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钟是明朝中期的一名官员,出生在浙江钱塘,于成化十一年考中进士,被授予刑部主事的官职,后被提拔为刑部郎中,负责前往江西、福建一带处理流民的安居问题。
回来后上书表示福建武平、上杭、清流、永定,江西安远、龙南,广东程乡等地的老百姓的成分十分复杂,由四面八方迁徙而来,导致这里的老百姓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吵大闹起来,容易发生动乱。应该让有关部门立乡社学,给他们教导《诗》《书》。
到了弘治初年的时候,洪钟被提拔为四川按察使。当地有一个叫作安鳌的马湖土知府十分嚣张跋扈,做了各种残暴淫虐,很多土人为此敢怒而不敢言,而有关部门则因为收受了其贿赂而当作没看见。
这种情况持续了长达二十年的时间,洪钟上任后,发现了这一情况,当即将安鳌捕送到京师,处以极刑,从此之后当地也改为流官统治。
过后,洪钟又相继当上了江西、福建左、右布政使。
到了弘治十一年时被提拔为右副都御史,负责前去顺天一带巡抚,负责整饬蓟州边备,同时建议增筑塞垣。
此外,洪钟还上书表示:“在山海关以东三里的地方,有一座小山外高内低,可以将其凿为两渠,用以分杀当地水势,而且还可以在周边屯种河堧地。”
对于,对于洪钟的这一请求,兵部尚书马文升方面也给了鼎力支持,所以朝廷最终同意了这项工程。后来等到正式开工后不久,在凿山的过程中出现了山石崩塌,成功压死数百人。
后来,御史弋福、给事中马予聪等人借此弹劾洪钟,巡抚张烜等人也借此请求罢免这项工程。
但没有得到孝宗皇帝的认可,不久后工程完成了,结果侍郎张达带着司礼中官前去查看的时候,表示这个石洞仅仅能够排泄掉很小的水而已,对于分杀水势的作用不是很大,而周边地区大多都是沙石,根本不利于屯田耕种。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又有给事中屈伸等人弹劾洪钟存在着欺妄等三项罪名。很多言官也请求洪钟逮捕问罪,但孝宗皇帝以洪钟本意是好的为由,让其停俸三个月。
正德元年时,洪钟被征召为江北巡抚,并负责监督漕运。第二年的时候,被提拔为右都御史,依旧负责管理漕运。正德三年被调去掌管南京都察院,过后提拔为南京刑部尚书。
正德五年春天,湖广一带发生了饥荒,出现了很多盗贼作乱。朝廷命令洪钟以本官总制湖广、陕西、河南、四川四个省份的军务。
当地沔阳一带的贼寇杨清、丘仁等人甚至直接僣称为天王、将军,出没洞庭间,多次击败前来围剿的官军。
洪钟携手总兵官毛伦、布政使陈镐,副使蒋昇一起在麻穰滩一带击破敌军,擒斩七百四十余人,成功平定了此次叛乱。
当时,保宁一带也出现了一些贼寇在作乱,有一个叫作蓝廷瑞的人自称为顺天王,鄢本恕自称“刮地王”,其党廖惠称“扫地王”,坐拥十多万人,还设置四十八总管,在陕西、湖广一带十分猖獗。其中蓝廷瑞与廖惠谋据保宁,鄢本恕谋据汉中,在四川巡抚林俊的打击,贼寇的势力有所变弱。
紧接着,洪钟也带队赶到四川去帮助,然而他和四川巡抚林俊多有不和,两人之间互相掣肘,导致贼寇的势力又有所恢复。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洪钟下令让陕西、湖广、河南兵分道进,成功平定了贼寇,战后因功被进为太子太保。
然而没过多久,廖麻子及同党曹甫劫掠营山、蓬州。到了正德七年的时候,洪钟因为纵兵不加约束,而遭到了巡按御史王纶、纪功御史汪景芳的弹劾。最终,洪钟被征召回朝廷,随后不久便自己请求辞官退休,得到了允许。
之后,洪钟在西湖之上建造了两峰书院,自号为两峰居士,整天和朋友们各种饮酒作乐。其本人最终于嘉靖二年病逝,享年八十一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