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从春秋到战国,秦国的名声是怎么败坏的?关键在于3次背信行为!
创始人
2025-07-03 11:33:26
0

从春秋到战国,秦国的名声是怎么败坏的?关键在于3次背信行为!

我们所说的秦国指的是秦朝建立之前的那个秦国。春秋时代,秦国的名声还是不错的,但到了战国,秦国的名声却一天一天被败坏,甚至到了为天下所不齿的地步。那么,从春秋到战国,秦国的名声怎么败坏的呢?

所谓“攮外必先安内”,在西周和春秋时期,秦国一直忙着和西边的西戎作战,甚至秦襄公之前几位国君都因此壮烈牺牲,根本无暇争霸中原,其他国家看秦国很安分,没得黑。后来又发生了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秦穆公“霸西戎”以及秦穆公礼贤下士并帮助晋文公继位这些事情,秦国的名声更是好得不得了。

到了战国就不一样了,这是一个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的时代。秦国当然不可能坐等被人鱼肉,只能自强以存活,秦孝公商鞅变法后,秦国日益强大,统一天下的野心也昭然若揭。商鞅变法实行奖励军功的“二十级爵”制度,这让每一个秦国士兵变得残忍好战,秦昭襄王时期白起甚至坑杀40万降将。秦国的名声能不坏吗?

秦国名声败坏的关键在于秦国的3次背信行为,包括扣公子卬、扣楚怀王、扣平原君。

公子卬是魏国公子,商鞅的好友,当时的魏国和秦国以黄河为界限,魏国的东边是险要的山岭,如果秦国可以吞并魏国就能占据天险,形势绝对大好。秦孝公于是就派了商鞅去攻打魏国,商鞅太狡猾,骗公子卬要和他订立盟约,结果把人给扣了,魏国因为失去主帅大败。这件事直接引起了齐、楚两强的警惕——当时秦国的实力远不及齐、楚——魏惠王的合纵计划因此能提前实施。

张仪戏楚其实是张仪和楚怀王对着骗。苏秦死后,六国坚持“合纵”摈秦,楚国和齐国2个强国是核心。张仪想方设法要瓦解齐楚联盟,他骗楚怀王要归还楚国被侵占的领地,条件是楚国和齐国绝交。楚怀王表面上答应,实际却暗中保持和齐国的隐形联盟,秦国则是借机争取时间收拾好赵国。

至于扣平原君可以说是秦国一次重大的外交失误。得罪秦国的魏齐躲到平原君处寻求庇护,平原君收留了他。后来平原君到秦国被扣留,秦王要求交出魏齐,还写信威胁要攻打赵国,逼得魏齐自杀,赵国贤臣虞卿下野。

秦国的这3次背信行为把自己的名声逐渐败坏,这就像一个经常不守信用的人,当然名声不会好。

相关内容

原创 ...
2026年新赛季将迎来一支新军——美国通用/凯迪拉克车队,这一车队...
2025-07-03 08:37:21
原创 ...
2025年7月4日,F1英国大奖赛迎来了如火如荼的角逐。在这条历史...
2025-07-03 08:36:52
福州高新区南屿镇供水工程通...
福州高新区南屿镇供水工程迎来重大喜讯,如今已顺利通水!这一工程的竣...
2025-07-03 08:36:17
原创 ...
从秦始皇开始,我国一共经历了495位皇帝,一些影响力比较大的皇帝诸...
2025-07-03 08:34:03
原创 ...
闲聊三国事,三国有趣事,与君共享之!欢迎大家的观看,本篇文章为大家...
2025-07-03 08:33:53
原创 ...
大清道光晚年,皇位的竞争者就只剩下了皇四子奕詝和皇六子奕訢,皇四子...
2025-07-03 08:33:52
从身份标识到文化记忆 ——...
中国姓名的起源可追溯到远古时代,最初应该是一种身份标识。《说文解字...
2025-07-03 08:33:48
原创 ...
公元219年,42岁的吕蒙,死在了孙权的内殿中。 因为吕蒙死的时候...
2025-07-03 08:33:26
原创 ...
弘晸(zhěng),这位清朝阿哥的命运与明朝建文帝的幼儿朱文圭命运...
2025-07-03 08:33:25

热门资讯

原创 咸... 咸丰皇帝是清朝最后一位掌握实权的皇帝,可惜的是,这位皇帝本该有所作为,可惜却英年早逝。咸丰帝在位期间...
原创 一... 康熙皇帝是我们非常熟知的一位皇帝,作为清朝非常有作为的皇帝,康熙的功绩是非常多的,从8岁登基之后,康...
原创 民... 《民国人物志》第7期 如果我们考察蔡锷的年谱,会发现尽管短,却经历着中国近代最动荡的一段历史。所以要...
原创 赫... 封建时期曾经出现了400多位皇帝,皇后的数量却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因为很多时候,一位皇帝的后宫中可能有...
原创 武... 对武松,宋江是下了真功夫的。从柴进府的主动接近,至结交为兄弟,到武松投奔二龙山前,宋江对武松最后的那...
原创 赵...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可怜红颜总薄命。最是无情帝王家。—...
原创 建... 1399年,张昺和谢贵奉命捉拿朱棣家属,朱棣让人进献西瓜并亲手奉上。两人正准备接,朱棣却倏地翻脸摔瓜...
原创 清... 随着时代的发展,出国游玩留学的人越来越多,护照也开始变得常见了起来,但最初的护照,因为国家的疾弱,不...
原创 谭... “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召后起”。-谭嗣同《答康有为语》 古往今来想要打破陈旧的老派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