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秦琼在后世被奉为门神,二十四功臣中却排倒数第一,其中有何隐情
创始人
2025-07-05 02:33:09
0

前言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唐代著名诗人李贺的《南园十三首(其五)》,曾生动地表达了自己强烈的救国心愿,和想要弃笔从戎,像凌烟阁功臣一样去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从侧面也能看出,“凌烟阁”三个字,已经成为了有志之士们成就功名的代表。

公元643年,在位已经十七年的李世民,看着由自己亲手缔造的贞观盛世,不由得开始回顾往昔,感慨过去的刀光剑影,追忆当年的金戈铁马。

在偌大的皇宫中,李世民也会时不时想起曾经跟随自己南征北战、治理国家的老部下,于是,他决定给这些人一个更大的荣耀。

当年2月底,李世民命阎立本绘制长孙无忌、房玄龄等24位开国功臣的等身画像,在亲拟赞词,并由褚遂良手书后,这些画像被一起被悬挂在皇宫西南面新建起的凌烟阁中。

但是让人感到奇怪的是,被后人所熟知、和程咬金等名将并称的秦琼,竟被排在了24人中的最后一位,反观与秦琼在后世,共同化身为门神的尉迟恭却在第七位。这是为什么?24功臣评选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并不完全以功劳为标准

在讨论这些问题前,可以先来瞧瞧凌烟阁24功臣中都有谁:

长孙无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龄、高士廉、尉迟恭、李靖、萧瑀、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谨、程知节、虞世南、刘政会、唐俭、李勣、秦琼。

这样一看就会发现,24个人有文官有武官,所以排名不会只按照军功来计算,可就算是按照综合功劳来算,这个排名好像也有些不对。

如果是凭借对大唐王朝的贡献,排倒数第二位的英国公李勣(jì),就算不能与前几位肱股之臣掰手腕,也至少要排在张亮之前。

李勣原名徐世勣,字懋公,最早跟随李密,带领瓦岗军四处征战;归顺唐朝后,被李渊赐李姓,改名李世勣,等到李世民继位,为了避讳,李世勣又更名为李勣。

李勣一生参加了无数场战斗,李世民平王世充、灭窦建德、伐刘黑闼的时候,都有李勣的参与,可以说,他为唐朝的建立与巩固立下了不朽功勋。

之后李勣还和李靖共同驱逐东突厥;连续两进攻薛延陀,平定了碛北;经过多次战役,最终将高句丽灭国,成为了大唐开疆拓土的主要将领之一。

反观张亮,同样也是出身于瓦岗军中,并且当初他还是在李勣麾下当差。和队伍一起归顺唐朝后,被封为郑州刺史。

但是因为中途郑州被王世充所夺,无法赴任,张亮就逃到了共城山。刘黑闼作乱时,李勣前往讨伐,命张亮守卫相州(今河南安阳)。

让人没想到的是,张亮见敌军浩浩荡荡,实力庞大,竟然选择弃城逃走。哪怕是到后来,房玄龄将他推荐给李世民,并被李世民视为心腹时,张亮也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功绩。

在李世民第一次征讨高句丽时,张亮在多次劝谏无果后,就毛遂自荐,请求随行,被任命为了沧海道行军大总管,也就是水军总司令。

张亮虽然带领大军通过偷袭,取得了卑沙城战斗的胜利,但也仅此而已了。

行军一天后,张亮下令屯兵在建安城下(今辽宁营口)。但是还没等到营寨扎好,敌人也对张亮搞了一次偷袭。

张亮性格软弱,胆小怕事,见到大军压境,竟然不知如何是好,手下将领来问,他也毫无对策,只是坐在胡床上一言不发。

见主帅这幅样貌,将士们反而以为是张亮临危不惧,就在副将张金树的率领下,个个不顾生死、奋勇作战,虽然打退了高句丽的袭击,但唐军也损失惨重。

李世民对这件事的真相心知肚明,班师后就将张亮抓了起来,但他也知道张亮没有将帅之才,最终还是放过了他。

虽然征讨高句丽是确定24功臣后才发生的事,但通过李勣和张亮两个人发挥的对比,再结合前期的经历,还是可以很明显的得出结论,张亮无论是功劳还是才能,都完全比不上李勣。

