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朝时的人为何都害怕流放到宁古塔?为何宁古塔会让人闻之变色?
创始人
2025-07-04 18:32:36
0

宁古塔在清朝是一个让人闻之变色的地方,清朝的人触犯律法最害怕的就是被发配到宁古塔,那么为什么清朝的犯人会如此害怕到宁古塔,而宁古塔又是个什么地方呢?

位于大东北的宁古塔气候环境极其恶劣,但却是满清的龙兴之地

宁古塔的地理位置属于东北边陲地区,它也是清朝时期东北的边境重镇,它的旧城遗址位于现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下辖海林市和宁安市境内,它也算是满清的龙兴之地。

公元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在松花江左岸支流海浪河南岸一带兴建宁古塔旧城,即在现今海林市境内,宁古塔城建好之后,努尔哈赤就派了重兵驻守。在康熙五年(1666年)时,当时主政的辅政大臣鳌拜以康熙旨意下令在原渤海国首都上京龙泉府的旧址上重新修建了宁古塔城,即在现今宁安市境内,这座新宁古塔城也被称之为新城。

在努尔哈赤始建宁古塔旧城时,他就设立了宁古塔总管为该区域最高军政长官,而宁古塔总管当时为正三品武官,后来到了顺治和康熙时期,沙俄总想企图蚕食中国东北边境,宁古塔作为东北边境地区成为沙俄主要侵扰的地方,因此康熙下旨撤销宁古塔总管之职,改为宁古塔将军,强化了军防力量,而宁古塔将军在康熙时期属于正一品武官。

宁古塔将军自设立之后,将军府驻地一直在位于宁安市的宁古塔新城,后来由于宁古塔地区属于对抗沙俄的前线阵地,为了便于宁古塔将军坐镇后方指挥,于是宁古塔将军驻地又从宁古塔新城迁到了现今吉林省吉林市,到了乾隆时期,由于宁古塔将军常驻吉林,乾隆把宁古塔将军官名改为吉林将军,其官级从正一品降为从一品,其职权范围可以管辖吉林全省以及宁古塔地区。

康熙时期,在雅克萨之战前,由于沙俄不断侵扰中国,黑龙江和吉林等地军事防御压力非常大,康熙为了便于军事管理,分设宁古塔将军管理吉林地区,黑龙江将军管理黑龙江地区,对吉林和黑龙江实行严格的军事化管理,至此宁古塔将军的职能就被一分为二,分成了宁古塔将军和黑龙江将军两个职务,此后细化为吉林将军和黑龙江将军。

虽然宁古塔是满清的龙兴之地,但是宁古塔地区的气候却十分恶劣,常年温度都非常低,在没有暖气、羽绒服的年代,宁古塔地区对人类来说生存条件是非常艰苦的苦寒之地。

即便后来康熙打赢了雅克萨之战,击退了沙俄的侵略,迫使沙俄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明确了中俄边境。但是雅克萨之战后,在东北边境还是依然经常出现沙俄小股骚扰的事情,尤其是宁古塔地区的边境摩擦还比较频繁。

明末清初文人吴兆骞曾受诬陷被流放宁古塔,他到了宁古塔之后就记载下了宁古塔的气候有多么恶劣:五月至七月阴雨接连,八月中旬即下大雪,九月初河水尽冻。雪才到地即成坚冰,一望千里皆茫茫白雪。

吴兆骞记载的宁古塔气候是每年五到七月阴雨连天,八月中旬就开始下大雪,九月初河水就都上冻了,雪刚一落地就被冻成冰,放眼望去,千里之外都是白雪茫茫,由此可见宁古塔的气候有多么恶劣。

因此想一想这么一个极东北的苦寒之地,还时常有边境摩擦,这种地方谁会愿意去,所以宁古塔地区也就成了清朝流放发配犯人的最佳选择,这样既可以让犯人去宁古塔遭罪,又能充实宁古塔地区的人口,可谓一举两得。

发配宁古塔最让人害怕的地方就是漫长的发配路程和过去给披甲人为奴

单说宁古塔的气候苦寒,地理位置属于边境地区还不足以让人十分害怕,其实最让清朝人害怕的地方是去往宁古塔的路途遥远,还有就是到那给披甲为人为奴的事情。

想想清朝的犯人发配都是用双脚走这个过去,和现在有火车和高速公路不一样,如果从京城出发到宁古塔全程就需要1000多公里,这还是按照现代的高速公路的路程来计算的,如果不是从京城出发而是从南方等地发配流放的话,很可能要走出两三千公里的路程。

