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时期有两个篡位的家族,他们分别是曹氏家族与司马家族。曹氏家族篡的是大汉天下,而司马家族篡的则是曹魏江山。
历代以来篡权夺位者大多都没有好的名声,因为他们本是前朝臣子,但却因为他们自己想当皇帝的野心,所以将前朝推翻,最终他们自己当了皇帝。
虽然篡位者都没有好名声,但分怎么去比较,如果让曹氏家族与司马家族去比,那么曹氏家族的名声要比司马家族好太多了。司马家族作为篡位者,他们这个家族的名声简直臭到了极点,就是现在的后人提起三国时期的司马家族,也都是特别讨厌他们。
曹魏家族和司马家族同为篡权者,为何后人那么讨厌司马家族呢?要想知道这个原因,我们就需要从他们篡位的过程去一一分析了。
曹氏家族的创立者是曹操,曹操原本是汉朝的臣子,在平定黄巾军时曾立下大功,这时的曹操也一直认为自己是汉朝臣子,他的理想就是做一个治世之能臣。
可惜曹操最开始并不是实力雄厚之辈,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西凉董卓霍乱京城,曹操曾经还以一人之力去刺杀董卓,可惜他失败了,但是世人对曹操的勇气还是敬佩的。
最终曹操与各路诸侯联手终于是灭掉了董卓所有的西凉兵,同时曹操也迎回了汉献帝,虽然他接回汉献帝有“挟天子以令诸侯”之意,可是谁也不能否认曹操迎回汉献帝也是救了汉献帝的命,如果没有曹操的保护,汉献帝不知道已经死多少回了。
虽然曹操也曾杀死了汉献帝的皇后,可那也是迫不得已,如果曹操不杀伏皇后,那么死的就是曹操了。曹操杀害了汉献帝的皇后,但他也将自己的7个女儿都许配给了汉献帝,这也算是对汉献帝的另外一种补偿。
曹操这一生虽然建立了强大的魏国,他同样也有称帝的实力,但曹操没有废掉汉献帝自己当皇上。曹操被称为一世奸雄,如果他想当皇上,又怎么会在意天下人如何去评价他?他没有废掉汉献帝的原因就是他真的不想当皇帝,他到死也认为他自己是汉朝的臣子。
曹操去世以后,曹丕当上了魏国的统治者,曹丕最终是废掉了汉献帝,自己当了皇上。但曹丕当皇帝不也是迫不得已吗?曹丕登基的时候年龄还尚浅,他根本就治不住手下的大臣,他只有当皇上以后,靠着给百官封侯赐爵,才能收买人心。
而且当时刘备早就已经称帝了,刘备称帝后的目标就是灭掉魏国以此来统一天下。刘备已经称帝,如果曹丕不称帝,一旦曹丕迎战刘备那就是名不正言不顺,所以万般无奈之下,曹丕只有废掉汉献帝自己当了皇上。曹丕当皇帝以后十分善待汉献帝,汉献帝也是可以吃喝不愁、衣食无忧的过完下半辈子。
曹氏篡权虽然有着自己的野心,但同样也是因为被逼无奈,后人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司马氏的篡位就纯属是处心积虑了。
司马家族的掌权者司马懿最开始就在曹操手下做事,虽然司马懿很有才华,但是他的野心是十分大的,其实他那时就已经想灭掉曹魏,自立为王了。但是由于曹操还在世,曹操的手腕儿是完全可以镇住司马懿的,所以司马懿一直不敢轻举妄动,他隐忍起来等待一个出手的机会。
曹操去世以后,曹丕登上皇位,司马懿作为曹丕的宠臣可以说是位极人臣。但是这时的司马懿还是没有机会篡位。因为曹操留下的很多大臣都在盯着司马懿,而且曹丕也是一个十分睿智的君主,只要发现司马懿有一点不臣之心就会除掉他。
司马懿可以说是把忍字发挥到了极致,历经两朝天子他都没有爆发出自己的野心,曹丕临终前将天下托付给了司马懿,他让司马懿辅佐曹叡治理国家,这时的司马懿已经露出了獠牙,他在朝堂上大肆铲除异己、树立党羽。曹叡死后,司马懿为了夺权更是杀了曹氏三族,这时整个曹魏政权已经尽数掌握在了司马懿的手里,司马懿此时本想篡位的,但还没有等到篡位,他自己就去世了。
司马懿死后,司马昭继承了司马懿的位置,司马昭在朝堂上已经是说一不二的人物,他更是视皇上于无物。但司马昭也没有将皇上废掉,因为他想等将天下平定以后再当皇上,于是他兴兵灭了蜀国与吴国。
天下统一以后,他本想自己当皇上的,可惜他没有实现这个愿望就去世了。司马昭去世以后,他的儿子司马炎继承他的位置,司马炎掌权之后马上就废了当时的小皇帝,自己登基做了天下之主,而且他将曹氏宗族的人杀了个干净。
司马炎当皇上以后,不思治国,天天只想着吃喝玩乐,最终由于他的不理朝政,晋国一步步走向了衰退。在晋国末期,晋国周边的少数民族集体进攻中原,这一次少数民族入侵中原差点将汉人灭绝了,对于汉人差点灭绝这件事情,司马家族难辞其咎。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就可以知道为何司马家族被后人如此讨厌了吧!曹氏家族篡位是不得已而为之,而且他们篡位后对待皇室还是很爱护的。
而司马家族从司马懿到司马炎,就没有一个人想本本分分做臣子的,他们总是想要自己当皇上,在夺位的过程中更是手段频出、心狠手辣。而且夺得皇位以后他们还不珍惜,最终还给汉人造成了如此大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