、没将,这种条件不管放在谁的身上,都很难达到诸葛亮的高度。
对于诸葛亮,毛主席也曾留下过自己的看法:“共产党就是以诸葛孔明的办法办事”,可见他对于诸葛亮是高度认可的。诸葛亮究竟会不会打仗,这件事其实不用争论太多,因为诸葛亮从“出山”的那一刻开始,就一直处在劣势。
几乎每一次战斗都是“以少胜多”,从这个角度来看,诸葛亮能够守住蜀国,就足以证明他“用兵如神”。
(诸葛亮刘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