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王小东说明朝的灭亡是“老朱家“的基因不行,不能甩锅给东林党
创始人
2025-07-06 16:03:51
0

看了北京学者王小东2023年1月17日的视频,王小东在视频中反对现在的一些人将明朝的灭亡归结为是东林党造成的,相反明朝300年的历史是由有儒家思想的读书人支撑起来的,所以不能甩锅给东林党,而明朝的16位皇帝除了朱元璋和朱棣之外其他都不行,因此认为是老朱家的基因不行,至于老朱家基因不行的一个原因是朱元璋定下的不和同属精英阶层的达官贵族联姻,害怕外戚干政,皇后只能是平民女子,这就造成了基因遗传不好,后一个观点是他的一个朋友告诉他的,他的朋友是学中医的但爱好历史。我对于王小东的观点十分不认同,理由是:

一、不能把读书人与东林党等同起来,因为不是一回事。

东林党是读书人,但读书人不都是东林党,东林党只是读书人中的一部分,不能混为一谈。东林党只是在明末出现并存在了四五十年,而明朝有300年的历史,王小东把东林党与之前的读书人对明朝的作用等同起来,是不客观的,因为之前的读书人如张居正等可没有后来的东林党那么坏,起的作用各不相同,有好作用和坏作用之分;更为重要的是,东林党存在之时也只是当时读书人中的一部分,所以也不能把当时的读书人统称为东林党,东林党对于明朝的灭亡是有贡献的,这是事实,不是甩锅。具体有:1、挑起党争,扰乱朝纲,东林党人首先结党,凡非其一党之人不论观点正确与否均要排挤、打击,导致同朝为官的人为了自保纷纷拉帮结派以对抗,先后成立了浙党、楚党、宣党、齐党等,既各自为战也联合作战,朝堂上可谓是打成一片、乌烟瘴气,明朝高层如此内耗严重,就是明朝灭亡的基础,这一切都是拜东林党所致;2、东林党提出的减矿税政策加速了明朝灭亡,东林党一直以来的一个主张就是要求减免矿税,但一直未能得到同意,后东林党被太监魏忠贤收拾了就更无从谈起,直到16岁的崇祯帝登基扳倒魏忠贤,东林党借机提出减税,不仅是矿税,还把海外贸易税、茶叶税、盐税或减或免,实际上大多数东林党人自己就是从事相关行业的,维护的是他们自己的私利,损害了明朝的收入,造成明朝严重依赖农业税,农民的日子越来越苦,最终农民起义了;3、崇祯时的东林党人面对农民起义和满族入侵时只有口号而无良策。坚决抗击两面之敌是其政治主张,但却提不出如何御抵敌之良策,谁要违反就是政治不正确,就是汉奸,既便是崇祯也不行,在他们看来,国家能否保得住是在其次的,一定得先保证政治正确;还有,但凡前线将领或官员有失误或他们认为有错,就罗列罪名将其杀掉,都将能人良将杀完了那明朝不灭亡才怪。所以,同为读书人,但东林党人却不同。如果你还不能理解东林党人的话,那我举一个现实的例子,以目前的疫情为例,有人主张吃辉瑞新药能挽救一部分老年人的命,而有的人反对,认为是政治不正确,是不爱国,吃了就是汉奸,那如果你问他用中国的什么药来挽救这一部分老人的生命时,他就哑口无言了,他给不出良药,反正就是不能吃救命的外国药,那怕是死也不能吃,当时的东林党就是这样一种状态。

二、老朱家的基因并无问题,是王小东的精英配思想出了问题。

王小东提出男女高智商相配,后代的智商也会高,这个观点我是赞同的,不管是动物配马、猪、狗或者是植物都是选择优良品种,人也是一样,这些都是大概率的,不过不能绝对,因为平民百姓也会有优良品种的,如秦始皇的母亲就是一歌伎,汉武帝的母亲也是平民,伟人的父母均为农民,奥巴马的父母也不是达官贵人而且还是黑的,马克龙的父母也是平常人物,所以凡事不能绝对。

