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从重臣到叛臣,昌平君郢陈之叛跟项燕击败20万秦军有什么关系?
创始人
2025-07-06 16:03:41
0

昌平君能够做到秦朝的丞相,完全是因为他执行了秦始皇嬴政的命令,除掉了长信侯嫪毐的党羽,芈启和李信被秦始皇派去攻打楚国。

芈启的身份是楚国的公子,他若是能够主动和楚民宣传秦朝的政治和风土人情,定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秦朝稳定楚国子民的情绪,可是他却在最关键的时候选择了背叛。

昌平君被贬到郢陈

昌平君是楚国的公子,他经历的事情和嬴政非常相似却又不同,他们都是质子,但他留在秦国并不是因为自己喜欢秦国,不过是时局所困。

他身上具有的才华被秦始皇所相中,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给了他官位,比起身为一名人质留在秦国担任秦朝的相国大人更能够好好活下去,昌平君不会放弃这个机会。

他在位期间也兢兢业业地为了秦朝做事,没有愧对秦始皇对自己的重用。

秦始皇连续灭掉了四国之后,认为秦国的实力已经达到了空前强大,自己手下的大将王翦想要带领70万大军灭楚国。

秦始皇听到大将军王翦的请求之后第一时间认为他手中的兵权过大,已经危及到了自己的皇位,在天佑大秦的情况下,无论用谁都能取得胜利。

“如果让你把楚国打下来,你需要用多少的士兵?”秦始皇将李信叫到面前,李信细细思考了一下,答了20万这个数字。

嬴政一听,立即对王翦产生了不满,虽然秦国现在军力和粮食都足够,但并不代表他可以拿出更多的士兵去做“无用功”,于是他干脆罢免了王翦,反而将机会给了李信和蒙武。

昌平君在得知自己的国家要被秦国所灭的时候,心中也有不满,但是他一个质子没有任何话语权,却也因为楚国血脉被拿出来指责,一路贬到了郢陈。

虽然昌平君被贬,但是秦始皇并没有放弃利用他的身份来减少不必要的折损,还特地下了命令将他派到楚国,执行安抚楚国百姓的命令。

昌平君从始至终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楚国人,尤其是在楚国有需要的时候,他自然要第一时间站出来回归楚国的怀抱。

昌平君放弃秦国的官位,背叛嬴政

嬴政在坐上秦国的王位之后把所有的皇权都收归手中,的确在某种程度上镇住了底下的大臣,也打了很多胜仗,却也让很多百姓和士兵死在了他的手下,几乎可以算得上是暴君。

昌平君并不羡慕嬴政的实力,也不认可嬴政的行为,所以在项燕的邀请之下选择了背叛秦国。

“您本身就是楚国的公子,昌文君也在秦国的朝堂没有立足之地,继续待在秦国又怎么可能会有好下场?秦国的暴政不会有好结果,不如借着这个机会成为楚王,我手中的军队愿意效忠您。”

项燕开口做出来的邀请非常诚恳,芈启仔细地思考了一段时间,在这段时期还有很多楚国的嫡系势力愿意跟随他。于是他干脆利落地成为了新的楚王。

项燕手中的20万大军并不是在作假,他有了需要拥护的君主之后带着手下的军队,一路跟在秦军身后埋伏,整整三天。

李信拿了不到20万的军队想要一举消灭楚国,也是为了能够在秦始皇面前露脸,让秦始皇清楚到底谁才是可以信任的武将。

并没有把楚国放在眼里,所以在领兵作战上不由得轻敌了,这也是给楚国军队一个绝地翻盘的机会。

项燕带领楚国士兵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竟然真的将理性所带领的20万秦国大军一举消灭。

楚国士兵打赢秦国二十万军队

项燕带领的这场战争胜利后,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楚国的士气。“你当初说只有20万军队就能将这个国家打下来,如今却狼狈不堪地做了逃兵,真的是辜负了我对你的信任!”

