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灭赵国的当天,隆重地册封赵国相国郭开为上卿。
这主要是因为郭开的一系列操作,在有意无意中为秦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为了向世人表示,只要为秦军提供有利条件就会得到好处。
同时也是为了安抚赵国百姓,让他们能接受秦国的统治等多方面原因,这才有了这荒谬的一幕。
先唠唠郭开这个人。郭开在春秋战国的历史中记载的并不多,但是但凡是什么事跟他有关系,基本都挺重要的。总的来说就一句话,干点好事比登天还难。
郭开本是太子赵偃的伴读,讲真这地位真不算高。然后这人不能说是才疏学浅吧,也只能说是胸无点墨。但这人别的不会,溜须拍马、阿谀奉承他得数一数二,硬生生靠着自己的一张巧嘴把自己说成了赵偃的好兄弟。
本来吧,赵偃继承王位应该是相当稳的一件事。都太子了,谁还能拦得住他。但这个人就这么出现了。春平君,欸,赵王看这小子骨骼精奇,必是一个奇才啊,王位的事,还是你来吧。于是乎春平君就成了赵偃继承王位最大的障碍。
但得亏赵国因为惧怕秦、燕的围攻与秦国议和。将春平君送去当了质子,赵偃才能稍稍安心。
但赵孝成王,也就是赵偃他爹,在春平君被送去的第三年死了。就有一群人想把春平君迎回来,让他继承王位。赵偃还没啥情况,郭开慌了。我这已经在朝廷当上官的人了。你把春平君迎回来你让我怎么办,这不要了我的老命了吗。不行,我得想个办法让他回不来。
然后郭开就联系赵偃,跟他说,太子欸,您可得好好想想啊,这要是春平君回来,现在朝堂上那帮人绝对支持他当赵王啊,到时候他能饶了咱俩吗?咱俩得先下手为强,不能让他回来。
赵偃一听,嘿,是这个理,就让郭开放开手脚的干了。郭开这次倒没干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就是给吕不韦送了点钱。让他在送春平君回赵国这方面加以阻挠,这事就成了。吕不韦一听,这事好啊,都说春平君是个奇才,回去了之后能振兴赵国,也不知道真假。反正敌人要干的事我就要阻止,再说了,钱都送到手里了,白花花的银子还能让他跑了不成?干了!
就这样,春平君没有回到赵国。赵偃也顺利地登上了王位,也就是后世所说的赵悼襄王。郭开凭借与赵悼襄王的关系和阻止春平君回国与赵偃抢王位的重要功臣,成了赵悼襄王的宠臣。赵悼襄王按照约定,册封郭开为赵国相国。
咱之前也说了,郭开这人才疏学浅,胸无点墨。放在相国这个位置上那纯纯就是让他敛财用的。这个时期的郭开借着赵悼襄王的恩宠,肆无忌惮的敛财。
进谗言,大家都看不下去。但碍于赵悼襄王,不敢多说什么。
但别人不敢,廉颇敢,廉颇是谁啊。他是历代赵王都得依仗的大将军,他嫉恶如仇啊,正好赵悼襄王举行酒宴。廉颇借着酒劲冲着郭开就开骂,要不是别的大臣拦了一下,他都得上手打他。
骂完了,跟赵王告声罪,来了句老臣喝多了,神志不清,请大王恕罪。那赵悼襄王能怎么办,只能原谅他了。
赵悼襄王那过去了,郭开这没过去,虽然他动不了廉颇,但这种小人是最能坏事的,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就能把事给毁了。
这事过去没两天,郭开就开始进谗言了,天天围着赵悼襄王就说,王啊,我挨骂没事,我是个小人,但我是您册封的相国啊。他骂的是我吗?这不是指着您的鼻子骂您呢吗,我微不足道,挨了顿骂没啥,但您的颜面可不能有所丢失啊。廉颇现在都敢这样了,以后说不准就造反了,您得治治他。
赵悼襄王听了,信了,然后就把廉颇踢了。派乐乘接替廉颇的军职。廉颇这还挺懵的。不是,啥情况啊,咋就把我踢了呢?然后秉着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心态跑魏国去了。
等赵悼襄王打仗打不过秦国了,又想起来廉颇了。派人去看看廉颇老矣,还能战否?派谁不好,派了个郭开的心腹,回来之后就跟赵悼襄王说了,廉颇不行了,现在就硬撑着呢。
