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苏联干部终身制:赫鲁晓夫决心废除,勃列日涅夫为何全面恢复?
创始人
2025-07-07 22:04:12
0

干部终身制这个概念对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可能有些生疏,这个制度主要存在于上世纪的苏联时期。所谓的干部终身制,核心意思是领导干部的职位只能是升迁,不可能降级,更不会失去工作。

提及“饭碗”,许多人会想到公务员——被视为终身稳定的职业。其实两者有着相似之处,只不过公务员多为基层工作人员,而领导干部的情况则不尽相同。

苏联推行干部终身制的主要原因包括:

首先,斯大林时代的领导干部大多是从苏联成立经历卫国战争洗礼的干部,他们具有显著的功绩和深厚的威望,深受群众的喜爱。

其次,斯大林自己掌权31年,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稳定,自然倚重一批忠诚、稳固且高效的下属,这帮助他建立了一个高度集中的权力集团。

第三,干部终身制有助于保持内部的稳定性,能有效避免内斗,这对之前苏联屡次遭受内斗困扰尤为重要。

第四,干部们所维护的不仅是自己家族的利益,而是一个庞大的利益集体。这种体系的稳定对于维持整个苏联的稳定至关重要。

第五,苏联的前身沙俄,是一个主要由农奴构成的国家,民众的教育水平普遍较低。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后,也无暇普及教育,因此民众较易接受干部终身制。

不论如何,斯大林在那个特殊时期实行这样一个特殊的制度,肯定是基于苏联稳定发展的考虑。

然而,斯大林在1953年去世后,干部终身制与苏联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逐渐显现。显然,这一制度已不适应新的时代,必须进行改革。

干部终身制究竟暴露了哪些问题?

从当前角度看,这种制度显然是一种封建专制的产物。但我们不能仅用现代的视角来评判那个时代的制度。

在二战和苏联争霸世界的过程中,干部终身制对于苏联而言,确实显示了其某些优势。至少在为卫国战争准备中,一个稳定的苏联积累了足够的力量,如果没有强大的后勤支持,苏军难以抵抗德军的进攻。

然而二战结束后,随着世界文明新秩序的到来,干部终身制迟迟不肯退出历史舞台,其弊端便开始显现。

首先,这种制度助长了个人崇拜,这种崇拜的危害是众所周知的。当普通干部都能终身制时,负责决策的高层更可能成为终身制。

其次,贪腐问题逐渐严重。当一个人可以长期掌握权力时,便容易形成固定的利益集团,这对苏联的发展极为不利。

再次,官民矛盾愈发尖锐。到了20世纪60年代,苏联民众的教育水平已大大提高,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权利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

此外,这种制度还阻碍了年轻一代的发展。在一个年轻人的世界中,年长者占据重要职位而不愿意让位,导致年轻人缺乏晋升机会,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放弃奋斗。当这些年长者离开后,留下的年轻人缺乏应有的奋斗经验,苏联的未来将何去何从?

因此,尽管干部终身制在过去一度救助了苏联,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这种制度同样有可能毁灭苏联。只有通过彻底的改革,苏联才有可能扭转颓势。

赫鲁晓夫对这一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实际上,每个人都明白,干部终身制是领导人为了维护那些掌权者的利益而采取的措施。这与沙皇时代为了讨好贵族而长期实行农奴制是出于同样的原因。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1861年废除了农奴制,尽管这一改革动摇了贵族的利益,但他因此在1881年被刺杀,尽管他为沙俄做了许多实事。

因此,君主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高高在上,他们为了保持自己的地位,也必须对下属进行妥协,尤其是在利益上。

1953年斯大林去世后,一个时代的结束标志着新的领导人赫鲁晓夫的上台,他因为倾向于发展农业而被称为“玉米晓夫”。

赫鲁晓夫上任后立即开始对干部终身制进行彻底的改革:

首先,他撤换了大量表现不佳的干部,赫鲁晓夫的评估标准相对直接,主要看经济效益,认为作为地区领导的干部有责任带领地区发展,做不到就更换。

其次,他不断地改组各种机构,认为过时的不仅是领导干部,还有他们背后的组织结构。只有改变了这些组织,那些根深蒂固的干部才能被迫放手。

再次,他顺便清除了一些异己分子,这可能是赫鲁晓夫真正想要完成的事项,包括马林科夫、莫洛托夫等对他地位构成威胁的高级干部,在这次行动中几乎都被清除出核心团队。

最后,他对干部任期设置了严格的规定,基本上废除了干部终身制,规定各级领导干部的任期,每届

不超过三次,连选举机构的成员每次也要更换三分之一。

在赫鲁晓夫的改革下,干部队伍确实进行了大规模的更替,干部终身制似乎终于被扫入了历史的垃圾堆。

但改革最终失败了,勃列日涅夫开始了历史的倒车。

老实说,这场改革需要极大的勇气,因为赫鲁晓夫得罪的不只是一两个人,而是几乎所有的干部阶层。这是何等的情况?有点类似于“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概。

