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哥在珠穆朗玛峰种土豆,姑且可以信;印度成为超级大国,这事没门儿。
如果印度变成超级大国,印度半岛就会多出几十个国家,又哪里来的大国呢?那里也不会再有一个叫印度的国家。除非世界重回2000年前,这样理论上还是有机会的。因为目前摆在印度面前的4座大山,难以逾越。
1.印度史上少了一位"秦始皇"
各自为政的印度
印度史上遭过十多次外敌入侵,他们几乎没打赢过,因此民族和文化非常杂乱。最致命的是,印度历史上没出现过民族大一统。
民族大一统意味着文化和思想统一,利于形成统一的民族意识和社会体制,它决定着社会变革、发展的实施性和贯彻度。
华夏子孙的血液永远流淌着民族团结统一的坚定信念;儒道文化源远流长,忠孝节义根植民间。中国有着和谐的民族意识形态和统一的社会体制,面对困难和机遇,56个民族拧成一股绳。印度则永远失去了这种机会。
印度史上没出现过"秦始皇",印度就像一盘散沙,上百个民族有着各自独立的文化,没有统一的民族语言,各邦地方警察制服五花八门。连这两点都做不到,印度全国又如何统一体制,卯足劲搞发展?
100多个不同民族的人坐一桌吃大席,有人在抓饭,有人抹芥末子和黄姜粉,有人在捏孜然青豆,还有在飞饼的……你想象下画面。
"革新"在印度不好使
中国以汉族为主体,兼顾少数民族兄弟,政策好制定,实施性强,但印度学不来。
印度并没出现一枝独秀的民族,斯坦族勉强算一个,全国人口占比只有46%。问题是,斯坦族多数从事农业,社会话语权并不在他们手里。斯坦族本身宗教信仰也不统一(四五种)。印度多数民族占比都差不多。
印度民族小派系庞杂,实力均衡,各自为政,缺乏一个实力和威望出众的领袖民族来领导印度大家族,改革之路众口难调,利益、文化和信仰都不同,无法统一方向。法律取消种姓制,没人在乎;建设文明公厕,谁去?
大国印度被分割得支离破碎,一辆牛车朝着一百个方向拉,车轮一滚,一地稀碎……
2.永远无解的种姓制
少数精英掌握印度社会大部分资源,几千年不曾放手。高种姓未来会大发慈悲自废武功?人性自私,何况人家天生优越。
印度形成了严格的阶级固化,大家都很默契,导演是多余的,社会每个角色习惯了自觉。低种姓习惯了农活和手工,外出打工也做着累活;"贱民"达利特人习惯了掏粪,买完汉堡会自觉出门到街边吃。川流不息的人群中,印度穷人自带卑微气质和眼神。
朋友曾接了印度工程,俩低种姓三哥蹲守工厂(估计很懂手工)。我过去打招呼,他俩消瘦,木讷寡言,英语不好,姿势卑微,那眼神和蔡琴大姐唱得完全不一样。
在印度法律都不好使,种姓制早就被废除,人们不作无谓的抗争,穷人习惯了自觉守护自己的卑微,这才是可怕的。
精英们掌握印度国脉,收割着社会,百姓则习惯了自己的角色,井然有序的样子看起来挺好。印度高种姓就像印度北面的那座大山,无法跨越。谁来改变现状?
如此落后又无解的问题,反正印度靠牛屎饼没法成为世界一极。
3.反智的印度教
印度有数百个教派,国教印度教占83%。精神信仰这玩意无关逻辑和科学,古老的印度教反智,反科学,神灵说什么就是什么!
《摩奴法典》说,室内如厕是对神灵的亵渎,会给主家带来厄运。于是几千年来人们习惯了天然公厕,这也增加印度女性的风险。"脏乱差骚"才是印度社会的真实写照。
法典又说,男人出彩礼是买卖婚姻,神不祝福,也不承认,多出嫁妆会让婚姻幸福。三哥们看着未来的三嫂们血拼嫁妆,实在太穷可以嫁给老头、酒鬼、残疾人或欧阳锋。印度剩女是娘家最大的耻辱。娘家产业没有女儿那份,如何生活?
印度教说了,苦难意味着灵魂洗礼和精神升华,你越苦,精神越接近神灵,但要经过几个轮回才能进天堂。这就太狠了。
换言之,你感觉不到神灵庇佑,说明你还不够苦,今生再苦,都不一定够的。所以印度有苦行僧,以极致的苦难致敬神灵,想象着量变引起质变,以减少轮回次数。
印度人:我信了!
吃苦只是生活,信仰也要虔诚。神灵告知印度人,要安于贫穷和苦难,今生苦就是来世福,同时还得对我无比虔诚。于印度百姓来说,现实中越不过种姓制的防火墙;精神上一切听从神灵的安排。印度社会弥漫着消极颓废气氛。神灵会庇佑我,"病毒看不见我,病毒看不见我"。
印度教教会人们如何思考,如何生活。你很苦,恰是为了赎罪,每个人生来就有罪。
国富和民强互为成就关系。印度教安排印度人接受并坚持苦难的现实,而不是去奋斗,去改变。反智的宗教信仰把科学和教育拒之门外,谈什么超级大国梦?
4.印度经济死循环
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发展农业,反哺工业;原始积累完成,再实现工业化改革;工业化完成,再反过推动农业科技化。
曾经的中美,17世纪的荷兰,都是如此。今天你见到反着来的了,它就是印度。
印度工业化水平太低,无法实现农业机械化,现在还停留在神牛耕种、人力收割的时代。
从基础作业到物流系统,印度严重落后,农业损耗大,成本高,效益低。农民生活太难,印政府把二三产业的收益又给农业反哺了回去。补贴逐年走高,第二、三产业越来越吃力……整体经济被严重拖累,工业化遥遥无期。
工业化无法实现,又反过来拖累农业机械化。印度经济就一直在这样兜圈子……
印度农民无法自救。阶级固化的社会,农民只能做着低贱工作,无法创业改善生活,何况不是所有印度农民都有土地。
印度农业有天然弊端。耕地面积比我国多出6000多万公顷,但雨水集中在6-9月份。
农业收益首先投到基建,印度得引进国外很多设备、技术、材料和能源等。这只是发展基础工业。之后还要投入科研,成功并广泛应用后,才叫完成工业化。印度农业每年还在靠二三产业反哺,万里长征还没迈出第一步,猴年马月实现工业化?
写在最后
印度注定无法成为超级大国,源于历史、文化和宗教,经济问题不是原因,只是表现之一。励精图治在印度也只能是样子货。
大秦帝国一统华夏时,那厢孔雀王朝没有完成同样的伟业。这点是致命的缺陷。全国文化和思想不统一,体制无法贯彻。印度已经永远失去了这种机会。
改革宗教,就是剔除印度精英的利益(种姓制捆绑了印度教)。最要命的是,印度各民族文化独立,本就靠印度教勉强粘合在一起。印度教一破,大印度就会分崩离析。不改革印度教,印度就是现在的样子把教育和科学拒之门外,它告诉印度人,享受苦难就对了。
浩浩荡荡的印度娘子军被废了武功,乌央乌央的印度农民被摁死在阶级围栏里。印度人眼前,除了苟且都是牛牛……
印度人:我们要成为超级大国!
神灵:这话我说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