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历史中,多尔衮差一点就能掌握大权成为皇帝,但皇太极的出现却阻止了这一切。为什么这样说呢?满清政权最初是努尔哈赤反抗明朝建立的,但努尔哈赤在位时主要着眼于建立一个东北满族统治的政权。他多次进攻明朝辽东和山海关,意图占领土地、掠夺资源,并摆脱明朝对满清的打压。然而,皇太极登基后,满清的战略发生了重大改变,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改变了满清国号,从“金”改为“清”,这暗含了满汉文化交融的意义。这个改变代表着满清有了灭亡明朝统治的野心,并展现了进入中原的决心。
其次,逐步减少满族贵族在政府中的比例,开始提拔有儒家背景的汉人担任高级官员。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摆脱满族贵族对皇权的约束,以达到集中皇权的目的。同时,开始组建汉人组成的汉八旗,隶属于皇帝直辖的兵部,虽然待遇和规格不如满八旗,但在一定程度上对满八旗形成了制衡。
第三,积极争取蒙古各部落的支持,皇太极后宫有多位蒙古族妃子,其中甚至包括曾经是对手的遗孀。这种亲蒙政策虽然意义不大,但却影响了蒙古部落对满清的认可,他们更倾向于承认有蒙古血统的满清贵族。
因此,皇太极去世后,多尔衮想要登基称帝几乎没有合法性。按照儒家文化观念,皇太极有合法的儿子作为继承人,多尔衮如果篡位称帝就是违背伦理。同时,满清政权形成了多元权力制衡的状态:八旗虽然部分在多尔衮手中,但仍有大部分在其他势力掌控;汉人文官集团开始有了一定影响力,更支持皇太极的儿子继承皇位;此外,满清在进入中原后建立了兵部制度,形成了除八旗外的大量募兵队伍,这支队伍归属于清朝皇帝,由兵部调动,为政治格局增加了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