一个人能够坐到那个位置,无非是依靠这些干部的支持。但当他上台后就要砸掉这些人的金饭碗,显然他们不会答应这一做法。

因此,在1964年,赫鲁晓夫被干部们强行夺权,从领导的位置上被拉下。勃列日涅夫接替他成为新的苏联领导人。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从赫鲁晓夫的“教训”中吸取了经验,开始对干部进行慰藉。他积极批评赫鲁晓夫废除干部终身制的做法,于1966年彻底恢复了这一制度。

此后的苏联,干部除了自然死亡外,几乎没有降级或下岗的,这使得利益集团的需求得到满足,勃列日涅夫因此能稳坐钓鱼台达十八年之久。

那么,为什么赫鲁晓夫的改革会失败呢?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改革首先损害了大多数干部的利益。在沙俄时代,贵族的利益是不可侵犯的,沙皇也不敢轻易触及,苏联时代一旦干部利益受损,领导人也难以安好。

其次,干部终身制实施已久,在苏联人心中已根深蒂固。人们难以想象,一旦金饭碗被砸,会是什么样的场景,因此一度陷入混乱,人们自然希望恢复原有的秩序。即使苏联无法进步,至少保持现状也行。

干部终身制的不合理性最终导致了苏联的崩溃。赫鲁晓夫的改革初衷确实是出于善意,毕竟在现代社会中,干部终身制是一种不适应的制度。然而,改革的理论基础并不充分,规划也不够细致,执行的策略太过粗糙直接,没有赢得民心,这些都是导致改革失败的关键因素。

勃列日涅夫在为了保住自己的权位而忽视了这次改革的良机,也让苏联错失了一次自救的机会。因此,苏联的最终解体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有许多人对赫鲁晓夫不屑一顾,因为他过去是个农民,甚至戏称他为“苏穗宗”。但是不为人知的是,勃列日涅夫在其18年的执政期间,通过各种手段积累了114枚勋章,因此也被讽刺为“苏勋宗”。显然,在苏联走向崩溃的过程中,勃列日涅夫的责任远大于赫鲁晓夫。

当一棵大树被虫蚀至内部腐朽时,如果这棵树不考虑清除虫害,治理腐烂之处,而是选择与虫害和平共处,这棵树岂能不倒呢?#深度好文计划#

相关内容

2-8人去张家界当地报团价...
最近我在计划一次2-8人的张家界旅游,想要找一个性价比高又不迷路的...
2025-07-07 14:27:51
京新药业:7月4日融券卖出...
证券之星消息,7月4日,京新药业(002020)融资买入8064....
2025-07-07 14:27:21
胡润《2025全球独角兽榜...
近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5全球独角兽榜》,上榜企业1523家,...
2025-07-07 14:27:20
北京信誉好的旅行社排行榜!...
宝子们,旅游旺季到啦!想在北京找一家靠谱的旅行社,享受一场说走就走...
2025-07-07 14:27:15
石家庄机场增加航班航线,出...
暑运启动在即,石家庄机场积极联合各航空公司,增加航班航线,为暑期出...
2025-07-07 14:27:11
A股规模最大银行ETF完成...
【大河财立方消息】7月7日,华宝基金公告称,旗下银行ETF(基金代...
2025-07-07 14:26:30
原创 ...
现如今,很多业内人士都认为,不出5年,中国贬值最快的是现金。主要原...
2025-07-07 14:25:48
北京旅游社排行榜揭秘,这些...
宝子们,旅游季又到啦!在北京这么多旅游社里,到底该怎么选呢?今天就...
2025-07-07 14:25:36
香港到深圳的跨境巴士
跨境交通连接着不同的城市和地区,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和交流。香港到深圳...
2025-07-07 14:25:32

热门资讯

原创 徐... 《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先生刻画了不少名将,如蜀汉的五虎大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和黄忠,曹魏的五子良...
原创 康... 当提及清朝,人们往往会联想到那个沉痛的晚清时期。曾辉煌一时的文化大国,在封闭与自满中沉沦,皇权下的腐...
原创 替... 在整个南宋的历史上,宋孝宗赵昚通常被认为是最为出色的一位皇帝!他在位初期,就大力替岳飞等抗金名将平反...
原创 平... 1948年11月平津战役爆发,为了保证胜利,东野12个纵队80多万大军奔赴华北战场。 开赴华北前,东...
原创 先... 海军历史上奇葩的军舰不少,日本的雪风号、野风号都是祥瑞的典型,咱们大清的海军战绩不如日本同行,但也有...
原创 一... 明太祖朱元璋虽然为人不怎么样,但他的妻子马皇后,可以算是历史上著名的贤后。马皇后为元末地主武装领导人...
原创 这... 中国历史上虽然有皇帝诛杀功臣的时候,但大多是功臣飞扬跋扈图谋不轨,像李世民杀侯君集。而只有明太祖朱元...
原创 太... 导语: 朱元璋可以说是一代明君,他不仅率领起义军打下了天下,登基之后在他的治下,明朝也很快从战争的动...
原创 谢... 谢迁是明代中期的一名官员,出生在浙江余姚,于成化十一年,以第一名的好成绩考中进士,被授予翰林修撰的官...
原创 千... 明英宗朱祁镇前后共有两位皇后。一位是其生前所封的钱皇后,他刚登基时便受封;一位是明宪宗朱见深的亲生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