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章太炎是民国最牛的国学大师之一,可很多人却不知他曾经有过一个同样狂放不羁,而且成就不下于他的得意弟子,世人甚至有“章黄二学”这样的说法,这个人就是黄侃。章太炎堪称有弟子3000,而其中不乏名震古今之辈,比起鲁迅、周作人、钱玄同等几乎家喻户晓的名字,作为章太炎的首席高徒,黄侃的名气显然小的多。说到民国师徒,章太炎和黄侃,这两个实在是非常值得一提,由于性情相投,从相识到相交,有太多轶事令人忍俊不禁。
一
1929年,上海《时报》做了一个《文坛点将录》,模仿水浒108将的形式,给当时的文化界大腕们做个一个大排名,其中排在首位的,是章太炎。
章太炎何许人也?民国一“狂人”尔,世人以“章疯子”称之。有一事可印证。
1925年清华大学国学院成立时,最先确定的导师名单有三人:章太炎、梁启超、王国维。但章太炎坚决不肯去,原因是他看不起后2个人,曾说:“若梁启超辈,有一字能入史耶?”至于王国维,更是轻蔑地称其为“腐儒”。
除了这两人,章太炎骂过的人实在不少,康有为、袁世凯等都逃不过他的那张嘴、那支笔。反观黄侃,陈独秀、胡适等也都被他骂过。师父章太炎和弟子黄侃都是个性豪放之辈,两人初次相遇就骂的不可开交。
事情是这样的。
1905年黄侃经张之洞的推荐,入日本早稻田大学读书。当时的章太炎位躲避清政府的迫害遁居日本。两个人在日本的异乡人住进了同一家公寓里,而且是楼上楼下的距离。黄侃其人向来孤傲自恃,轻易不与人交往,章太炎虽然就住在楼下,他却并不认识。
一天夜里,黄侃解小便,当时他大醉,直接站在窗台上就地解决。夜深人静正好是章太炎读书的的时间。他开着窗读着书,盛夏时节一股臊腥味扑鼻而来。章太炎气急败坏,登时破口大骂,将楼上的撒尿人骂个狗血喷头。黄侃也不是个省油的灯。虽然理亏,却不愿认错,反而不甘示弱,以国骂回击对方。
双方骂了好几个回合,直到其他的住户出面相劝,才偃旗息鼓了。第二天,黄侃得知楼下的竟是国学大师章太炎,自知唐突,便下楼道歉,两人就此从此“不骂不相识”。后来,黄侃就成了章太炎门下最为得意的大弟子。
二
1915年冬,袁世凯筹谋称帝时,章太炎从日本回国后因反对袁世凯称帝,被软禁于东城钱粮胡同徐家宅院内。在北大教书的黄侃得知恩师被软禁,便冒着生命危险前往探视。
一天晚上,黄侃照惯例来探视,却见章太炎在写字,他上前一看,只见宣纸上用篆书写着“章太炎之墓”五个大字。黄侃惊愕地问:“先生,这是什么意思?”章太炎严肃地说:“季刚,袁贼心狠手辣,说不准哪天就会对我下毒手。我想来想去,还是自己先把墓碑题好,如有不测,将来你就把这几个字刻在我墓碑上。”说完,把宣纸卷好,交给黄侃保存。
不过,黄侃最终没能帮自己的恩师将字刻在墓碑上,他走得比章太炎早。1935年10月5日,49岁的黄侃与友人登高赏菊,把酒持蟹,大醉而归,吐血半盂而死。
黄侃一生好酒,多次喝到吐血,类西晋名士阮籍“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坊间流传的关于他的许多狂妄无行之事其实都是和他酒过失德有关。章太炎得知自己的得意弟子醉酒而亡之后,不无痛惜地说道:“断送一生唯有酒”。次年6月14日,章太炎也因病去世。
黄侃的成就其实并不在自己的师父章太炎之下,但他一向述而不作,坚持不到50不著,偏偏他在49岁竟死了,故立言不足,未能流于后世。章太炎和黄侃,一师一徒,亦师亦友,两人皆狂放不羁,性情相投却能处之不厌,成就一段别开生面的民国师生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