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从商鞅到张居正,中国古代历朝变法者,为何结局都比较悲惨?
创始人
2025-07-01 06:03:42
0

商鞅,秦国强大的根源,他的一系列变法举措把被东方六国鄙视的秦国变为了虎视何雄哉的暴秦,但商鞅的下场却是被秦兵杀死,尸首运回咸阳,五马分尸。张居正,挽救明朝的权臣宰相,张居正的变法大大提高了明朝的财政收入,但他却在病死以后被皇帝记恨,尸首被挖出挫骨扬灰,大儿子在狱中自杀,其余五子也是一生蹉跎,这两位以帝国的强大为己任的变法者,那么究竟为何他们的结局如此凄惨呢?

笔者看来,原因是多方面的,毋庸置疑的是,改革变法都是对既得利益者蛋糕份额的触动,阶级固化,利益固化是自古便存在的现象,改革的必然下场,就是给自己寻找到了大量的政治对手,这些人对变法者的仇恨,随着变法的深入而与日俱增。

其次,无论是商鞅还是张居正,变法的背后都是统治者的全力支持,可以说变法是高度依附统治者个人的政治行为,一旦秦孝公身死,秦惠公会对商鞅动手,一旦明神宗长大,看见老师府中颇有资财,改变对张居正的看法,张居正便会被挫骨扬灰。

一.变法总是动了他人蛋糕

1.商鞅变法:对秦国所有勋贵的冒犯

商鞅变法中关于军功和爵位的联系,是从体系上对秦国原有既得利益者们,那些王公贵族们的打击,他不仅仅是削弱,而是用另一群人去取代现有的贵族们,商鞅触怒的是整整一个阶层,即使是秦惠公在的时候,也花费了巨大的力量才压制了王侯的反弹。甚至有这样一种说法,商鞅的变法举措,到了东方六国任意一个国家,都是不能成功的,秦国之所以能接受商鞅的变法,正是因为他的政治结构相比东方六国,相对简单。

贵族的力量,相对薄弱,这才让变法受到的反弹没有那么大。商鞅的奖励军功,规定没有军功而家庭富裕的人,也不能炫耀自己的财富,这就逼着那些勋贵子弟,去战场上斩首,去战场上磨练,这样他们才能获得比祖先的庇护更光辉的荣耀,这就让躺着就能享受的那批人,自然对商鞅产生了看法。

2.张居正改革:丈量土地得罪地主,紧抓贪腐得罪群臣

张居正的改革,是对明朝畸形的财政制度的一次最后的诊治,明朝的赋税,高度依赖农业税收,而农业税收的根本,就是搞清楚土地的所有人,土地的具体数量,张居正在执行一条鞭法的时候,触动的是士绅阶层的来源,地主阶层的利益,这就从根本上,给他竖立了一个数量庞大的敌人群体,这种敌视在张居正还掌权的时候不显山露水,等到他稍微露出颓态,便给了他致命一击。张居正为了掌权,为了竖立威信,是打击了不少贪污的官员的,他做为首辅以后,明朝抄家获取的银两,开始暴增,这些贪腐的官员,背后都是科举同年朋党,他们最终成为了压倒张居正的稻草。

二.变法是高度依赖帝王支持的行为

1.车裂商鞅实为秦孝公与秦国旧贵族的和解

国家的强盛和个人的利益,并不是完全契合的,对于商鞅来说,变法大大的加强了秦国的国力,商鞅对于国家的作用,在所有的法令都已经正常运作的情况下,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秦孝公上台的时候,他需要旧贵族在政治上的支持,没有什么比献祭商鞅,更合理的政治举动了,于是变法者的命运,就已经被注定。

商鞅的悲剧还在于,做为法家理论坚定的支持者,商鞅的力量源泉在于一个公正的法治体系,而君王,恰恰是凌驾于体系之外的存在。所有人都知道,污蔑商鞅企图谋反是荒谬的,秦孝公却偏偏的以王令来讨伐商鞅,公子虔的告发,不需要证据,不需要商鞅谋反的动机,他是明目张胆的构陷,然而这种构陷背后,是公子虔早年为太子老师的时候,被商鞅处以的刑罚,依附于王而腾达的人,最后也死在了王的专断上。

2.张居正悲剧:万历对其复杂的情感

首先,张居正确实是个真正的权臣,他和皇太后的关系甚至好到了,两人公然谈论皇帝废立的问题,这是权臣的顶峰了。

而李太后,居然渴望的是一个霍光一般的臣子,相比于商鞅要通过法令来变法,张居正,却更多的是通过威权来变法。幼年的皇帝对于这个老师,这个首辅的感觉一定是复杂的,他在宛若儿子敬畏父亲一般敬重张居正的同时,本身至高无上的权威又被张居正所威胁,他对于这个首辅的惧怕,浸淫到了骨头里,而张居正死后他的宅邸查抄的金银,不过是触发这种隐藏的逆反心理的导火索。