而且这一路发配流放是要戴枷锁前行,遇到人性稍微不好的押解差人,再折磨犯人一番,很大概率犯人是很难活着走到宁古塔,所以,光发配到宁古塔的这个路程就算是九死一生的路程了。

除了发配的路上艰苦之外,还有就是到了宁古塔之后的犯人会更加活得没有尊严,发配到宁古塔的犯人大多会被分配给披甲人为奴。

披甲人是八旗制度中的三种身份之一,在清朝的八旗制度之下,大致旗人被分为三种身份,分别是旗丁、披甲人、阿哈,在这三种身份中旗丁就属于八旗士兵,基本都是满洲人,阿哈则属于是包衣奴才,是三种身份中最低级的身份,披甲人则属于旗丁和阿哈之间的身份。

清初时期,披甲人属于是非满洲旗丁之外的八旗士兵,也就是说披甲人属于满人之外的其他民族降兵,比如汉族、朝鲜族、蒙古族等民族当时都有投降过来的,被编入八旗之后就成为披甲人。

在清初时期这些披甲人民族不一,不过都属于八旗士兵身份,但是以民族身份而论他们的地位要略低于满族八旗士兵,所以披甲人就属于介于旗丁与阿哈之间的第三类身份。

在努尔哈赤最初建成宁古塔旧城时,他是派遣了少量满洲八旗士兵和披甲人组成的混合军队驻防宁古塔,随着后来清朝入关,这些驻防在宁古塔的满洲八旗士兵和各民族组成的混合民族八旗士兵被统称为披甲人。

披甲人在宁古塔驻防之后,不仅要负责地区防务,还要负责开垦宁古塔地区,清朝的朝廷按照身份等级分拨给他们田地,让他们开垦耕种,披甲人就成了平时为民,战时为兵的军户性质军队。

由于有着类似于明朝的军户性质,披甲人就成了世世代代替清朝驻守宁古塔的军事力量,按照披甲人的传承,父亲老了之后,儿子就要出来当差接替父亲,子子孙孙永世相传驻守宁古塔。

因此披甲人都属于世袭制,祖祖辈辈都替清朝镇守宁古塔,那清朝的朝廷自然不能亏待他们,所以清朝在统一中国之后,对披甲人的待遇非常高,甚至比一般的满洲八旗士兵待遇还高得多。

不过到了乾隆时期,披甲人的军队数量开始青黄不接,乾隆无奈之下就调派了一部分关内八旗士兵去协防,至此之后,披甲人就不再指的是非满族八旗士兵了,其含义引申为代指镇守边关的清朝士兵。

由于宁古塔地区气候恶劣,属于苦寒地区,还属于边境地带,要负责守卫疆土,因此清朝给予了披甲人非常高的待遇,一般低级的披甲人都能获得很多良田赏赐,但是披甲人根本种不过来这些良田。

宁古塔地区范围很大,披甲人比较少,相对属于是地广人稀的地方,所以清朝的朝廷为了提升披甲人的耕种积极性,于是就把一些犯法的罪人赐给他们当奴隶,这就有了赐予披甲人为奴的惩罚,实际上就是让披甲人去剥削这些罪人,让他们去给披甲人服务。

所以说白了被发配的宁古塔的犯人就是去那帮助披甲人开垦种地去了,披甲人就是他们的主人,如果遇到一些人性好点的披甲人,待遇还能好一些,但是如果遇到人性不好的披甲人,那犯人就惨了,会遭到各种剥削。

男犯人到了宁古塔大多都会从事重体力劳动,女犯人到了宁古塔就成了伺候服务披甲人的丫环,有些女犯人甚至还会遭到披甲人的侵犯。

不过在康熙时期之后,披甲人的待遇逐渐好转,披甲人管理层会根据发配犯人的能力安排他们从事各种不同工作,比如有文化的人会被安排当教书先生,有头脑的人会被安排去帮助披甲人经商,只有没有一技之长的人才会被安排去从事重体力劳动。

这一切的改变主要还得归功于宁古塔将军萨布素,他的家族世代都是宁古塔当地的女真人,他的祖先哈木都率领族人投降了努尔哈赤,被编入八旗后,努尔哈赤就派哈木都带领少部分女真八旗兵和各族降兵组成的披甲人部队驻守宁古塔,萨布素是出生于宁古塔,成长于宁古塔,可以说他对宁古塔的感情很深厚。