由此可见,功劳根本不是凌烟阁确定排名的标准。这时转过头再来看秦琼,秦琼虽然也算劳苦功高,但也远远没有《隋唐演义》里描写的那么夸张。

秦琼最早是在隋朝将领来护儿手下任职,并且因为骁勇彪悍,在军中远近闻名。接着参加瓦岗寨,败亡后投靠王世充,又因看透王世充的奸诈本性,便和程咬金等人一起投靠了唐朝。

因为武功高强,就被李世民所用,随他南征北战,但是他与领兵作战的统帅有些不一样,秦琼的能力只体现个人身上,他在军中充当的是一位打手的角色。

《旧唐书》对此有过细致的记载:

“叔宝每从太宗征伐,敌中有骁将锐卒,炫耀人马,出入来去者,太宗颇怒之,辄命叔宝往取。叔宝应命,跃马负枪而进,必刺之万众之中,人马辟易。”

意思是每当敌人队伍中有骁勇善战的将军,在自己这边耀武扬威的时候,李世民总是命令秦琼上前迎战,秦琼每次都能在万军中取其首级,并且安全撤出。

前面提到的软弱的张亮,都起码有过一次亲自率军打下卑沙城的战绩,但秦琼一次都没有。

与秦琼同样很能打的还有李道宗,李道宗曾经率领四千人马打败敌人的四万援军,有着万夫不当之勇。

还有好多武力值极高的战将,都没有被列入凌烟阁功臣,所以,秦琼能被选上,理论上已经很幸运了,至于最后一名,按照真正历史上的描述,也确实不算冤。

都是玄武门之变的帮手?

在民间还流传着另外一种说法,说是凌烟阁24功臣不仅是唐朝的主要开国功臣,还都是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时的参与者与支持者。

所以是因为秦琼在这次事件中,并没有做出什么主要的贡献,保持了中立的态度,才会在排名上被如此冷落。

但这种说法实在经不起推敲,先不说李世民会不会如此张扬玄武门之变,就单论这24个人,就有没参加过事变的。

一代名将李靖,玄武门事发时,他还正在边疆与突厥打仗呢,但是李靖在凌烟阁中排名第七。

还有很多参与到事变中却没被列入功臣榜的,比如和长孙无忌一同,随李世民诛杀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张士贵。

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大功臣,李世民在夺取到皇位后,怕别人从玄武门给自己也来一下,便让张士贵担任“玄武门长上”,也就是皇宫禁军总司令。

被李世民如此信任,甚至将自己身家性命都可以托付的张士贵,最后都没能进入凌烟阁,那又怎么能说是依照在玄武门之变中功绩大小,去进行功臣的排名呢?

更何况秦琼还亲身参与了这次行动,根本算不上中立,从《旧唐书》中可以看到,秦琼在事后被封为了左武卫大将军,封七百户。

只不过可能是因为,秦琼在这之后就经常生病,没有像其他人那么活跃在政坛上,所以才会让人觉得他好像是保持中立被冷落了。

但是有一个人更夸张,著名的“谏臣”魏徵,不仅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而且事发前还是太子府的人,可是魏征却位列凌烟阁功臣的第四名。更证明了这个说法的不可信。

毕竟凌烟阁功臣是李世民亲自挑选的,肯定都是与自己命运与共的手下,参加过玄武门之变也再正常不过了,不过是否参与过玄武门之变,应该与名单没有直接的关系。

难道是官职大小?

当把24功臣的名号与职位列出来后,可能就会觉得,答案或许真的没有那么复杂。

有没有发现?相同的官职都挨在一起,如果按照前两种说法,会出现这样的规整排列的巧合吗?

第一顺位的长孙无忌,官至司徒,“司徒”与“太尉”、“司空”合称为三公。这是封建王朝中最显赫的三个职位。

虽然在秦朝后变为虚职,但其所代表的政治地位,依然是最高的,长孙无忌身为司徒,如此尊贵的身份排在第一完全不会有争议。

而且当初劝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正是长孙无忌,可以说,是长孙无忌一手把李世民推上了皇位。

在有如此功劳的同时,李世民的长孙皇后还是长孙无忌的亲妹妹!自家人照顾一下,不过分吧?