秦始皇得知这场战争失败,自然发了很大一通火,李信也非常羞愧地承认了自己在作战上的不足,但是如今的秦始皇又怎么可能允许楚国势力越来越大。

秦朝的大将军王翦再次得到了秦始皇的任命和信任,他对于军队数的要求依旧没有改变,这一次的秦始皇没有节省,大手一挥,给了他70万大军。

王翦带着70万大军在公元前224年一路攻向楚国,有了李信这个前车之鉴,他自然不敢轻敌,要求一举灭掉楚国。

楚国得知秦朝战无不胜的大将军,这次率领足够的兵马前来进攻,第一时间就决定用举国之力对抗,这一次战争不只是秦朝要灭掉楚国,同时也是楚国在乱世中求生。

可谁知大将军王翦却并没有硬碰硬的想法,命令自己手下的军队在楚国城池之前驻扎,任凭楚国主动交战,也绝对不出兵,用这样的方法来消磨楚国士兵的锐气。

项燕一直把王翦当成劲敌,不明白秦朝这时用的是怎样的作战策略,但如果继续对峙下去,楚国军队的士兵人心不稳,很有可能会让秦国不战而胜。

于是项燕只能带领自己手下的军队向东撤退,大将军王翦等得就是撤退的这个机会,他确认楚国士兵离开的这个消息是事实之后立即整装待发向他们追赶。

楚国士兵没有想过潮的军队在两军对峙的时候没有发动进攻,反而在他们撤退的时候主动赶了过来一时之间不知道应该继续向东逃亡,还是留下来转身和他们对峙,人心溃散之下,王翦轻松地将他们的军队击溃。

项燕这一次输给王翦不止是输给他在战场上的经验,更是输给了秦始皇所派过来的70万大军,经过这一次战争,楚国在历史上也彻底成为了过眼云烟。

但是不能不承认的一点就是项燕在乱世之中劝告昌平君背叛秦国,并且带领楚国的军队击溃李信的行为非常有才能。

若不是两个国家之间的军队实力差异,恐怕最后失败的是秦国还是楚国还是一个未知数。

参考资料

《史记秦始皇本纪》

相关内容

“让世界看见河西走廊——从...
↑ 这是9月5日拍摄的“让世界看见河西走廊——从上海出发”活动现场...
2025-09-06 00:50:30
原创 ...
顺治,清朝的第三位皇帝,是康熙皇帝的父亲。虽然他出生在太平盛世,但...
2025-09-06 00:36:46
原创 ...
东汉末年,战乱四起,群雄逐鹿。每当谈及这一历史时期,三国的名字常常...
2025-09-06 00:36:41
原创 ...
对于许多勤奋的学子而言,他们花费了十年的光阴,心血和努力,只为在考...
2025-09-06 00:36:35
原创 ...
开封府的八位勇士分别为王朝、马汉、张龙、赵虎、董平、薛霸、李贵和娄...
2025-09-06 00:36:34
原创 ...
梁山好汉里最让人热血沸腾的武力话题,莫过于武松和鲁智深谁才是 "步...
2025-09-06 00:36:24
李为学:王阳明和大礼议
◭ 王阳明燕居像[明]蔡世新 绘,上海博物馆藏 有明一代思想家影响...
2025-09-06 00:35:57
山西平定县巨城镇上盘石村 ...
春夏之交,阳光洒向大地,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巨城镇上盘石村的古建筑,...
2025-09-06 00:35:40
原创 ...
1935年深秋,当中央红军历经千难万险抵达陕北时,这片贫瘠的黄土地...
2025-09-06 00:35:36

热门资讯

湘军名将王德榜:武以定疆、文以... 导读:一代名将,治军有方,英勇善战,屡建奇功,后退隐永州,广做善事,他“武以定疆、文以化民”的故事,...
原创 唐... 在古代封建社会,每一次的皇位更迭几乎总是伴随着血腥屠杀。为了争夺国家的最高权力,父子兄弟的血缘关系往...
原创 王... 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北宋时期极具影响力的政治改革运动之一,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应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种种矛...
原创 刘... 历史长河中,英雄豪杰层出不穷,而三国时期更是英雄辈出的盛世,刘备、曹操、孙权等历史人物用他们的智慧和...
原创 羊... 羊祜是魏晋时期的杰出政治家、知名文人,以其优雅的风范和卓越的才华而闻名。他出身于显赫的家族背景,因此...
原创 秦... 成语的背后往往都有典故。在成语里面,秦晋之好,指的是婚姻关系。而春秋时代,秦和晋的关系,可谓一言难尽...
原创 西... 第一段改写: 本文将通过对西汉前期秦国历史记忆与书写过程的深入梳理,进一步探讨史料中关于秦国历史的研...
原创 1... 辛亥革命于1911年10月10日的夜晚爆发,直至1912年元旦时止,标志着中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这场...
原创 罗... 在1977年,随着时代的风暴逐渐平息,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开始奏效,拨乱反正的任务正式提上了日程。那时...
原创 北... 北汉(951年~979年)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国家,也是十国中最后一个灭亡的政权。其都城位于晋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