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2020年,苏联最后一位元帅离世,临终前留下录音:应该向中国学习
创始人
2025-07-06 14:33:49
0

2020年2月25日,95岁的苏联的最后一位元帅亚佐夫,在莫斯科与世长辞。在他临终前,他曾向俄罗斯媒体留下一段录音,并要求在其离世后再公布录音内容。

如今他已然离世,媒体按照他的遗愿,公开了录音。

在录音里,他先是强调了普京的贡献,他无愧于国家领导者。

然后,他提出中国道路是个人与国家结合的好道路,俄罗斯应该向中国学习。

录音公布后,疑问也随之而来。

这位戎马一生的老将,为何会在临终说出这样一番话?

如要了解其中的原因,还要从他的经历谈起。

1924年,德米特里.莫菲耶维奇.亚佐夫,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

1942年,不满18岁的他参军入伍。

在随后的对抗德国法西斯的作战中,他多次受伤,英勇无畏,可谓是战功赫赫。

更令人意想不到是,他在两年后的1944年便成功入党,战后还被安排进莫斯科步兵学校、总参军事学院进行学习。

后来前往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于1956年毕业。

对于亚佐夫来说,他的前半生已经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在如此多的成就面前,他足以衣锦还乡,荣归故里,去享受未来的时光。

但一个共产党人的责任感,不允许他这样做,他觉得自己不能停下,还要为国家去“燃烧”自己。

于是他选择前往祖国的边疆任职,为祖国维护好边境的稳定与安全。

但这绝不容易,边境地区的不稳定因素实在太多,除了多变的气候,还有复杂的民族矛盾以及和其他国家的争端,但亚佐夫凭借自己的经验与他出色的能力,将这些问题一一化解。

70年代,苏联认可了亚佐夫在边疆的成就,将他晋升为上将。

得到晋升得亚佐夫也倍感欣慰,可国家的危机也逐渐显现。

在这个时间节点,冷战越演愈烈,苏联每年都会为自己的所谓盟友,提供大量的军事援助。

这使得苏联的财政捉襟见肘,尤其是到了70年代末期,苏联的粮食短缺已经成为普遍问题。

亚佐夫也在此时被调回莫斯科,并进入决策层,主要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亚佐夫深知粮食问题的重要性,不仅积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还从其他国家引进新型的农业技术,向中央提交提高农民待遇的建议。

