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八路军中领兵最多的将领,兵力比主力军多5倍。他在抗日战争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获得荣誉无数。他的名字鲜为人知,但战绩耀眼夺目。
但他曾因一件事情未干好,而错失荣获大将军衔的机会。
他是谁呢?他做错了什么事情?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
这名将领叫宋时轮。
1907年,宋时轮出生在湖南的一个农民家庭中。母亲本就体弱多病,生产过后身体更加虚弱,从此落下病根,不久就去世了。
宋时轮跟父亲相依为命,度过了一个没有母爱陪伴的童年时期。
父亲为了他以后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常年在外打工赚钱。
年幼的宋时轮没有父母的陪伴,经常被同村的小孩儿欺负。但是他不害怕,谁欺负他,他就立即欺负回去。
久而久之,这使他养成倔强、好打抱不平、勇于反抗的性格。
等再大一点,父亲决定送他去私塾学习。父亲没有什么文化,但他知道读书改变命运。
他不想让宋时轮走自己的老路,一辈子卖苦力赚钱,累的不行不说,赚的也非常少。
这些年他拼命打工给宋时轮凑学费,好不容易才把宋时轮送进学校。结果宋时轮调皮捣蛋的性格又给父亲惹出不少麻烦,气得父亲经常打他。
眼看学习这条路子已走不通,无奈之下,父亲决定教他习武。有技能傍身,日后总不至于挨欺负。
但父亲转而一想“如果这小子学会了武术,日后岂不是很容易伤人。”
父亲考虑良久,最后决定把中医医术教给他,想着他总不能利用医术闯祸吧。
当时宋时轮的村子世代流传武术,每家每户、男女老少多少都会打一点儿。
宋时轮对于武术也非常热爱,整天乞求父亲教他学武术,但父亲不同意。
年幼的宋时轮怎会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见父亲不肯教自己,他决定自己学,经常半夜偷偷到院子里练。
但纸包终究不住火,这件事情还是被父亲发现了,他也免不了一顿皮肉之苦。
可他仍然没有死心,逮着机会就练两下。
14岁那年,宋时轮和好友左权决定报考黄埔军校,两人独自踏上求学道路。由于身上带的盘缠不够,加上自己身患重病,他没有考上。
照他那倔强的性格来看,他怎会如此轻易放弃呢?
1926年,他再一次报考了黄埔军校,这次他成为了第五期的学员。
1927年他暗中加入了我党,可好景不长,蒋介石举兵抓捕我党成员。
宋时轮也不例外,他被国民党军队抓进了监狱。
好在最后自己被安全放出来,出狱后的宋时轮联系不上党组织,无奈之下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他建立了一支游击队,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联系到组织。
1931年,一支红军部队路过,收编了宋时轮的游击队。他得以重新回到党组织,进入红军大学学习。
在校期间,宋时轮和一位同学起了争执,这名同学气不过就把他举报了,宋时轮因此被辞退。
直到后来,毛主席结识了宋时轮,对他能力和性格十分欣赏,便推荐他加入红十五军团的作战科,并鼓励他:“好好为国家做贡献啊!国家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他得以再次为我党效力。
1937年,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上中国的土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蒋介石被迫停止内战,和我党联合抗日。
当时蒋介石带领的国民党军队从兵力和武器装备上都优于我党,因此国军成为抗日战场上的主力军,我军在后方进行游击战争。
某一次战争中,我军兵力不足,向蒋介石寻求帮助。
但蒋介石小肚鸡肠,为了限制我军的发展,只调了3个师给我军,加上争辩后的八路军,总共4万多人。
尽管人数少,我军仍然毫不退缩地上战场杀敌。
正是因为这场战争,八路军在各个方面都得到很大发展。
此时宋时轮也被派上了抗日战场,组织安排他到冀察热辽地区开辟抗日根据地,任务十分艰巨。
但此时宋时轮手里的兵力有7万多人,是八路军主力军队的5倍。在兵力匮乏的年代,他的手上为何会有这么多的兵力呢?
