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兰英:克勤克俭 利国利民
创始人
2025-07-04 18:03:14
0

林兰英莆田凤山人,中国共产党党员,美国归侨。曾任美国索菲尼亚公司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中国科协副主席。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林兰英是我国半导体科学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她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根硅、锑化铟、砷化镓、磷化镓等单晶,为我国微电子和光电子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开创了我国微重力半导体材料科学研究新领域,并在砷化镓晶体太空生长和性质研究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

她被誉为“中国半导体材料之母”和“中国太空材料之母”;盛名之下,她却始终保持着低调谦逊的生活作风。

林兰英从小树立的家国意识,不受任何人、任何物质的诱惑而动摇。

1948年,林兰英只身前往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迪金森学院留学,1955年6月,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固体物理学博士学位,是该校建校以来第一位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人,也是第一位女博士。

1955年,林兰英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学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建设需要大量科学人才,她不顾美国当局的阻挠,毅然决然辞掉高薪工作,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

后来,她还多次在接待外方来宾时拒绝对方“再回去做研究”的邀请。她曾说过: “如果为了钱我就不会回来了。”

回来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更远大的理想。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个人收入和财富的多少,而是努力为社会发展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贡献越大其价值就越大。

林兰英以身作则,约束自我,也深刻影响着身边人。

她的生活极其简朴,对自己和家人的要求一直很严格。

那时条件受限,她带领团队,用砖头搭建起实验平台,自制单晶炉。 夏天,实验室连电风扇都没有。单晶炉拉制时,屋里非常炎热,林兰英常常热到全身起痱子,却从未因身体原因暂停一天实验。

林兰英在办公室留影

据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高级实验师孙文荣回忆,林兰英的铅笔盒是一个原本用来装微量元素的塑料盒。她的铅笔头短得不方便使用时,她会用纸卷起来接着用。

“2001年有一段时间,奶奶总是咳嗽,医生说不是感冒。后来妈妈去给她拿药,顺便多开了一些感冒药。当时院士的医药费是可以报销的,奶奶看到感冒药后十分生气,她说我明明没有感冒,为什么擅自拿这些感冒药?作为教训,这张发票不许报销。”孙女林岚回忆道。

林岚说,每次奶奶回到家乡莆田,最关心的就是家乡的科教发展和经济建设。家里的老宅面临拆迁,她积极支持家乡建设,主动将属于自己的拆迁补偿部分分给大家,鼓励老家的亲人们配合政府的拆迁工作。

公而忘私在于她,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奶奶就是这样影响着家人和同事,在我小时候就给我种下了这颗种子。”林岚说。

林兰英大公无私,倡导不拘一格选拔人才,重病住院时还在关注青年的成长。

在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期间,她积极为发展科学事业献言立论。针对当时科学界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她大力倡导不拘一格选拔青年人才,为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她提出,评选人才要客观,对基础研究人员,应考察研究论文的水平;对应用研究人员,则应该重点考察其研究能力和研究成果。

1978年,林兰英(左二)与液相外延组人员在一起

她一直工作到最后一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原所长王启明回忆说,林兰英住进协和医院后,他前去探望,那时林兰英的精神还很好,侃侃而谈足有半个小时。 两人谈到超薄层材料的生长和抗辐照电路的发展,以及对青年人才培养的期望,唯独没有谈及她的身体健康。“她的精神、她的身影、她的音容,都在永远鼓舞着后人立志奋发、无私奉献。”王启明说。

参考文献

[1]《中国女院士林兰英》 作者:郭米克 昆仑出版社

[2]《林兰英院士》 作者:郑国贤 作家出版社

[3]《清廉江家|林兰英:不为名所累 不为利所役 ——百年党史中的清廉故事》 作者:江家小青年

[4]《归国科学家丨林兰英:被称为中国半导体材料之母》 作者:张晓铮

[5]《院史回眸 | 1950年代归国留美学人的故事——林兰英》 作者:中科传播

[6]《时光里不朽的传奇 ——记传奇女科学家“中国太空材料之母”林兰英》 作者:高艳

[7]追记林兰英院士:那盏永恒的明灯》 作者:王启明。

来源:驻部纪检监察组、荔城区委统战部

相关内容

原创 ...
1986年对文化部副部长周而复来说是灰色的一年,先是他被开除党籍,...
2025-07-04 04:33:42
原创 ...
中共指挥过百万大军作战的人,除了毛主席、朱总司令两位统帅之外,还有...
2025-07-04 04:33:38
进口古董,需要准备哪些资料...
超过一百年的才叫古董~ 古董是为人所珍视的古代器物,是先人留给我们...
2025-07-04 04:33:35
原创 ...
上个世纪80年代,中美建交后逐渐开始在各个领域开展了合作,然后在一...
2025-07-04 04:33:32
原创 ...
戚继光出生于一个军人世家,在家庭环境的影响和渗透下,他从小习武,武...
2025-07-04 04:33:28
原创 ...
1931年4月,中央派遣两名年轻人秘密前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一位年...
2025-07-04 04:33:18
原创 ...
在世界历史来看,要论扩张速度,要论对领土的不懈追求,恐怕只有俄罗斯...
2025-07-04 04:33:15
原创 ...
“(朱能)位列功臣第二,仅次于淇国公。”朱能的父亲朱亮在军事方面就...
2025-07-04 04:33:03
原创 ...
近现代我国历史上有一只很出名的队伍,叫做大刀队。很多人会以为这支队...
2025-07-04 04:32:53

热门资讯

原创 一... 康熙之所以被称为康熙大帝,是因为他文治武功都十分出色。幼年登基,少年亲政,民间反清、三藩之乱、收复台...
原创 “... 田忌赛马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这一则故事曾发生在战国时期,讲述了如何用自己的长处去对付对手的短处...
原创 慈... 同治十三年(1875)十二月初五傍晚,寒风像刀子一样刺骨,让万物在天地间瑟瑟颤抖。 一个比刀锋还要刺...
原创 回... 前言 历史上的民国时期,不仅有漂亮的女子,还有很多长相出众的男子。审美是不断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的,民...
原创 包... 包拯,传说中的古代人民的救星,不正官僚的克星,做到了真正的公平、公正、公开断案审理的千古清官,特别是...
原创 曹... 雍正六年,即公元1728年,江宁织造曹頫被抄家了,曹頫这个名字可能会有些陌生,但是他有一个后代名叫曹...
原创 王... 大唐天宝六年(747年),李隆基收到一封密报,说他的义子要拥立太子李亨做皇帝,看到这一消息,李隆基惊...
原创 澳... 近年来,澳大利亚一直作为美国在亚太地区遏制中国的“马前卒”,跟在美国后边上演“狐假虎威”。大家可能会...
原创 特... 1980年的一天下午,军部司令部来了一位50多岁的老汉,这位老汉头上戴着宽大的草帽,遮住了大半张脸,...
原创 真...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想要获得长久治安的前提都需要有能够稳定在位的执政者。一旦国家的统治者信誉下降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