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9年,皇太极和多尔衮坐一起喝茶,两人聊得正高兴时皇太极突然问,“你额娘的事恨我吗?”多尔衮沉默片刻后反问,“是你逼死她的吗?”
皇太极想了想,回答:“是,也不是?”
多尔衮的额娘,就是阿巴亥。努尔哈赤的第四任大妃,12岁嫁给大她31岁的努尔哈赤,是阿济格、多尔衮、多铎的生母。
那么,她到底是怎么死的?
1626年,老汗王努尔哈赤努尔哈赤败在大明将领袁崇焕手下,之后就因为身体不适到清河汤泉疗养。
阿巴亥得知后,飞奔到丈夫身边照顾,可没几天努尔哈赤就薨了。
努尔哈赤一死,众贝勒就围着阿巴亥问,父汗将汗位传给了谁?
阿巴亥一咬牙,颤抖着宣布:由十四子多尔衮继承汗位,大贝勒代善辅政,待多尔衮成年后归政。
谁料,有人提出质疑,努尔哈赤死的时候,只有大妃阿巴亥一人在身边,真实性存疑。
于是,历史上的四大贝勒,即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就粉墨登场了,一个反手轻松扭转局面。
他们拿出了另一份遗嘱:俟吾终,必令殉之!
阿巴亥听后,吓得瞬间脸色苍白。
要知道依女真传统妃嫔殉葬要同时满足两点,一个是丈夫实在割舍不下妻子,一个是必须没有未成年的儿子。
可阿巴亥并不符合条件,三个儿子除了阿济格已成年,多尔衮和多铎都还小。
但四大贝勒怎肯罢手,阿巴亥自知别无选择,便以两个幼子的安危为条件,盛装殉葬。
自此,皇太极被其余三大贝勒拥立为汗王。
同时,多尔衮的母亲是被皇太极和三大贝勒逼死的,也成了整个后金国公开的秘密。
皇太极即位后,为了独揽皇权,就企图拉拢多尔衮、多铎一起对付三大贝勒,可多尔衮三兄弟能放下这份大仇吗?
事实证明,多尔衮是识时务的,他懂得实力不足时,要先积蓄力量,哪怕“坚定”地拥护皇太极。
1631年,皇太极率军攻打大凌河城,让三贝勒莽古尔泰带着正蓝旗主攻,莽古尔泰觉得不公平不愿去,带着自己的正蓝旗和皇太极大吵,甚至摩挲着佩刀威胁,“身为国君,应该一碗水端平!”。
多尔衮见状立马请命带着自己的镶白旗主攻。
等莽古尔泰走后,皇太极拉着多尔衮陪他边喝茶边聊天,俩人聊到一半,皇太极突然问,“大妃(阿巴亥)的事恨我吗?”
多尔衮愣了半天反问,“她是自愿殉葬吗?”
皇太极思索片刻后回答,“是,也不是。”
见多尔衮一脸困惑,皇太极一字一顿看着多尔衮说,“父汗有遗命,让她殉葬,我们为了保全大妃名声,才对外称是自愿的!”
多尔衮不可置信地问,“额娘做错什么了吗?父汗为何如此心狠?”
皇太极权衡一番接着说,“父汗说她心怀嫉妒,富有心机,恐以后干预朝堂之事,制造祸乱,大妃知道这是父汗遗命后就自愿殉葬了……我这做儿子的也无法理解!”
多尔衮听后有些接受不了,猛吸了一口烟,把自己呛得咳嗽,皇太极贴心地给他倒了杯茶,多尔衮端起来一口闷了。
片刻之后,他平复好心情回答,“既然是父汗遗命,我们这做儿子的有什么办法呢?”
就这样,皇太极轻松将自己的过错,推到了父亲努尔哈赤身上,多尔衮也只能迎合着相信。
一番推心置腹的交流后,就是兄友弟恭其乐融融的场面。
从此,多尔衮就成了皇太极口中那个“朕爱尔过于诸子弟,赉尔独厚”的弟弟。
【九仙月】
阿巴亥的一生,7岁丧父被叔父收养,叔父为保住乌拉部,将12岁的她嫁给43岁、且已有7个妾妃的努尔哈赤。
婚后次年被封为大妃,侍奉努尔哈赤25年,生下3个儿子,却在37岁时被35岁的继子皇太极逼得殉葬,死后连神牌都没有。
庆幸的是,多尔衮始终记得母亲的冤屈,24年后,追封她为孝烈恭敏献哲仁和赞天俪圣武皇后,将其牌位挪至太庙。
只是,多尔衮做完这件事4个月后,就去世了,仿佛他活着就是为母亲昭雪的。
束皙《补亡诗》中说:“嗷嗷林鸟,受哺于子”。苏辙诗中也提到,“马驰未觉西南远,鸟哺何辞日夜飞。”
乌鸦由母鸟喂养大,等母鸟衰老不能觅食时,它便衔食反哺。
人生在世,感恩是每个人都该有的美德。
那么,你觉得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关注我,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