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德生上任北京军区司令员,头天上班便说:我先到副司令那报个到
创始人
2025-07-06 19:03:45
0

前言

李德生上将是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从14岁开始便积极投身于革命事业。

在1970年,当时已经身兼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省革委会主任、安徽省军区司令员等等职位的李德生接到中央的通知。

让他明日入京参加重要会议的商讨,李德生心里一紧,因为他之前向中央请假回到安徽组织会议,按理说是不用参加中央会议的。

但是疑惑归疑惑,突然收到中央通知的李德生还是立马定了第二天最早一班的入京飞机,见到毛主席后,还没等李德生开口询问。

毛主席便笑呵呵的说道:“李德生少将(李德生上将的军衔是1988年追授的,1955年授予的是开国少将头衔),我这次请你来啊,是要你当官的!经过党组织慎重考虑,决议由你来担任北京军区的司令员。”

李德生上将真就“官多不压身”,即便已经身兼数职,却依旧郑重的向毛主席敬礼后说道:“多谢中央的信任,我李德生一定不负众望!”

在1971年1月1日头天上任北京军区司令员时,还没来得及摘下帽子,便匆匆去往副司令的办公室。

工作人员有些疑惑,因为这不是去李德生办公室的路,李德生看到后笑着说:“不着急,我得先去副司令那报个到,这可是老前辈,疏忽不得。”

这位副司令到底是谁?为什么李德生上将第一件事便是先去见这位副司令?

战场上的李德生

李德生1916在河南新县出生,在14岁时便昂首阔步的走进了中国工农红军,年轻时的李德生锋芒毕露,多次在战场上一马当先。

1933年,在川陕根据地时,红四方面军准备从南江撤离到八庙垭时,与敌军迎头相撞,因为双方距离过近,并且地势不适宜枪战,索性敌我双方的士兵便进行了近身战。

李德生冲在最前面的一批,正值壮年的李德生身上有用不完的力气,仿佛与手中的刺刀融为一体,很快将敌军的一名士兵按在地上。

就在此时,敌军方向突然传来一阵枪响,子弹从李德生的左肩穿透左肺叶从后背透出,李德生身体顿时一软瘫倒在地,被送往战地医院急救。

李德生受伤极重,所幸就医及时,把李德生从死神手里抢救了回来,但是因为伤及神经,导致其左手永久性得残疾。

在养伤期间,李德生加入了文化学习班,学到了不少知识,对战争的定义也更加清晰,对局势的分析也有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1935年,因为张国焘得思想与党得初衷偏离,导致李德生受到诬陷,被撤去了党籍,要说没有怨气是假的,但是李德生依旧坚定跟党走。

在长征路途中任劳任怨,让人谈之色变得夹金山和泥潭草地,李德生走了三遍,在战争时期,李德生参加了大小战役百余场。

六次重伤,险些丧命,身上有日寇的子弹,有国民党的弹眼,还未到1955年的授衔时刻,便早已有了一身的“荣誉勋章”。

1952年,在著名的上甘岭战役中,李德生作为主要指挥官之一,也指挥中国军队,打出了中国自己的军威,李德生最先意识到五圣山的重要性,即便此战极其艰难,但中国军人依旧悍不畏死,在战场中浴火重生。

1951年3月,李德生率领志愿军走在了抗美援朝的道路上,面对敌军强大的火力,志愿军打的十分艰难,李德生积极总结每一次的战后经验。

不断对我军的阵地和队形进行调整,带着第12军35师与敌人断断续续的连续打了四百余场的战斗,歼灭敌军两万人,同时更加稳固了我军的阵地,为抗美援朝的将士们提供了更多的阻击经验。