可此时的苏联,不仅有着外部因冷战带来的问题,自身内部也是矛盾不断。

因为苏联高层官僚主义盛行,内部的腐败早已滋生和蔓延到了每个关节。

亚佐夫提出的很多有效建议,因为触动了他们利益,迟迟得不到回应。

但亚佐夫并没有轻言放弃,他对于这个国家的热爱和责任是发自内心的。

他亲力亲为,去打通每个关节,寻求矛盾的根源,即使所提及的建议不能完全落实,至少也要实现一部分。

此时的苏联就好像一件满是破洞的衣服,而亚佐夫就是那个为这件衣服缝缝补补的裁缝。

可覆水难收,随着90年代的到来,苏联也即将落幕。

随着内部矛盾的不断加剧和经济的崩溃,不少苏联成员国已经希望脱离苏联,成为单独的国家。

这让亚佐夫这样一位爱国者难以接受。

于是他采取了极端方式,在1991年8月19日这天,与克格勃的一些高级官员联合,发动了政变,目的是推翻现任的国家领导者戈尔巴乔夫。

亚佐夫想以这种方式给予各个成员国希望,也想借此告诉民众,曾经那个苏联还在。

但这终归只是他一厢情愿,由于谋划不当,加上行事仓促,最终这场政变失败了。

而亚佐夫也从国家的决策者,瞬间沦为了囚犯。

在监狱的日子,亚佐夫的内心十分煎熬,他期盼奇迹出现,哪怕只有一点。

可是苏联解体已成既定事实,最终在1991年年底,苏联不复存在。

在苏联解体后,亚佐夫备受打击,监狱的恶劣环境也在折磨着他的身体,此刻他真算的上是身心俱疲。

也许天不绝他,在1994年俄罗斯的领导者叶利钦,释放了当年他们这批参与了政变的人。

但叶利钦对他的态度依然冷漠,在叶利钦眼里,他们这帮人仍然是罪犯。

后来普京上位,他给予了亚佐夫军人应有的尊严。

看着这位后辈,此时的亚佐夫百感交集,他一生为之付出的国家此刻已不复存在,但他似乎又看到了希望。

作为同苏联一路走来的老人,他也同时见证了中国的成长。

这位曾在他们指导下的小兄弟,如今已是新时代社会主义的接班人。

也正是中国的成功,给了他一丝希望,他将复兴国家的重任寄托在后辈身上,也才精心准备了这样一段录音。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他总是会看向家中墙壁上挂着的苏联国旗和曾经的勋章。

也许他在看到这些时,会想起那曾经如烈火般,为国家献出一切的少年吧。

参考资料:

《德米特里.莫菲耶维奇.亚佐夫》 百度百科

《苏联解体的历史反思》 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

《8.19事件》 军事政治学研究

相关内容

“让世界看见河西走廊——从...
↑ 这是9月5日拍摄的“让世界看见河西走廊——从上海出发”活动现场...
2025-09-06 00:50:30
原创 ...
顺治,清朝的第三位皇帝,是康熙皇帝的父亲。虽然他出生在太平盛世,但...
2025-09-06 00:36:46
原创 ...
东汉末年,战乱四起,群雄逐鹿。每当谈及这一历史时期,三国的名字常常...
2025-09-06 00:36:41
原创 ...
对于许多勤奋的学子而言,他们花费了十年的光阴,心血和努力,只为在考...
2025-09-06 00:36:35
原创 ...
开封府的八位勇士分别为王朝、马汉、张龙、赵虎、董平、薛霸、李贵和娄...
2025-09-06 00:36:34
原创 ...
梁山好汉里最让人热血沸腾的武力话题,莫过于武松和鲁智深谁才是 "步...
2025-09-06 00:36:24
李为学:王阳明和大礼议
◭ 王阳明燕居像[明]蔡世新 绘,上海博物馆藏 有明一代思想家影响...
2025-09-06 00:35:57
山西平定县巨城镇上盘石村 ...
春夏之交,阳光洒向大地,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巨城镇上盘石村的古建筑,...
2025-09-06 00:35:40
原创 ...
1935年深秋,当中央红军历经千难万险抵达陕北时,这片贫瘠的黄土地...
2025-09-06 00:35:36

热门资讯

原创 迪... 【冰雪镜像里的成长密码】当极寒与炽热在迪拜的室内雪场碰撞,一对\"暗夜行者\"正用滑雪板刻写基因传承...
原创 老... 1939年,蒋经国在江西担任保安职务,此时的他身材颀长,显得格外瘦削。那个时期正值抗日战争的艰难时刻...
原创 不... 在影视剧中,清朝的士兵常常被描绘成威风凛凛、英姿飒爽的形象,他们不仅身手矫健,体格健硕,而且有些人还...
原创 唐... “避讳”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尤以皇帝的名字为最。历史上,避讳规定十分严格。例如,李渊的...
原创 苏... 提到北宋的文人苏轼,大家最容易联想到的,是那句深入人心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还是那道著名...
再现五千多年前“古国时代”:凌... 今年5月18日是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澎湃新闻获悉,5月16日...
原创 明... “比皇宫更危险的是东宫,比皇帝更难当的是太子。”这是许多人对历代太子所处地位的深刻感慨。历史上,太子...
展览预告| “传承·非遗文化展... 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常德河街,观看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展示时指出,多姿多彩的地方特色传...
原创 从... 南京市,简称“宁”,历史上曾被称为金陵和建康。金陵这一称谓的兴起,源于公元前333年,当时楚国国王威...
【春秋第一斜杠男神:范蠡的逆袭... 一、楚地 “非主流” 的逆袭前奏 公元前 536 年,河南南阳的乡野间,一个披头散发的青年正蹲在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