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刘邦本是沛县一个小小的亭长,平日里也是游手好闲。在秦始皇35年,秦始皇开始大兴土木,打算在咸阳南郊修建阿房宫,于是向全国大规模征调民工,而刘邦虽然为亭长,但是同样要进行为期一年的徭役。
在这一年中,刘邦多次见到秦始皇,他一直崇拜的人物。曾经目睹了秦始皇出行时候那盛大的车马仪仗,并发出感慨:“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这既是刘邦当时对秦始皇的羡慕和佩服,同样也在自己的心中种下一颗种子,希望未来也能够如同秦始皇一样君临天下。
秦始皇生于公元前259年,汉高祖刘邦生于公元前256年,因此两人是同一时代的人。但是人生轨迹却有着天上地下的区别。两人曾在同一片天空下生活了47年,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六国覆灭,秦国完成统一,随后车同轨、书同文,一件件都属于秦始皇的功绩。而这一时期的刘邦只能在乡间浑浑噩噩,游手好闲。
不过我们也能称刘邦属于大器晚成,他的一切都显得比较晚,34岁才出仕,37岁才成家,40岁才有第一个儿子,到了47岁才开始起兵反秦,成为皇帝的时候也已经50岁了。虽然每一步看起来都要慢人一步,但结果却是刘邦称为皇帝。
公元前224年,原本属于楚国的淮北之地被秦军占领,当时的刘邦还是以信陵君为榜样一直做着游侠。随着秦法的到来,秦法明令取缔游侠。刘邦不得不进入秦国的体制。他在第二年参加地方小吏的选考,从此成为沛县泗水亭亭长。
虽然成为亭长,但是过去的习惯并没有改变,再加上泗水亭地处交通要道,人来人往,刘邦在任职期间结识了众多的地痞流氓,以及同是秦国底层的小吏。这些人际关系,在后来随同刘邦一同起兵。
这个时候的刘邦并没有亲眼见过秦始皇,但是他清楚秦始皇作为帝国最高统治者,决定着无数人的命运,他也渴望自己能够如此。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打算修建阿房宫,刘邦作为徭役前往咸阳。在为期一年的徭役生活中,他抽空来到咸阳的街道上,正好见到秦始皇出行。在目睹了秦始皇那盛大的车马仪仗以及随性的精锐步骑,在仰望秦始皇那高不可及的背影的时候,他久久迈不动脚,而口中一直不停重复一句话:“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在秦始皇离开人世后,全国掀起了反秦的热潮,刘邦作为其中的一员,后来更是成为汉王。但是以秦始皇为目标的他,根本不甘心止步为王,他只想成为皇帝,最后君临天下。
秦始皇对刘邦的影响十分深远,不仅仅在于刘邦想成为皇帝,还在后来建国后,他决心“汉承秦制”,完全继承并维护秦始皇开创的中央集权的帝国体系。而这一体系,也直接持续了两千年。而这也是刘邦对偶像进行崇拜的最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