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保江山,朱元璋给朱允炆留下9字锦囊,可他却忽略了最关键的3字
创始人
2025-07-04 19:02:42
0

作为大明王朝的开国君王,朱元璋的人生经历算得上是非常励志的,从早期的放牛娃子,到后来靠着自己的本事一步一步向上攀爬,最终成为了一代君主。

不由得不令人感慨,男儿生于天地间,当胸怀大志,提三尺长剑立下不世之功,轰轰烈烈干上一番大事业才是真男儿!朱元璋成为大明开国君主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以求安民养息、恢复国力。

为了大明江山,朱元璋的作为

在授封大典后,开国功臣、淮西勋贵愈发嚣张跋扈,在地方上妄行不法危害百姓,也令朱元璋感到如芒在背。

为此,朱元璋不惜大开杀戒,暗中制造了明初的四大案,将大批开国功臣趁机屠戮,以求斩草除根永绝后患!

为了代替那些倒台的开国功臣们,朱元璋大肆册封自己的儿子们为藩王,并且令他们执掌淮西臣子的兵权,留下了《皇明祖训》企图以此来制约自己的儿子们。

但朱元璋此举却低估了皇位的诱惑,自古以来,皇位就是每一个人梦寐以求的宝座,有多少人为了争夺那张宝座丢掉性命,又有多少骨肉至亲为了君王宝座不惜骨肉相残、刀兵相见。

等到朱元璋意识到血缘在皇位面前的脆弱时,一切都已经晚了,他想要挽救但却发现地方上的藩王,已经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势,自己恐怕是没有时间来处理了。

因此,在朱元璋弥留于世的时候,他为朱允炆留下了一条杀手锏,以避免后患。很可惜,朱允炆没有听从,就这么为日后的靖难之役留下了祸根。

那么,朱允炆到底在密诏中看到了什么?亦或者说密诏有什么特殊之处,才会令他对朱元璋的遗诏都选择避而不见呢?以至于造成后来的大祸。

早亡的太子

翻看朱元璋的家谱,我们其实不难发现,朱棣排行老四。根据古代的宗法制度,朱元璋的大权最终是容不得朱棣染指的,因为嫡长子朱标的存在,就注定了朱标将会是日后的大明新君。

另外,朱标为人外柔内刚,看似柔弱的外表之下隐藏着一颗刚毅而坚韧的心。尽管朱元璋对于朱标的软弱,经常是颇有微词,但朱标刚强坚毅的内心,却总是能令朱元璋安心。

再加上朱标身为大哥,对自己的弟弟们都是多有照顾,众兄弟中没有一个是不服大哥朱标的,朱棣也不例外。按理说,朱标只要平安地活着,那么日后在他的手中大明天下不会有这种藩王之乱。

毕竟作为众望所归的继承人,朱标的声望摆在这里,谁要是对皇位有觊觎之心那就成了自寻死路。可是,上天总爱向人开玩笑,作为众望所归的继承人,朱标却天不假年,不到40岁便暴病而亡。

朱标的离世,对整个大明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对朱元璋来说,马皇后和朱标这两个自己最亲近的人,一前一后离自己而去,他内心感受到了无与伦比的沉痛打击。

从此之后,朱元璋真正成为了孤家寡人,在深深的寂寞中度过了自己的余生。其次,对于朝堂而言,朱标的离世意味着朱元璋苦心培养了二十余载的继承人离世,大明王朝未来的掌舵人变得扑朔迷离。

就连原本都对宝座死心的藩王们,也都开始变得蠢蠢欲动起来,企图利用这次机会成为新的太子储君。然而,这一切鬼蜮伎俩却怎么能逃得脱朱元璋的法眼?

面对朝堂之下的暗流涌动,朱元璋却选择了不动声色、静观其变,这个自己最拿手的选择。在朱元璋看来,皇子们为了储君之位,也像大臣们的明争暗斗一样,是可以好好地利用起来的。

身继父风的朱允炆

原本,他想在其中选出其中最优秀的那一位皇子,让其成为太子储君。然而,朱元璋这次却是感情战胜了理智,他在见到了皇孙朱允炆,也就是朱标唯一的儿子时,心中觉得对朱标的亏欠之情。

他当机立断地将朱允炆立为了皇太孙,也就是隔代继承人,这一举动令争夺储君之位的皇子们都有些不服,但是碍于朱元璋的威压,也不得不表示臣服之心。

作为朱标的长子、朱元璋的长孙,很多人都以为朱允炆是个酒囊饭袋、是个懦夫。其实这,这种理解是一种很深刻的误解,朱允炆从小便展现出了惊人的才智、聪明又好学,并且他的孝心和父亲朱标如出一辙。