接着是排在第2、3、4的李孝恭、杜如晦和魏徵。三人同为司空,但都是追赠的,他们在凌烟阁画像画成前都离开了人世。

李孝恭于640突发疾病猝死,杜如晦630年就病逝了,年仅46岁,而魏徵则是在评选功臣的当年年初离世。

排在第5的房玄龄也是司空,不过他并不是追赠,而是当朝司空,可能是考虑到死者为大的习惯,才将他排在了几位先逝的同仁之后。

“三公”之后就是两位“三司”,这里的“三司”全称应该是“开府仪同三司”,自隋唐至元朝,是文散官能做到的最高官阶,其实就相当于“三公”。只不过在这时,尊贵程度上比“三公”小了一点。

排名第8的李靖和第9的萧瑀,官职都是“特进”。东汉时,特进位次于三公之下、并位于诸侯之上。到了唐代,则变成了仅次于“开府仪同三司”的官阶。

排名第10的段志玄、排名第11的刘弘基都是辅国大将军。辅国大将军是汉时期设立的高级将军位,唐、宋为正武官名,正二品,为武官的第二级。

从排名第12的屈突通开始,一直到排名最后的秦琼,他们都是诸如尚书一类的官职,其实谁在前谁在后也就无所谓了。

就像如今与领导合照,主要领导需要由高到低,从C位依次排开,但站在边缘的小领导谁还注意那些呢?

总结

通过这么多的分析,可以基本确认,凌烟阁的24位必然都是为李唐王朝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功臣,是其他人无法替代的。

但是具体的排名位次,则是按照在朝中担任的官职高低进行排列,没有那么多的心机,也没有那么多的隐情。

在《隋唐演义中》,秦琼不仅救了李渊一家,还和程咬金等人有着“瓦岗五虎将”的称号,可以说是风光无限。

虽然历史中的秦琼与书中的形象大不相同,但是能够与尉迟恭一起,成为守护万家灯火的威武门神,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凌烟阁”般的赞颂呢?

相关内容

金融科技的未来引擎,蚂蚁国...
撰文:深潮 TechFlow 2025 年以来,数字资产领域迎来...
2025-07-05 00:37:38
贝好家C2M模式助力,滨江...
2025年6月,贝好家杭州首个C2M模式项目沐兰台开盘,单月劲销1...
2025-07-05 00:36:37
两家基金公司官宣自购!
2025年下半场拉开序幕,在短短4天内,已有两家基金公司宣布自购旗...
2025-07-05 00:36:22
原创 ...
龙袍是古代皇帝独有的服饰,很多人都知道古代分龙袍和蟒袍,龙袍是皇帝...
2025-07-05 00:33:49
含山公主:朱元璋最长寿的女...
明英宗天顺三年(1459年),紫禁城迎来了一位客人,当时的大明皇帝...
2025-07-05 00:33:47
原创 ...
李世民之所以成为名垂千古的皇帝,在于很早的时候,就形成了自己的一套...
2025-07-05 00:33:34
原创 ...
清朝时候,紫禁城西边有个地方叫“紫光阁”,那是专门用来接待外国使节...
2025-07-05 00:33:30
原创 ...
明万历四十四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大金”,努...
2025-07-05 00:33:21
原创 ...
洪武十一年(1378年)时,天下已经基本稳定,明太祖朱元璋下了一道...
2025-07-05 00:33:09

热门资讯

原创 狡... 前言 武则天登基为帝,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人。 而她所造...
原创 国... 公元33年,后来的西域征服者班超降生在关西一个儒教之家。这一家的始祖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楚国的令尹(宰...
原创 拿... 法兰西帝国精英宪兵队,绰号“神仙”,于1801年创建,起初仅仅作为拿破仑个人的领事卫队 后来他们的...
原创 金...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五千年中经历了多次王朝的更迭,政权的交接往往伴随...
原创 武... 武则天14岁时,因为美貌被唐太宗召入后宫,封为五品的才人,12年后,唐太宗去世,26岁的武则天因为没...
原创 宇... 杨广确实很残暴,但杀外甥女宇文娥英,纯粹是这女子脑袋昏了,做了大错事。 离皇帝那么近,就不要做错事,...
原创 《... 《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是一部非常经典的历史作品,与其它历史影视剧相比,《大明王朝1566嘉靖...
原创 吕... 功臣作乱的概率更大一些! 公元前180年,吕后驾崩。吕后死前特地交待赵王吕禄、吕王吕产说:“吕氏之王...
原创 八... 司马伦大权在握,开始排除异己,朝中老臣张华等皆被杀害,一时间竟无一人敢反对司马伦。而司马伦的野心也越...
原创 清... 胡雪岩是清朝著名的红顶商人,也是徽商的代表人物。他财富比当时的清政府国库还要多。可最终下场惨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