拜会副司令吴先恩

李德生在上任北京军区司令员后,先去到了副司令吴先恩中将的办公地点拜访,吴先恩副司令也是一位值得让人敬仰的老将军。

参加了张国焘错误指挥的西路军,几乎全军覆没,吴先恩将军凭借顽强的生命力成了为数不多的幸存者,沿途讨饭才回到了陕北根据地。

李德生上将身兼数职,其实对官场上的“鸡毛蒜皮”清楚的很,但是自己却并不同流合污,依旧秉持着谦卑的态度对待同事、严谨的态度对待工作。

双方见面后,立即双手紧握,双方不仅是战友,而且还是同乡,聊的自然热络,因为李德生刚刚上任,许多地方都不清楚,吴先恩便为其介绍起军区内部各地区的工作。

随后李德生还与同样担任北京副司令的滕海清联系,滕海清在1961年担任的北京军区兼内蒙古军区的司令员,与吴先恩同年上任。

李德生不做表面工作,即便滕海清当时没在军区,依旧给滕海清去电,告诉滕海清消息的同时,双方也交流了各自的工作。

李德生也因为与几位老同志的友好沟通,很快便熟悉了北京军区司令员的工作,而李德生正是因为在工作上的严谨以及自己独特的工作方式。

才让毛主席把北京军区司令员的工作放心交给李德生去做,而李德生也并未让主席失望,因为其优异的工作成绩,在1988被追授为上将军衔。

总结

李德生上将在战场上悍不畏死,越打越凶,在与人相处时又让人如沐春风,规矩周到且又不失亲切,让人敬仰,更是万千后辈的标榜。

李德生将军恪守党规党纪,并且自己定了三条“家规”,一生都在践行:不听“小道消息”;不乱打听,扰乱军心;不乱串门,被有心人做文章;

可见李德生将军不管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上,都是极其规矩的“老革命”,身上的光芒即便刻意遮掩(指的是老将军在晚年时从不提自己在革命时期的成绩),依旧挡不住后辈亦步亦趋的步伐。

#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相关内容

“让世界看见河西走廊——从...
↑ 这是9月5日拍摄的“让世界看见河西走廊——从上海出发”活动现场...
2025-09-06 00:50:30
原创 ...
顺治,清朝的第三位皇帝,是康熙皇帝的父亲。虽然他出生在太平盛世,但...
2025-09-06 00:36:46
原创 ...
东汉末年,战乱四起,群雄逐鹿。每当谈及这一历史时期,三国的名字常常...
2025-09-06 00:36:41
原创 ...
对于许多勤奋的学子而言,他们花费了十年的光阴,心血和努力,只为在考...
2025-09-06 00:36:35
原创 ...
开封府的八位勇士分别为王朝、马汉、张龙、赵虎、董平、薛霸、李贵和娄...
2025-09-06 00:36:34
原创 ...
梁山好汉里最让人热血沸腾的武力话题,莫过于武松和鲁智深谁才是 "步...
2025-09-06 00:36:24
李为学:王阳明和大礼议
◭ 王阳明燕居像[明]蔡世新 绘,上海博物馆藏 有明一代思想家影响...
2025-09-06 00:35:57
山西平定县巨城镇上盘石村 ...
春夏之交,阳光洒向大地,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巨城镇上盘石村的古建筑,...
2025-09-06 00:35:40
原创 ...
1935年深秋,当中央红军历经千难万险抵达陕北时,这片贫瘠的黄土地...
2025-09-06 00:35:36

热门资讯

原创 迪... 【冰雪镜像里的成长密码】当极寒与炽热在迪拜的室内雪场碰撞,一对\"暗夜行者\"正用滑雪板刻写基因传承...
原创 老... 1939年,蒋经国在江西担任保安职务,此时的他身材颀长,显得格外瘦削。那个时期正值抗日战争的艰难时刻...
原创 不... 在影视剧中,清朝的士兵常常被描绘成威风凛凛、英姿飒爽的形象,他们不仅身手矫健,体格健硕,而且有些人还...
原创 唐... “避讳”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尤以皇帝的名字为最。历史上,避讳规定十分严格。例如,李渊的...
原创 苏... 提到北宋的文人苏轼,大家最容易联想到的,是那句深入人心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还是那道著名...
再现五千多年前“古国时代”:凌... 今年5月18日是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澎湃新闻获悉,5月16日...
原创 明... “比皇宫更危险的是东宫,比皇帝更难当的是太子。”这是许多人对历代太子所处地位的深刻感慨。历史上,太子...
展览预告| “传承·非遗文化展... 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常德河街,观看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展示时指出,多姿多彩的地方特色传...
原创 从... 南京市,简称“宁”,历史上曾被称为金陵和建康。金陵这一称谓的兴起,源于公元前333年,当时楚国国王威...
【春秋第一斜杠男神:范蠡的逆袭... 一、楚地 “非主流” 的逆袭前奏 公元前 536 年,河南南阳的乡野间,一个披头散发的青年正蹲在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