这更是令朱元璋深感欣慰,也开始用心将朱允炆培养成自己的接班人。朱允炆在朱元璋的言传身教之下长大,几年之后,他就被培养的外柔内刚、心怀仁慈,和父亲太子朱标一样。

这个结果让朱元璋大感欣慰,他知道自己可以安心放手了,很快朱元璋就病逝了。已经可以独当一面的朱允炆,接过了爷爷的重担,开始执掌大明王朝。

只是,当时对朱允炆而言,叔叔伯伯们都是各地手握雄兵的藩王。早在朱元璋一开始立藩王的时候,刘伯温就明确表示了这么做会导致无穷的后患,朱元璋一开始并不以为然。

随着太子朱标的离世,朱元璋深刻理解了刘伯温的担忧是正确的,太子之位的空虚令各地藩王都蠢蠢欲动。可是,他意识到这一切的时候,已经无法再亲手剪除这些藩王,尤其是朱棣。

朱元璋从朱棣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本想暗中除掉朱棣永绝后患,但是奈何时间不够了,还没来得及处理朱棣,朱元璋就去世了。

根据一些野史的记载,去世前他为朱允炆留下了一道密诏,一道只有九个字的遗诏:“削藩王,除朱棣,保江山”。只是,“削藩王”他做得很好,但“杀朱棣”却很可笑。

靖难之役中,朱允炆下令不得伤害朱棣,这一点在诸多的影视剧中也被演绎了出来。最终,朱棣以弱胜强,打进了南京城,改名为永乐。

俗话说知子莫如父,朱元璋在朱棣身上看到了自己的身影,也感受到了朱棣那磅礴的野心,本想亲自动手为朱允炆扫清威胁,但奈何上天没有给自己那个时间。

生性温和的朱允炆,在面对这条遗诏的时候却根本没办法下手,毕竟要他去除掉朱棣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事。

试想一下,要是朱元璋能在去世前将朱棣彻底铲除,亦或是朱允炆能够将自己的心变得更狠。那么,后面的靖难之役也许就不会发生,然而历史没有如果,朱允炆最终还是为自己的仁慈付出了代价。

#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相关内容

“让世界看见河西走廊——从...
↑ 这是9月5日拍摄的“让世界看见河西走廊——从上海出发”活动现场...
2025-09-06 00:50:30
原创 ...
顺治,清朝的第三位皇帝,是康熙皇帝的父亲。虽然他出生在太平盛世,但...
2025-09-06 00:36:46
原创 ...
东汉末年,战乱四起,群雄逐鹿。每当谈及这一历史时期,三国的名字常常...
2025-09-06 00:36:41
原创 ...
对于许多勤奋的学子而言,他们花费了十年的光阴,心血和努力,只为在考...
2025-09-06 00:36:35
原创 ...
开封府的八位勇士分别为王朝、马汉、张龙、赵虎、董平、薛霸、李贵和娄...
2025-09-06 00:36:34
原创 ...
梁山好汉里最让人热血沸腾的武力话题,莫过于武松和鲁智深谁才是 "步...
2025-09-06 00:36:24
李为学:王阳明和大礼议
◭ 王阳明燕居像[明]蔡世新 绘,上海博物馆藏 有明一代思想家影响...
2025-09-06 00:35:57
山西平定县巨城镇上盘石村 ...
春夏之交,阳光洒向大地,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巨城镇上盘石村的古建筑,...
2025-09-06 00:35:40
原创 ...
1935年深秋,当中央红军历经千难万险抵达陕北时,这片贫瘠的黄土地...
2025-09-06 00:35:36

热门资讯

原创 朝... 在阅读此文之前,请您先点击“关注”,这样不仅便于您参与讨论和分享,还能带给您更多独特的参与体验,感谢...
原创 埃... 埃及的医疗实践在罗马帝国灭亡后依旧对后来的医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1. 埃及医...
原创 当... 华佗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世尊称为“外科鼻祖”,他一生救死扶伤,治疗疑难杂症无数,一代枭雄曹操也...
原创 我...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曾经涌现出近500位帝王,其中有许多令人铭记在心的人物。例如,焚书坑儒的秦始皇、从...
原创 红... 1934年10月之后,中央红军陆续退出长江南北各大革命根据地,开启了二万五千里的北上长征。然而,仍有...
原创 胡... 公元前303年,赵武灵王赵雍与其重要大臣肥义经过五天的深度讨论,终于做出了一个决定,这个决定将在赵国...
原创 李... 历史长河中,宋代的《东都事略》记载了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故事发生在宋代第二任皇帝即位时,他曾向群臣询...
原创 庞... 在三国猛将排行榜里,庞德绝对是个充满争议的狠角色。他能跟老年关羽大战一百回合不分胜负,这战绩够亮眼吧...
原创 正... 嘉庆二十三年十一月,程同文,时任兵部郎中,突然接到了来自吏部的任命通知,被升为鸿胪寺少卿。这一消息一...
原创 李... 历史开讲 公元643年,魏征弥留之际,李世民亲自带着太子李承乾与年仅9岁的新城公主前去探望。为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