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27年,崇祯皇帝朱由检正在大殿里批阅奏折,忽然他感觉到一阵头晕目眩,这不寻常的现象引起了他的警觉。
他立即手指大殿墙壁喝道:“来人,把这墙给我凿开!”墙壁凿开后,崇祯帝往里一看,不禁冷汗直冒:“果然不出我所料。”
公元1627年,明熹宗去世,朱由检继位,史称崇祯皇帝。崇祯帝上位后,就发现到大明已经风雨飘摇。
外有女贞建立的后金虎视眈眈,内又天灾不断,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朝堂上党争不断。
崇祯帝深知对外先安内的道理,因而一上台就决定先铲除阉党魏忠贤。
魏忠贤未入宫前本是乡里无赖,一次赌钱欠下债务,还不上就被人扒光了衣服暴打了一顿,急眼了的魏忠贤怒吼了一句:“我就是当太监也要把钱还你!”
事后,魏忠贤还真觉得这是一条不错的出路,于是就卖了一头驴换来点钱,孝敬了一个宫里的老太监帮他净了身。
1589年,魏忠贤在老太监的帮助下顺利进宫,魏忠贤头脑非常灵活,进宫后就开始布局自己向上爬的路径。
当时朝中当红太监是王安,魏忠贤知道自己位卑言轻结交不上。
于是他就在王安的干儿子魏朝身上下功夫,凭借下作的谄媚功夫,很快就得到魏朝的信任。魏忠贤又以魏朝为跳板,巴结上了王安。
王安很喜欢表面上看起来又忠诚又会说话办事的魏忠贤,就把他举荐给了王才人,就这样魏忠贤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皇长孙朱由校的贴身太监。
风云突变,公元1620年,太子朱常洛登基,仅仅29天,这位泰昌皇帝就英年驾崩,年仅15岁的朱由校继位。
魏忠贤一下子成了当朝天子的贴身大太监,魏忠贤喜上眉梢,他意识到属于他的时代到来了。
为了更好的拿捏小皇帝朱由校,魏忠贤又盯上了朱由校的奶母客氏,可客氏已和魏朝结成对食,魏忠贤年轻体壮很快就讨得了客氏的欢心,魏朝败下阵去。
后来魏忠贤又铲除了王安,自此魏忠贤在客氏的辅助下成为了宫中权势滔天的大太监。
朱由校心思不在当皇帝上,他喜欢木工,魏忠贤就想方设法哄着朱由校玩物丧志,而他则成了当朝实际的掌权人。
可朱由校也不是长命的皇帝,仅在位7年,就驾崩了,朱由校无子,临终前他在贤后张嫣的建议下,将皇位传给了弟弟朱由检。
朱由检可不像他哥哥一样糊涂,他早就看出魏忠贤有谋权篡位的狼子野心,于是他就处处防范着魏忠贤。
魏忠贤看出崇祯皇帝是一个励精图治的好皇帝,不容易摆布,但他已尝到权利的滋味,怎肯轻易罢手。
于是他就想将朱由检腐化成昏庸堕落的人,这样他就可以重操大明权柄。
这日夜里,魏忠贤料到崇祯帝还会来大殿批阅奏折,他就事先将小太监藏入大殿墙壁的夹层中,让小太监在里面点燃迷香。
魏忠贤想用香料的毒气搞垮崇祯帝的身体。
果然崇祯帝夜里来此批阅奏折,刚批阅一会就神疲体倦,崇祯帝觉得不对劲,就起身查看,他看殿角处有微弱的光芒,心里暗叫一声不好,就赶忙叫人凿开墙壁。
墙壁凿开后,小太监正在里面瑟瑟发抖,崇祯帝不动声色销毁迷香,随后放了小太监。崇祯帝知道幕后黑手是魏忠贤,不处置小太监是不想打草惊蛇。
魏忠贤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择日又给崇祯送来四个美人,他一脸谄媚道:皇上勤于国政,但也要劳逸结合,这才是长久之道。
说完朝四个美人使了个眼色,便躬身退出寝殿带上了门。
崇祯帝见魏忠贤无事献殷勤,便怀疑他在搞鬼,等魏忠贤走远后,他就命人搜美人的身,结果在美人的裙带中搜出了迷情香。
崇祯帝依然是将迷香扔掉,不对魏忠贤做任何处置。
崇祯帝如此做不是软弱,而是忌惮魏忠贤的势力,他在等待一个一举铲除魏忠贤及其党羽的时机,这一天很快到来了。
魏忠贤在试探完崇祯后,认为崇祯没有动自己的意思,他仍然可以做他大权在握的九千岁。
膨胀之下,他决定铲除团伙中异心之人,于是他指使手下弹劾崔成秀。催成秀是魏忠贤党羽中实权人物,掌握着朝中兵权。
崇祯帝见魏忠贤自毁长城,就顺势罢免了崔成秀。
失去了兵权保护的魏忠贤实力大减,崇祯帝不再畏惧魏忠贤,又顺势发动大臣们弹劾魏忠贤。大臣们列举魏忠贤十条大罪,条条都是死罪。
崇祯帝下旨将魏忠贤贬到凤阳看守祖陵,行至阜城时,魏忠贤得知崇祯帝下令将他逮捕至京,魏忠贤害怕遭受酷刑,便悬梁自绝了。
后来,魏忠贤和客氏双双被凌迟戮尸,其党羽也一并得到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