当年,宋时轮和邓华各自率领的支队被整编为八路军第4纵队,这支纵队随后便被安排去支援抗联武装。
随着战争的胜利,抗联武装部队也被收编到第4纵队里面,人数总共达到7万,由宋时轮和邓华二人领导。
除此之外,宋时轮兵力众多,离不开他卓越的领导能力。
解放战争期间,宋时轮担任第10纵队司令员。他带领的部队虽然起初能力并不突出,粟裕和陈毅将军排兵布阵时,都没有把他的第10纵队当做主力部队对待。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他的领导下,第10纵队实力不断增强,逐渐成为华野的主力纵队。
并且宋时轮善于在关键时刻部署部队,他卓越的领兵能力在豫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宋时轮特别擅长打防御战,他是我军纵队司令中打防御战实践最多、战绩最大的一名司令。
他的第10纵队在防御战中表现也十分出色,被国民党军视为难以对付的对手。
他凭借出色的防御战术能力,取得上蔡阻击战、桃林岗阻击战、徐东阻击战等多个战役的胜利。
抗日战争期间,宋时轮担任团长,有着非凡的军事眼光和决断力。他不仅能在战略上灵活变通,而且在实际行动中展现了勇气和决心。
解放战争期间,宋时轮作为第九军团司令员,带领士兵冲锋陷阵,不惧生死,成功取得渡江战役等多场战争的胜利,立下赫赫战功。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宋时轮被任命为志愿军第九兵团司令员兼政委。
当时他率领兵团来到朝鲜战场后,就面临寒冷的环境以及强大的美军,但他并没有慌张,反而在此基础上打出了属于自己的传奇。
长津湖战役是悲惨的,但也被西方军史学家誉为“当代战争史奇迹之一”。
抗美援朝结束后,宋时轮因先前在战场上犯的错,坐了5年冷板凳,好在他没有放弃自己。
他重新振作起来,参与国家的军事科研工作,在这一岗位上一干就是28年,直到退休,他依旧想着国家的革命事业。
战绩如此卓越的将士,到底犯了什么错,让他错失了荣获大将称号的机会呢?
宋时轮将军在军事生涯中总共犯过三次错,但是他是唯一一个没有受到任何追究的将领。
最严重一次过错是在冀东抗联西撤行动中,宋时轮没有听从毛主席的建议,致使5万大军惨遭敌手,最终只剩下不到三千人。
这一失误致使宋时轮遭到众人质疑,他为战士们的牺牲感到悲痛,也十分愧疚,最终他选择退出一线指挥员的序列。
正是因为这一失误,致使他没有被评为大将。
解放战争期间,宋时轮还犯过两次严重错误。
第一次是在1947年,他本应该指挥第10纵队向北撤到黄河对岸,但没想到途中大量士兵伤亡和失踪。
第二次是济南战役前,宋时轮考虑到部队伤亡和弹药不足,拒绝参加战役并在会上发火。尽管如此,他最终也没有被追究责任,1955年,他被授予上将军衔。
还有一次是在抗美援朝时期,宋时轮率领的志愿军第九兵团紧急接到命令前往朝鲜作战。
入朝前夕,毛主席专门接见宋时轮,和他商讨入朝作战计划。
宋时轮心里明白,毛主席专门接见他,是想要告诉他此次战役的重要性,让他不要有丝毫懈怠。
临行之前,他大致把作战计划规划出来。因为他知道,此次作战面对的是装备和人数都数倍于己的美军,他不能出任何差错。
进入朝鲜境内之前,朱老总发来电报,第九兵团临时改变了计划,没有准备任何过冬的衣物,便仓促进入了朝鲜。
当时虽然才10月份,但朝鲜的天气已经低至零下几十度,士兵们都穿着单薄的夏季衣物,双手双脚都冻伤了。
不久之后,部队中就出现了伤亡,情况非常严重。
但宋时轮也没有办法,他让士兵们把一切能穿在身上的东西都穿上,最后长津湖战役虽取得胜利,但损失十分惨重。
宋时轮因此也失去了前线指挥权,但他并没有被追究长津湖之战非战斗减员的重大责任。
宋时轮将军虽然立下了赫赫战功,但也因多次失误而受到质疑。但这些都没有打击宋时轮将军为国为民的热情,他依旧想着为革命事业贡献力量。
人总会犯错,不能因为犯了错就否定他所有的功劳。
直至今天,宋时轮将军一心向党,一心为人民的精神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宋时轮将军永远值得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