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难封?这锅汉武帝表示不背!
李广作为我国西汉初期的名将,知名度可谓是如雷贯耳。我国古代诗人也写了很多关于李广的诗,比较有名的是唐朝边塞诗人王昌龄的《出塞》中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还有卢纶的《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中的“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当然还有许多怀念和赞颂李广的诗,甚至在《水浒传》中花荣的绰号就是“小李广”。由此可见,飞将军李广在人民心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即使如此,终生未曾封侯成为飞将军李广的遗憾。很多人都为李广终生未曾封侯打抱不平,而矛头似乎都对准了汉武帝。可事实果真如此吗?李广的成就和战绩究竟有资格封侯吗?今天,我们来谈谈这个话题。
了解李广的人都应该知道,李广虽然知名度高,但除了早年在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镇守边塞抗击匈奴外,确实没有赫赫有名的战役,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李广主要是“守”,而非“击”。当然,文景时期的汉朝还处在以防御匈奴为主的大环境中,还没有大规模抗击匈奴的方针和魄力。
如果说李广跟随周亚夫平定吴楚七国之乱算是大功一件,但这件事的主角是周亚夫,与李广其实关系不大,而且李广立功后却私自接受梁王下授的将军印,犯了大忌,并没有给予封赏。不过收获还是有的,由于李广个人武艺高强,非常喜欢和匈奴肉搏,且屡战屡胜,由此他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提到他的名字匈奴人都十分畏惧。但总之,在相对和平的文景时期中,李广没有真正的扬名战役,那么进入汉武帝时期,汉朝从“防御”转为“进攻”,飞将军李广迎来封侯的绝佳机会,他是不是战绩辉煌呢?
进入汉武帝时期,由于文景之治的积累,此时的汉朝国富民强,汉武帝开始派李广、卫青、霍去病等大将北击匈奴。平心而论,此时的李广算得上是老资格的大将,且因常年抗击匈奴,相比卫青、霍去病等人经验要丰富很多。可惜结果却大跌眼镜,李广知名度高并没有给他带来好运,相反匈奴处处针对他,加之李广不带向导容易迷路的弱点,让李广始终难以取得辉煌的战果。
反倒是卫青和霍去病却打出了名堂,战绩非常辉煌,相继得以封侯。可惜本以为能战功赫赫的李广,甚至没有文景时期的战功高,更因迷路羞愧自杀,以悲惨的结局落下帷幕。
李广终身难以封侯有其运气使然,还有其自身骄傲自大的缺陷,另外,李广其实属于斗将类,善于单打独斗,对于真正的领兵作战并不是如人们所想的那样精通。所以,说句实话,李广难封与汉武帝并无直接关系。
相反,汉武帝深知其性格,曾几次给李广机会让其只要取胜就直接封侯,可李广皆因不带向导而迷路无功而返。后来汉武帝知其年老,不让其出战,李广不听,最后竟因迷路自杀,实乃可惜。当然,汉武帝与卫青、霍去病是亲戚,对他俩难免会有所偏袒,这从霍去病射杀李广的儿子李敢时,汉武帝并没有怪罪霍去病就可以猜测出来,即使是李敢打卫青在先。
其实,除了李广之外,我不知道古代将军们的方向感如何,但我很少听说过某位大将因迷路打败仗或无功而返,更没有听说像李广这样多次因迷路无功而返的情况。在这方面,纯粹是李广骄傲自大,不知悔改,认为迷路不是大问题,却一而再,再而三的迷路,甚至李广也不会想到自己会因此自杀。
不过话说回来,飞将李广虽然没有真正辉煌的战役,但并不妨碍飞将李广曾经震慑匈奴多年,使匈奴人记住了他的名字。即使李广难封,他亦是值得纪念与赞颂的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