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很多人去故宫游玩经过隆宗门的时候,对牌匾上的“钉子”感到疑惑,好端端的牌匾上为啥有颗钉子,难道是有人故意钉上去的,又为什么不拿下来?
这可不是普通的“钉子”,而是一支断箭,是别人留给嘉庆的“礼物”,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嘉庆将其视为人生中最大的耻辱。
嘉庆是清朝第七位皇帝,也是乾隆的儿子,在位前四年没有实权,直到乾隆死后才掌控大权。
嘉庆年间是一个特殊时期,是清朝由盛转衰的过渡年代,上有康乾盛世,下有鸦片战争和清朝衰败。
乾隆给嘉庆留下了一个烂摊子,国库亏空,贪污腐败现象严重,光是和珅就贪污了十几亿白银。
正因为有这些贪官污吏的存在,搞得民不聊生,虽然嘉庆严厉打击,但贪污腐败反而更加严重,随着而来的是民间一系列的起义,其中白莲教规模最大。
白莲教建立于北宋时期,教众覆盖了各层阶级,大多数是那些不愿屈服于命运的农民,白莲教在元、明、清都有过起义活动。
而在嘉庆年间,白莲教的起义规模最大、最久,参与人数多达几十万人,持续了9年零4个月。
不过嘉庆终究是剿灭了大部分白莲教,但清朝的的损失也很大,一品、二品武将死亡了20多人,耗费2亿白银,兵力损失严重,这也是清朝迅速衰落的重要原因。
虽然嘉庆镇压了起义大军,但各地依旧有小股起义军的存在,有一个组织叫天理教,是白莲教的分支之一,首脑叫林清,他们不像白莲教那样四处攻打地盘,而是直接攻打皇宫。
没有几十万军队谁敢打皇宫,林清只有200人,他如果没有把握是不会这么做的。他买通了一些太监,得知嘉庆有个爱好,隔三差五就要去木兰围场狩猎,这个时候就是攻打皇宫最佳时机。
1813年9月14日晚上,太监打开了西华门,林清率领200名起义军直奔隆宗门。
隆宗门的位置十分重要,连接紫禁城的内廷和外廷,是紫禁城的咽喉之地。内廷是皇帝处理政务之地,军机处也设在此处,如果隆宗门失守,下一个遭殃的就是皇帝。
正当紫禁城危在旦夕之时,智亲王率领军队来了,在人数优势下很快将林清等人打败,现场一片狼藉,隆宗门的牌匾上也中了数箭。
嘉庆回到皇宫才知道此事,暴躁如雷,重兵把守的皇宫差点被200人攻下了,这是自汉、唐、宋、明一千多年以来,从未发生过的事。
民间对这事津津乐道,添油加醋,嘉庆将其视为人生中最大的耻辱,觉得无颜面对列祖列宗,为了让心里好受一点,写了一个“罪己诏”公布天下。同时还特意留下了一支断箭在牌匾上,用以告诫后人。
嘉庆留下断箭的目的仅仅是告诫后人皇宫中要加强警戒吗?其实不是,百姓之所以起义的原因,无非是政府的压迫、贪污腐败、营私舞弊。这支断箭是在告诫后来的统治者,要妥善治理国家,不要让类似的事情再发生,可惜没人记得这支断箭,清政府的灭亡不是没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