就这样,赵国失去了他的擎天白玉柱廉颇,在郭开的一系列操作下,接下来他还会失去架海紫金梁李牧。
李牧就更惨了,本来这个大将,守一次边,能吓得匈奴不敢南下而牧马,对上王翦也能打出六四开的战局。但也不知道他投胎的时候怎么就摊上了赵国,一个大将,让人给逼死了。
李牧在廉颇被逼走之后,成了赵国军事上最高级别将领,数次击败燕、魏、韩、秦的进攻,毫不夸张地说,赵国在那个时候还能立足,靠的就是李牧这尊大神。
但大神打的再好,也架不住有内鬼。没错,依旧是郭开这小子
。
秦国相国李斯看得明白,郭开他不是个好东西,见钱眼开,心中毫无家国观念。
我打不过李牧,我从内部搞垮你。然后就派人潜入赵国,花了大价钱买通了郭开。在我想象中,他们的谈话大概就是“我要你弄死李牧”“李牧?那可是我国的大将。”“怎么,你还在乎这个?”“不,我的意思是,得加钱。”
就这样,在里应外合之下,赵国国内很快就传起了李牧有谋反之心的谣言。郭开这个宠臣就又进行他的本职工作——献谗言了。在赵王面前这顿瞎掰,说李牧拥兵自重,目无赵王,妥妥的要谋反的架势。
赵王又信了,但这回可没有对待廉颇那样温柔,可能是被廉颇投奔魏国吓到了,派人秘密逮捕了李牧,直接处死,根本不听人家辩解。
可怜李牧,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什么也没干就被处死了。就像我说的那样,在失去了擎天白玉柱之后,赵国的一顿骚操作又把自己的架海紫金梁给拆了。赵国的国运就算是再旺盛,也支撑不起来了,纯纯的烂泥扶不上墙。
本来人王翦还闹心呢,李牧守城死活打不过去,没想到啊,问题就这么解决了,找过自己把他给弄死了,这还闹什么心,直接攻城,一路过去直捣黄龙,赵国的守军就没有能拦得住秦军的。
很快,秦军就到达了赵国国都邯郸城下,但毕竟是一国的国都,一时半会的要是想打下来也没那么容易。但是没有关系,实力不够,我找人啊,我找找关系,让他给我开开后门,没错,还是他郭开。
秦军这边围着邯郸,那边派人进城,找到郭开,先是重金贿赂,金钱开道,然后许以高官厚禄,功名诱人,这么好的条件摆在这,不怕他不答应。
没错,郭开又一次的出卖了赵国,乐颠颠的接受了秦军抛出的条件。俗话说的好,拿人手短,吃人嘴软,拿了钱就得办事,郭开在这点还是很有职业道德的。
随后他跑到赵王身边,赵王本来是想死守邯郸的。
毕竟他也不想当一个投降派,让后人咒骂,但有郭开啊,郭开可不想给赵国陪葬。于是又是进献谗言,不说投降之后赵国怎样,只说秦军在投降之后会如何给予优厚的待遇。
赵王本就不是很强烈的抵抗之心就此崩塌。
赵王听信了郭开的谗言,于是私下里带着和氏璧和赵国地图,私下里打开了城门投降。
至此,战国七雄中的赵国灭亡。想当年赵武灵王是如此威风,没想到泱泱赵国最后灭亡的原因如此可笑,上天为赵国送来了廉颇、李牧两代大将,却让郭开上演了什么叫人定胜天。
王翦灭赵后,并没有放过赵王宗室,而是将其囚禁起来。一块快递回咸阳,听候秦王处置。最后赵王被发配到房陵深山中,孤独终老,谥号幽缪。
赵王没得到秦军的优待,但郭开拿到了。可能郭开想着,我是赵国人,我拿到了等同你拿到了吧。总之,在秦国灭赵国的当天,因其破赵有功,被册封为上卿。要知道,这个时候的上卿虽然没有实权,但也是一个大官了。
就这样,郭开一个人,为秦军攻破赵国提过了不少便利。更是以一敌二,一人先后破廉颇、李牧,以赵国相国的身份,把赵国两任大将斩于马下,为秦国立下大功。
说起来历史有的时候真的是很荒谬,廉颇、李牧两代大将。两百余年历史的赵国,虽然不是直接因素,但却是因为一介宠臣加速了赵国的灭亡。
果然诸葛丞相说的是对的,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像郭开这种满嘴胡言乱语,眼里只有自己的利益的人,每个时期都会有。
只不过在王朝末年的时候,君王会宠幸他们,由此加速了王朝的灭亡,想来历史不过如此。#图文万粉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