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除夕夜,心情郁闷的皇帝朱元璋出宫散步,却在一个吏部衙门屋中看到了一个独自饮酒唱歌的小官,不知朱元璋真面目的小官邀请他来一起喝酒,第二天竟然被官升十级。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皇帝之一。他在位期间,勤勤恳恳,在国事上费尽心力,经过他的不懈努力,达到了历史上有名的“洪武之治”。
就是这样一个万人之上的皇帝,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拥有的荣华富贵也是一般百姓奋斗一辈子都不可能得到的,却会如此珍重一个不受重视的小官,看似不切实际,其实大有文章。
从一介布衣到开国皇帝
天历元年(公元1328年),朱元璋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父亲为朱世珍,母亲为陈氏。由于家境贫寒,无力供养朱元璋,他便从小以给地主家放牛为生,也是在家族兄妹中大难不死的孩子。
元朝末年,在蒙古人的统治下,政治动荡,吏治腐败,民不聊生。朱元璋更是受此影响,日子变得更加艰难。他走投无路,只能边走边乞讨,流浪了整整三年。
朱元璋二十五岁那年,投奔了郭子兴的红巾军,参加起义。在此期间,朱元璋表现出来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统领能力,骁勇善战,足智多谋,凭一己之力成为了起义军队伍的主帅。
后来,朱元璋建立应天根据地,打败了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人,一统江南。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建立了明朝,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
由于朱元璋本人就是从贫苦的农民一步一步爬上来的,所以他深知民间的疾苦,也最了解老百姓的真正需求,所以朱元璋在位期间,采取了奖励农民垦荒、减免赋税、严惩贪官等一系列措施,惠及百姓。
郁闷与孤独
朱元璋即位之后,成为了一国之君,享有无尽的荣华与富贵,得到了至高无上的权力。为了增强国力,稳定政局,加强皇权,朱元璋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
由于年轻时深受赋税的毒害,并遭到许多贪官的剥削,于是,朱元璋下令,在减轻税负的同时,严厉惩罚贪官污吏,即使官员犯的错误不是很大也要受到惩罚,这一措施让政治出现了空前的清明。
处在皇位的朱元璋深知这一切的来之不易,从小遭受了苦难的他,养成了疑心重重的性格。为了稳固自己的皇权,他下令铲除了许多有能力的官员,与他共同建立明朝的同僚也被他消灭掉了。
在朱元璋的晚年,他的儿子和皇后都相继离世,加上身边的亲信都被自己除掉了,剩下的都是一些对自己的皇权虎视眈眈之人。他没有可以说话的朋友和家人,朱元璋心里郁闷无比,感觉十分孤独。
身处高位的朱元璋,手里掌握着绝对的权力,但是,他每天都要见证官场的尔虞我诈,每日都要面对虚假的阿谀奉承。身边没有一个人真心对待自己,他几乎要厌倦这一切了。
偶遇小官
在一个除夕夜,官员们大多数都回家过年了,朱元璋没有什么亲朋好友,在一片万家灯火下,他更觉得孤独。朱元璋便独自出门,去宫外散步,想缓解一下自己内心的忧郁。
在他经过一个吏部衙门时,无意中听到了一阵愉快的歌声。在这热闹团聚的时刻,是何种人即使独自留在吏部也心情明朗呢?好奇的他便走了进去,想一探究竟。
推门进去,朱元璋只见一个小官惬意地坐在椅子上,自已一个人边喝酒边吃菜,不时就哼唱两句,打破这一份安静。这个小小的衙门,仿佛脱离了外界的吵闹,显得格外的平静。
这个小官看到了朱元璋,便停止了歌唱。像他这样最基层的小官,可能一辈子都无法亲眼目睹皇帝的龙颜,所以他自然没有认出朱元璋,把他当成了像自己一样,春节没有家的孤独者。
见到朱元璋,小官就站起来相迎,邀请他一起喝酒吃饭,在这个新春佳节,互相陪伴、互相取暖。朱元璋再三推辞,但耐不住小官的热情,加上自己确实孤独,便坐下来和小官一起了。
朱元璋问小官,春节为何不回家?小官说,吏部的官员们都回家了,但是知道吏部没有人看守,所以便自己主动留了下来。因为没办法回家看望母亲,所以他感觉十分愧疚和思念。
朱元璋听罢,露出了赞赏的表情。这个小官让朱元璋想起来了年轻时的自己。他十分孝顺自己的母亲,参军起义后和母亲很少见面,他一手建立了明朝,有了时间陪伴,母亲却早已去世。
借着酒劲,朱元璋和小官都互吐心事。在外面的祥和吵闹之中,这个屋子里没有皇帝,也没有小官,有的只是两个平等的灵魂,产生了一致的共鸣,相互温暖着。
破格提拔
朱元璋和这个小官度过了一个难忘的除夕夜。在二人临别之际,朱元璋对这名小官说:“我们以后还会再见面的。”便转身而去。小官没有把这句话放在心上,目送着朱元璋的身影渐渐消失。
第二天便是大年初一。朱元璋按时上朝,百官都来朝见祝贺。朱元璋的心思却不在这片热闹中,而是亲自向吏部打听了这名小官,便下令召见他。
小官十分疑惑,为何自己如此不起眼的官员,却受到了皇帝的亲自召见呢?来不及思索,皇命难违,便跟着吏部的人上了朝。
小官进入大殿,看到昨晚一起喝酒畅谈的老人,竟然是皇帝朱元璋,吓得赶忙下跪,请求皇帝为自己昨晚无礼的举动恕罪。朱元璋却说,自己并不是要治罪于他,反而要对其进行嘉奖。
原来,朱元璋一直都是十分敬佩孝顺的人,这也是自己选用官员的一大标准。再加上这个小官能主动留下来看守衙门,说明其十分负责。又孝顺又有责任心,这成为朱元璋重用他的原因。
朱元璋下令,让这个小官任其家乡所在县的知府。这样他既可以陪伴自己的母亲,又可以效力朝廷。要知道,古代官员的升迁十分严格,而且不能在自己的家乡做官,这足以表明朱元璋对小官的器重。
小官听罢,直接官升十级的他,十分感激地跪着退出了金銮殿。而他也没有辜负朱元璋对自己的期望,尽心尽力地工作,兢兢业业办事,造福了一方百姓。
朱元璋虽然疑心重重,治国方面也非常严格,但是,他却是历史上数一数二的开明皇帝,这与他出身平民也有关系,只有做过平民,才知道平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回首历史长河,那些荒淫无度、贪污腐败的皇帝往往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只有像朱元璋这样,为国为民、精诚治国、兢兢业业的好皇帝,才能实现皇位的长久、社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