王小东的错误在于,他认为只有高智商才能做好皇帝,做不了好皇帝就是智商不高,这样的认知是错误的,因为除了智商高之外还需要情商高及有担当,精英配虽然能配出高智商来,但却未必能配出高情商及有担当的性格出来,这是王小东不明了的。我认为明朝16位皇帝的智商都是高的,至高无上的皇权都是被死死抓在手里,从未旁落过,收放自如,这就是高智商的表现,还有什么比皇权在手重要?就拿亡国之君崇祯来说,16岁做皇帝就将权势熏天的太监魏忠贤扳倒,沒有高智商恐怕做不到吧?当内有农起义外有满清的攻打的危难之时,两害相侵取其轻,准备采取与满清议和共同对付农民起义,也就是一打二或二打一的选择,崇祯选择的是二打一,但东林党认为必须一打二,否则就是政治不正确,是汉奸,现在来说,崇祯的选择是对的,智商沒有问题,而高智商能读书的东林党人却作出了错误的选择,遗憾的是,当秘密议和之事被暴光后崇祯却没有了担当,将全部责任推到受他的命令去议和的刑部尚书陈新甲的身上,并同意东林党人的意见将陈新甲杀了,此事之后在朝堂上就再无大臣敢说出真知灼见了,因为皇帝没有了担当,失信了,还是保命要紧,两年后崇祯在煤山上吊,死前说“文臣害我”,也只说对一半,他自己害自己却没有认识到。

所以,从崇祯来看并不是智商出了问题,而是沒有了担当,失信了,这才是真正原因,显然,王小东认为的是智商问题不能成立,只有高智商是不行的。

其实,关于朝代更替的原因,北宋著名的史学家、政治家、文学家司马光在其编撰的《资治通鉴》中有精彩的总结,原文是【臣光曰: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不善者反之,欺其邻国,欺其百姓,甚者欺其兄弟,欺其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司马光的总结是对的,我认为,“上下离心,以至于败”,就是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与智商高低无关。

相关内容

“让世界看见河西走廊——从...
↑ 这是9月5日拍摄的“让世界看见河西走廊——从上海出发”活动现场...
2025-09-06 00:50:30
原创 ...
顺治,清朝的第三位皇帝,是康熙皇帝的父亲。虽然他出生在太平盛世,但...
2025-09-06 00:36:46
原创 ...
东汉末年,战乱四起,群雄逐鹿。每当谈及这一历史时期,三国的名字常常...
2025-09-06 00:36:41
原创 ...
对于许多勤奋的学子而言,他们花费了十年的光阴,心血和努力,只为在考...
2025-09-06 00:36:35
原创 ...
开封府的八位勇士分别为王朝、马汉、张龙、赵虎、董平、薛霸、李贵和娄...
2025-09-06 00:36:34
原创 ...
梁山好汉里最让人热血沸腾的武力话题,莫过于武松和鲁智深谁才是 "步...
2025-09-06 00:36:24
李为学:王阳明和大礼议
◭ 王阳明燕居像[明]蔡世新 绘,上海博物馆藏 有明一代思想家影响...
2025-09-06 00:35:57
山西平定县巨城镇上盘石村 ...
春夏之交,阳光洒向大地,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巨城镇上盘石村的古建筑,...
2025-09-06 00:35:40
原创 ...
1935年深秋,当中央红军历经千难万险抵达陕北时,这片贫瘠的黄土地...
2025-09-06 00:35:36

热门资讯

湘军名将王德榜:武以定疆、文以... 导读:一代名将,治军有方,英勇善战,屡建奇功,后退隐永州,广做善事,他“武以定疆、文以化民”的故事,...
原创 唐... 在古代封建社会,每一次的皇位更迭几乎总是伴随着血腥屠杀。为了争夺国家的最高权力,父子兄弟的血缘关系往...
原创 王... 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北宋时期极具影响力的政治改革运动之一,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应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种种矛...
原创 刘... 历史长河中,英雄豪杰层出不穷,而三国时期更是英雄辈出的盛世,刘备、曹操、孙权等历史人物用他们的智慧和...
原创 羊... 羊祜是魏晋时期的杰出政治家、知名文人,以其优雅的风范和卓越的才华而闻名。他出身于显赫的家族背景,因此...
原创 秦... 成语的背后往往都有典故。在成语里面,秦晋之好,指的是婚姻关系。而春秋时代,秦和晋的关系,可谓一言难尽...
原创 西... 第一段改写: 本文将通过对西汉前期秦国历史记忆与书写过程的深入梳理,进一步探讨史料中关于秦国历史的研...
原创 1... 辛亥革命于1911年10月10日的夜晚爆发,直至1912年元旦时止,标志着中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这场...
原创 罗... 在1977年,随着时代的风暴逐渐平息,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开始奏效,拨乱反正的任务正式提上了日程。那时...
原创 北... 北汉(951年~979年)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国家,也是十国中最后一个灭亡的政权。其都城位于晋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