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留在朝鲜,和你在一起。”这是一位中国志愿军王兴复对朝鲜姑娘吴玉实说出的表白,也是一个勇敢追求爱情的男人对自己心爱姑娘的承诺。
这浪漫的一幕,发生在1959年的朝鲜,中国志愿军分批次撤离回国的时候。彼时,志愿军正在帮助朝鲜村民重建家园,当时,有一条明令禁止的军规便是“禁止跟朝鲜女性通婚”。
从相遇到相熟,从关心到爱意,王兴复的内心经历了一番挣扎与痛苦,然而,即便如此,他仍旧义无反顾的选择了爱情,大胆向吴玉实说出了爱的宣言。
这段跨国之恋,在两国高层的商讨下,并没有因违反军规而被拆散。反而,造就了一段中韩友谊见证下的美谈佳话。
一、暗生情愫
20世纪50年代末,经历过美军侵略后的朝鲜,满目皆是疮痍,急需重建家园。停战后,为了帮助朝鲜百姓重振生活信心,25万志愿军暂时留在了朝鲜,帮忙照顾老弱,修建破旧房屋,还参与到了农田灌溉和水利工程建设。
王兴复便是志愿军的其中一员,当时,朝鲜战争的时候,他一直在后勤部队工作。由于战时的后勤部,时常会涉及到一些人员和物资的调配,所以他跟朝鲜当地村民沟通较多,算是比较熟络的。
在战后重建工作中,王兴复邂逅了十几岁的吴玉实。
初遇吴玉实,王兴复只是觉得她挺可怜的,一个没成年的小姑娘,家里只剩下女眷们相依为命。王兴复便以兄长自称,不时帮助吴玉实,让她一点点地挑起家庭的重担。
由于吴玉实家里的男人都在战乱中牺牲,家里生活过得十分贫苦。不忍心她们饿肚子,王兴复就把自己的伙食分给她们母女,还经常关心吴玉实的学业问题,引导她积极面对生活。
虽然王兴复和吴玉实俩人的语言不通,但是,两人比比划划交流得十分顺畅。就在这一来二去的相处当中,吴玉实渐渐出落成一个美丽可人的大姑娘,王兴复则在不知不觉的相处当中,喜欢上了吴玉实。
然而,当时志愿军的军规中明确规定“禁止与朝鲜女性通婚”,故而王兴复只敢将这份喜欢默默压在心底,不敢宣之于口。
可是,志愿军总有一天是要返回家乡的,在朝鲜民众的生活渐渐步入正轨后,撤军的消息随之而来。
听到即将撤离朝鲜,王兴复第一时间并没有像战友们般思乡心切,反而是一脸愁容陷入了深思。
如果回到家乡,是否还有机会再见吴玉实?错过了吴玉实,自己真的能甘心吗?吴玉实到底喜不喜欢自己?要不要把爱说出口?在反复的思考下,王兴复坚定了自己的想法,要向吴玉实表白,不让自己留有遗憾。
二、缔结良缘
王兴复确定了自己的想法后,先跑了一趟吴家,向吴玉实的家里人征询意见。得益于王兴复这几年对吴家人的关心,他们相处得就像一家人般亲切,吴家人是支持两人在一起的。
得到了家人的肯定后,王兴复便将自己拾掇得整整齐齐的,将吴玉实约了出来。
王兴复红着脸向吴玉实表白:“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就喜欢上你了。我不想错过你,所以想问问你,你愿意跟我在一起吗?”
吴玉实对于王兴复的突然表白很惊讶,当然,更多的是高兴,因为她也是暗暗喜欢着王兴复,只是一直担心两人没有结果,所以没有表现出来。
对于吴玉实的担心,王兴复拍着胸脯表示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我已经决定不回国了,我要留在朝鲜,和你在一起。”
就这样,两个互有好感的人,终于在一起了,只是,他们想要结婚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有军规在前,还是跨国相恋,王兴复便去找自己的上级领导请示,最后,事情汇上报到了两国高层领导。
中方和朝鲜方的领导,都觉得不能干出“棒打鸳鸯”的事,而且这件事能让两国亲上加亲,是一件好事。于是,就这么一拍板,两方领导提出“就地复员”的建议。
答应了“就地复员”,就意味着王兴复要脱下身上的军装,放弃中国国籍,加入朝鲜国国籍。同时,王兴复就可以跟吴玉实正大光明的在一起。
王兴复对组织的建议十分感谢,便立刻递交了“就地复员”的申请,很快批准就下来了。
1959年,王兴复成为朝鲜国籍,王兴复正式定居在了朝鲜。并于1962年如愿以偿的跟吴玉实举行了婚礼。之后,两人便过起了甜蜜而又温馨的小日子。
三、思乡心切
年轻的时候,王兴复义无反顾选择了爱情,然而,在激情沉淀后,伴随着年纪渐长,王兴复的思乡情却越来越浓。
1967年,吴玉实看着偶尔沉默望天的王兴复,决定跟丈夫好好谈谈:“你是不是想家了?”
听到妻子的询问,王兴复坦然回复:“确实是离家太久,想要回家了。”
吴玉实表示如今母亲已经离去,可以跟他回中国生活:“有你在的地方就是家,中国不仅是你的家,也是我的家。所以,我也想去中国看看,尝试一下不一样的人生。”
就这样,王兴复开始为回国做准备,递交申请退出朝鲜国籍,希望重新获得中国国籍。然而,多年过去,想要重回中国并非易事,需要十分复杂的手续。
终于,在第二次递交了申请材料之后,王兴复和吴玉实获得了中国国籍。1981年,王兴复就带着吴玉实和他们的六个孩子,回归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一家人自此就定居中国,吴玉实和孩子们,很快融入了包容性极强的祖国,开启了十分幸福的生活。
中朝友谊见证了王兴复和吴玉实的爱情故事,时至今日仍有人感叹不已。勇敢追求真爱,愿意为对方考虑,相濡以沫的情感最是令人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