因此萨布素出任宁古塔将军之后,非常重视发展宁古塔地区,他在任期间提倡在宁古塔地区兴文教,同时还重视商业发展和农业发展,可以说他对推动发展古代宁古塔乃至整个黑龙江地区贡献非常大。

而且也是萨布素在任期间英勇率领披甲人部队抵御沙俄侵略,在战场上击毙了沙俄的雅克萨总督托尔布津,并指挥打赢了中俄雅克萨之战,迫使沙俄与清朝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萨布素对宁古塔地区影响很大,也是自他之后宁古塔地区的历任长官都沿着他的发展规划,开始重视文教、商业、农业发展,使得吉林和黑龙江一带能得到长远发展。

所以清朝人,当然,尤其是清初时期的人,他们十分害怕去宁古塔,就是担心会受到披甲人的剥削还有发配流放的路程较远难以活着走到。

写在最后

因此清朝的人害怕被发配到宁古塔就是因为那里气候恶劣,不适宜人生存,而且发配流放的路程较远路上受折磨,到了那还得给披甲人为奴,被披甲人剥削,更受折磨,所以才谈之变色。

相关内容

金融科技的未来引擎,蚂蚁国...
撰文:深潮 TechFlow 2025 年以来,数字资产领域迎来...
2025-07-05 00:37:38
贝好家C2M模式助力,滨江...
2025年6月,贝好家杭州首个C2M模式项目沐兰台开盘,单月劲销1...
2025-07-05 00:36:37
两家基金公司官宣自购!
2025年下半场拉开序幕,在短短4天内,已有两家基金公司宣布自购旗...
2025-07-05 00:36:22
原创 ...
龙袍是古代皇帝独有的服饰,很多人都知道古代分龙袍和蟒袍,龙袍是皇帝...
2025-07-05 00:33:49
含山公主:朱元璋最长寿的女...
明英宗天顺三年(1459年),紫禁城迎来了一位客人,当时的大明皇帝...
2025-07-05 00:33:47
原创 ...
李世民之所以成为名垂千古的皇帝,在于很早的时候,就形成了自己的一套...
2025-07-05 00:33:34
原创 ...
清朝时候,紫禁城西边有个地方叫“紫光阁”,那是专门用来接待外国使节...
2025-07-05 00:33:30
原创 ...
明万历四十四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大金”,努...
2025-07-05 00:33:21
原创 ...
洪武十一年(1378年)时,天下已经基本稳定,明太祖朱元璋下了一道...
2025-07-05 00:33:09

热门资讯

原创 武... 隋朝末年隋炀帝昏庸无道,各路英雄豪杰四起割据一方。其中较为有名的瓦岗山寨曾经出过一名著名的草莽英雄—...
原创 远...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人牺牲性命换来的,那些幸运的幸存的士兵,如今成了老兵,都说老兵不死,只会慢...
宇文化及:背了千年的黑锅,杀死... 千百年来,宇文化及一直被视为杀死杨广,篡位夺权的罪魁祸首,人们将他称为隋末的枭雄。其实,宇文化及压根...
原创 她...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古往今来,多少有才之士为国家的科技事业呕心沥血,默默奉献,这才使得我们的综合国...
牛津口述史丛书 | 中国人民大... 牛津口述史丛书 牛津口述史丛书展示了当前口述史领域最优秀的作品,旨在推进对该领域方法论和理论的理解...
夏朝 第一任君王—大禹 (前2... 禹,夏后氏,姒姓,名为文命或禹,字(高)密。历史上称他为大禹、帝禹、神禹,是夏后氏的首领,也是夏朝的...
他是吕布唯一的真兄弟,义气不逊... 在三国的勇将当中,吕布代表着武力的上限,智力的下限,他一生中几易其主,曾信过袁术、袁绍,投靠过刘备,...
原创 曹... 魏晋南北朝时期,伴随着清谈之风的兴起和审美观念的变化,汉族的性格由先前的阳刚而变为阴柔,很多男子不再...
原创 奇... 前言 在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野战军进行了重要的番号改革,原西野、中野、华野和东野按序数重...
原创 袁... 袁崇焕,明朝末期著名抗清将领,以英勇善战、足智多谋著称,被誉为"明朝最后的长城"。然而,在明末政治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