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蒋介石曾经亲口对人说过这样一句话:
“我这一生中最佩服一人,害怕两人。”
蒋介石最佩服的人,就是我们的周总理。最怕的两个人,则是毛泽东和邓演达。
但与毛主席和周总理不同的是,邓演达并没有看到最后的胜利,而是在蒋介石第二次下野前,被他冒着被天下人唾弃的风险将其处死。
那么邓演达是谁?蒋介石为何会惧怕他?又为何执意将其处死?
这一切还要从蒋介石与邓演达之间的恩怨开始说起。
一、军权与党权,蒋介石与邓演达交恶
蒋介石与邓演达同为国民党内重要成员,且深受孙中山的重视,彼此间多次合作,关系虽然谈不上多么要好,却也没有太多矛盾。
直到孙中山去世、廖仲恺被刺杀后,蒋介石已经凭借着黄埔军校校长一职,掌握了军队大权,野心也越来越大。
1926年,北伐战场扩大到华北地区。为了能够及时掌握现场动向,为前线军队提供更及时的方向,国民党决定将政府及重要机构搬到武汉。
而搬到武汉这个建议,正是由蒋介石亲口提出来的。
可当国民政府真的采纳这个建议后,蒋介石又强烈要求党组织搬到南昌。因为此时的南昌已经成为蒋介石的地盘,而武汉是唐生智在驻守。
蒋介石手中有军权却没有党权,想要成为国民党最高领导人,必须将二者同时抓在手中。只有让国民党政府搬到南昌,蒋介石才有可能控制整个国民党。
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蒋介石还扣押了一部分前往武汉任职的官员。
蒋介石这一举动惹恼了以汪精卫为代表的国民党政府,作为党权的支持者,邓演达发表了多次反蒋演说,掀起一场反蒋浪潮。
固执己见的蒋介石不仅没有遵从国民政府的要求,反而在南昌另立国民党政府,企图与武汉国民政府分权。
只不过在武汉派出的大军围剿下,没有抵抗能力的蒋介石只能被迫下野。
也正是在这次风波中,蒋介石与邓演达的关系出现了极大裂痕。
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直接导致蒋介石对邓演达起了杀心。
二、第二次下野,邓演达成最大敌人
随着蒋介石威望的提升,他想担任总统的野心也就越来越明显,最后干脆毫不掩饰地向立法院提出自己的想法。
此时的立法院院长是孙中山的战友胡汉民,也是孙中山思想的坚定追随者,地位上与蒋介石不相上下。
可一旦蒋介石出任了总统一职,蒋介石的地位就会高于胡汉民。
更何况在孙中山去世后,作为早期元老的胡汉民和汪精卫才是最高领导人。即便是选总统,也应该从这二人当中选。
所以不论蒋介石如何威逼利诱,胡汉民都坚决不答应他的要求。恼羞成怒之下,蒋介石只能将胡汉民关押起来。
这个消息传出来后,引起了党内高层的震动。蒋介石今日能以莫须有罪名逮捕元老,明日就有可能随意逮捕其他人。
这也足以证明此时的蒋介石已经无法无天,不将任何党内领导放在眼里。
没过多久,在汪精卫、李宗仁等人的共同呼吁下,第二波反蒋高潮爆发,蒋介石面临再次下野的困境。
不过如今的蒋介石丝毫不担心即将到来的危险,因为党内财政大权掌握在他大舅哥孔祥熙手中,军队大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他的部下何应钦也没有“造反”的意图。
从这个角度来说,蒋介石掌握在手中的权力,并不会因为下野而造成任何改变。唯一让他担心的,就是他的发家之本——黄埔军校的学生。
如今能动摇这个根基的人,只有邓演达。
三、邓演达,蒋介石的头号敌人
陈炯明叛变意图刺杀孙中山时,蒋介石与邓演达冒着生命危险为孙中山保驾护航,纷纷赢得孙中山的青睐。
黄埔军校成立后,除了总统孙中山与党代表廖仲恺外,权力最大的就是校长蒋介石,以及教育长邓演达。
二者不同的是,蒋介石主要负责军事方面,而邓演达则负责党务方面。
等到黄埔军校的学生毕业后,大多会在军队中从底层做起,凭借出色的军事素养在战争中成长起来,逐渐成为军队骨干力量。
作为自己的学生,蒋介石总是对黄埔军校出身的军人高看一眼,晋升也会更快一些。
更重要的是,这些学生都会因为蒋介石的知遇之恩,用自己的忠诚与能力回报蒋校长。
所以对于蒋介石来说,黄埔军校的学生对自己尤为重要。一旦有人能够左右这些学生,无异于动摇了自己的根基。
而担任过教育长的邓演达,相比于高高在上的蒋介石来说,与学生们之间的接触更多,认识的学生也更多。
在某种程度上来看,邓演达的影响力比蒋介石还要强一些。
在上文提到过的第一次反蒋时,就有许多黄埔军校的学生响应号召,加入邓演达的队伍中。
当蒋介石关押了胡汉民后时,邓演达早已因为汪精卫和蒋介石的反共行为退出国民党,正在上海组建除了共产党和国民党之外的第三党。
因为在某些重要思想上与共产党一致,邓演达并不排斥与共产党合作。
可对于蒋介石来讲,单单是共产党已经令自己焦头烂额,如果再加上一个第三党,岂不是对自己的权力造成更大影响。
没过多久,邓演达就因为叛徒的出卖,被特务送到了蒋介石面前。这时的蒋介石还没有起杀心,而是不停地劝邓演达与自己合作。
可当看到邓演达油盐不进,许多队伍里黄埔军校出身的得力干将纷纷为其求情后,蒋介石更加意识到邓演达在黄埔军校中的影响力。
如今蒋介石正面临下野的威胁,如果邓演达利用自己影响力控制黄埔军校的学生,自己所有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为了在下野时也能保住自己的权力,蒋介石下令将邓演达处死。
1931年11月26日,这位与恶势力作斗争的革命者,永远失去了自己的生命。而对于这件事,1933年7月,陆军上将刘建绪曾询问蒋介石若是百年之后谁能取代他。蒋介石思忖片刻,脱口而出:能代替我的人,已经被我枪毙了。
这也从侧面可以看出邓演达的影响力。
如果没有叛徒的出卖,如果邓演达能够继续投身革命,如今的历史书上或许会多一些他的英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