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由鲜卑贵族建立的政权。与其他少数民族政权相比,北魏的建立没有什么不同。都是利用前政权的衰弱,最后建立政权。然而说北魏与之前的少数民族政权完全相同,这种说法也不正确。北魏至少有两点与之前的少数民族政权完全不同。
第一点是它是少数民族政权中唯一一个国祚超过百年的政权,第二点是它也是唯一一个搞汉化改革的少数民族政权。正因为有这两点不同,北魏在南北朝历史中,显得格外独特。而今天本文就要围绕北魏其中一个独特之处进行分析,那就是北魏为何能够稳住北方?
也就是它为什么能建立相对长久的政权?与后世相比,北魏的成就或许算不了什么,因为辽国,金国,西夏都是长达百年以上的国祚,清朝作为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的代表,国祚更是超过了两百年。但就当时那个少数民族政权普遍不长久的年代。
北魏的国祚的确是值得自傲了,那它为什么能够做到这一点呢?首先是一个最简单的原因,那就是在漫长的战争中,北朝所有少数民族的人数几乎被消耗殆尽。只是鲜卑民族笑到了最后,说起来鲜卑政权北魏并不是第一个,北魏之前还有一个代国。
代国被消灭了,北魏可以视为鲜卑民族的复国。而当北魏建立时,北方的少数民族数量,因为和汉族混血以及连年战争消耗,几乎已经没有任何民族有能力挑战北魏。那北魏的政权相较于前后赵,前后秦,前后燕,这些有其他民族虎视眈眈的政权而言。
它的国祚更长也是可以理解的,至于第二个原因,则是北魏搞好了与汉族的关系。毕竟五胡乱华就算消灭了中原王朝,北方人口的构成大部分还是汉人。与汉人为敌的统治自然不会长久,因为这种统治只能依靠高压。一旦统治者没有能力高压,那王朝就会灭亡。
相反的是,想要政权长久,与汉族搞好关系才是唯一的选择。北魏在这一点上就做得很好,优待汉族也就算了,到了北魏孝文帝时期,竟然实行了中华历史上第一次少数民族汉化改革。虽然就结果看,孝文帝的改革因为急于求成,结果毁掉了北魏。
但不得不承认,虽然北魏因为汉化改革灭亡了,但之后的北齐北周,以及隋唐都因此受益。以至于到了唐朝,有着胡人血统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能够堂而皇之的以汉人和中华正统自居,说出那句千古名言,“自古皆贱夷狄,贵中华,朕独爱之如一”。
而汉族人民则没有任何人因为唐太宗喊出这句话,而质疑唐太宗的血统是否适合说这句话。所以总结原因,得到汉族人民支持,这就是北魏政权能够得到较长国祚的主要原因。各位网友对此又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与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