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跑圈里,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体重每下降一公斤,马拉松成绩提高三分钟”。
这话听起来是不是特别有吸引力?可现实真有这么神奇吗?
虽然现实可能没有传言中那么夸张,但体重对跑步成绩的影响确实不容小觑,不过这里所说的“一公斤”,在我看来,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一公斤脂肪”,而不单纯是体重。
毕竟大家都听过“长跑瘦如猴,短跑壮如牛”这句话。
你仔细观察那些精英跑者或者马拉松专业运动员,就会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外在特征——精瘦精瘦的。
说白了,就是他们的体脂率非常低。
相关研究统计显示,男子马拉松运动员的体脂率平均在10.3%,女子马拉松运动员的体脂率平均在15.2%。
这体脂率到底是个什么状态呢?
咱们可以看看下面这张体脂率对比图,你也能对照着看看自己的身材大概处于什么水平。
由此可见,想要在跑步时跑得快、跑得好,较低的体脂率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要控制了体重,跑步能力就一定会提升,除了降低体脂率和控制体重之外,力量训练也至关重要,它可是保障跑步成绩有效进步的基础。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跑步的理想体重,下面给大家提供两张“男女身高对应的马拉松最佳体重”表,各位跑友可以参考一下。
不过,对于大众跑者来说,除了参考表格数据,我们还可以通过公式来计算自己的标准体重。
如何计算呢?
男性:身高(厘米)/2.8
女性:身高(厘米)/3.3
举个例子,如果一位男性跑者身高170厘米,那么他的跑步标准体重就是170÷2.8≈60.7kg。
算出标准体重后,再和自己现有的体重对比一下,就能知道自己是需要增肌还是减脂啦。
如果你需要减脂,那可千万别只单纯地跑步或者只想着减重。
最好的办法是将跑步和力量训练结合起来,同时,饮食计划也要及时调整,当然如果你的体重离标准体重相差比较大,或者本身基数就大,那一定要量力而行。
比较好的方式是根据自己的低心率来跑。
简单来说,就是以能“正常交流说完整话”的状态去跑。这样既能保证运动效果,又不会让身体过度疲劳。
要是你需要增肌,可千万别简单地理解为增重。
不然一不小心,增加的可能就只是脂肪含量,即便达到了标准体重,对跑步训练也没什么好处。
增肌的关键在于多做力量训练,通过刺激肌肉纤维,让它变粗,从而达到整体肌肉维度变大的效果。
总之,跑步和体重之间需要我们找到其中的平衡,通过合理控制体重、降低体脂率、加强力量训练以及调整饮食,我们都能在跑步的道路上越跑越远,越跑越好。
现在,赶紧算算自己的跑步理想体重,看看自己达标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