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勾画了非常多的人物,比如说曹操的奸诈,赵云的忠义,关云长的义薄云天等等这些都是三国勾画的人物。但是在三国中要说哪个人物最为仁义的话,很多人都会说是刘备,因为在三国中刘备就是以仁义获得的天下,刘备的仁义天下共知刘备。这个人不光对自己人仁义,对他人也十分仁义,刘备手下之所以有如此多的贤才追随,这是因为刘备的仁义,刘备以百姓为重。
刘备在被曹操追随时刘备还不忘记百姓带着百姓过了江,由此可见刘备把百姓放在心上,正是因为如此因此刘备才能取得后期的基业,刘备同样的重视人才,对人才非常的重视,有君子风范。
一、刘备礼贤下士
当时诸葛亮只是一个普通的谋士,还没有闻名于天下,而刘备呢,他已经是天下诸侯之一了。但是这个时候刘备还是能够放下身段去请诸葛亮,由此可见刘备对于人才的重视和礼贤下士,这正是刘备的仁义。
后来正是因为有了诸葛亮的帮助,刘备才三分天下,但是当刘备登基当上蜀汉皇帝之时,他错杀了一个人,这个人让汉从此走上了灭亡的道路,可以说蜀汉的灭亡,从他杀这个人时就已经注定了。
这个人的名字叫做雍茂,他本是汉朝的官员,当时在刘备手下当差,我们都知道曹操这个人他虽然囚禁了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他心中还是孝忠汉朝的,因此在他在位时他并没有篡位的想法,他活着时他对他的儿子曹丕说我为周文王,你为周武王。
我们知道周文王活着时从来没有反抗商纣王的残暴统治,但是周文王死后,周武王就反抗了商纣王,因此这是曹操在告诉他儿子曹丕,我死后我不管你洪水滔天,你想篡位等我死后吧。
二、刘备杀忠臣
于是在曹操死后,曹丕就将汉献帝给废了,他自己当上了皇帝。但是这个时候雍茂却想帮汉献帝重新获得皇位,因为雍茂十分忠诚于汉室,但是这个时候刘备却自立蜀汉,将汉献帝的合法地位给窃取了,这完全是治汉献帝的正统地位于不顾,因为当时汉献帝还没有死。
这件事让雍茂感受到了刘备的居心叵测,他对刘备这一行为十分的不满,他认为刘备这一行为完全是狼子野心。于是他找到刘备对刘备说,你应该放弃称帝的想法,放弃你的错误举动,帮助汉献帝平定天下,将权力还给汉献帝。
刘备听到这句话后对雍茂大发雷霆,认为雍茂出言不逊,于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就将雍茂杀了。他想做到杀一儆百,当时很多人看到刘备杀死了忠臣雍茂后十分的生气,很多人内心都觉得刘备虽然嘴上说求贤若渴,但是心里满是心机,看不上中意之人,因此渐渐的就远离了刘备,以求自保。
三、刘备情有可原
从我的角度看,我认为刘备杀雍茂是没有错误的,刘备是穷苦出身,虽然他是汉室宗亲,可是他这个汉室宗亲是当时汉献帝为了让他帮忙对抗曹操才给他加入了汉氏族谱,不然的话他根本就进不了汉氏族谱,是不是真的汉氏宗亲还是两回事。
刘备从一届不生起家最后闻名于天下,他付出了非常多的努力,他为人非常宽厚,礼贤下士,爱护百姓,积攒了非常多的口碑和名誉,因此百姓也十分的爱他,看中他。
在曹操攻打刘备时,曹操看到刘备军中有大量百姓,这个时候曹操想的是他肯定会和我一样放弃百姓,但是因为他没有想到的是他居然没有放弃百姓,而是带着百姓一起过了江。由此可见刘备对于百姓的爱护,正是这样百姓才誓死报答刘备,刘备与基层人员同吃同住,没有任何官架子十分爱民。
但是这都是在不伤及刘备利益的情况下,你可以试想一下,一个人经过了几十年的创业终于要成功了。但是这个时候突然有人对你说,你能把权力给另外一个人吗?是人都会生气,而刘备生气也是在所难免的。刘备要当上皇帝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这个时候有人劝他将皇帝还给以前的皇帝,刘备就会生气,就会杀这个人,这个人完全是一个贼子在刘备看来。
刘备杀雍茂完全是人之常情,是一个人听到这句话都会忍不住将他杀了,因为本来就可以当皇帝,但是这个时候却要放弃皇位,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因此在我看来刘备杀雍茂是能够理解的。但是这也让蜀汉人心,尽失错失了统一天下资本,为以后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图文万粉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