说一千道一万,张居正长于谋国,拙于谋身确实是对他一生最好的注解,变法者在朝堂全身而退,即使以张居正之能也无法做到,在中国千百年的专制统治下,变法强的是国,坏的却是自己甚至子孙的前程。

3.帝王的想法与臣子想法的不同

对于帝王来讲,到底是国家强盛为先,还是统治稳固为先,是一个巨大的谜题。在变法可以强国,但是会动摇统治根基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帝王都选择了牺牲变法者,这是可以理解的,变法者的价值在于法令,而他们本身的牺牲,就是团结被他们打击的既得利益者的最好的方法,奇妙的是,这种打击过后,帝王甚至还在享受着变法带来的红利,而不用做制度上的倒退。

那么变法者们就是天生的帝国的弃子了,他们无论是依附帝王,像商鞅那样,还是威权盖过帝皇,像张居正那样,只要走上了变法者的不归路,下场都几乎已经被注定。

三.国家需要变法者,历史需要牺牲者

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富

无论对于国家来说,还是对于个人来说,改变都是至关重要的,历史上较为成功的变法,就是商鞅和张居正了,他们不用悲伤,因为那些失败变法的变法者,下场也并不美妙。王莽,吴起,王安石这些变法大能,真正善终的,居然只有北宋的宰相,变法并没有让这些变法者本身得到多少实在的利益,他们在选择得罪一个阶层的时候,命运就已经被注定了,中国古代的社会环境,是没有变法者的容身之地的。

然而秦国,因为商鞅的存在,而强大到了兼并六国,奠定了中国历史大一统的局面,从这样的角度去看,商鞅的功劳,是能上升到民族的高度看待的。明朝,也因为张居正的改革残喘了百年,首辅的药方毕竟只能续命,而不能救命。

2.对变法者的确为专断的

商鞅的专断,张居正的威权,成为了他们罪名中重要的部分,然而在古代社会,去做一件颠覆全社会共识的事情,去进行危险的政治改革,难道不需要独断吗?有多少人能在变法生效之前,看到变法带来的好处呢?

商鞅的打击政敌,张居正的威震朝野,正是变法能够成功的保证,可以说越专断变法的举措就越容易实施,而越专断,得到的帝王的嫉恨也就越大,这是一种无解的循环,最终就是国家强盛,变法者沦为了牺牲品。

3.变法者:终究是帝王棋盘的棋子

帝国的强盛,在帝王的考量中,也许并不是重要的一环,古代帝王虽然大都都有振兴帝国的考量,但是本身道统的绵延,皇家地位的稳固,从帝王心术来讲可能更加重要,变法者秉承着皇帝希望强盛国家的愿望,政治风险对于帝王来说被分担了。

强盛的是帝王的帝国,变法失败,当然一杀了之,变法成功,防止利益损失者的反弹,杀了变法者也是自身利益损害最小的处理办法,成,变法者可诛,败,变法者当诛,商鞅和张居正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也不过是成功一点的韭菜,被收割掉自然就是历史的必然了。

结语:

为什么我国古代变法者的结局都如此悲惨呢?实则是因为他们是朝堂本来被分割好的蛋糕的破坏规则者,古代的政治生态中,政治权益的大头,自然被帝王获得,但仍然还有大量的权益,被群臣瓜分,变法者事实上是统治者们,或者说是帝王们放出的改变规则的武器,成功,帝王便会在蛋糕中获得更高份额,加之他们本身的地位,甚至能获得升级,从王到皇帝。失败,杀了变法者也不算大事,基本政治构造不变,也就谈不上帝王们有什么损失。

无论变法成功或者失败,无论是否在变法的时候权势滔天,其实这些人的命运都是注定的。即使张居正这样的权势滔天的人,也抵抗不了生老病死,和变法者做对的集团,生命力比变法者强大的多,商鞅和张居正的悲剧,实则就是古代社会变法者的宿命。

参考资料:

《明史》

《秦史稿》

《剑桥中国》史

相关内容

股份行最年轻行长!“80后...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6月30日发布公告称,核准白雨石恒丰银行股份有...
2025-07-01 04:28:17
原创 ...
6月22日,极狐汽车首次对外发布声明称,“已经结束合作”,与其合作...
2025-07-01 04:23:27
载誉而来,雷霆前锋杰伦-威...
北京时间6月23日,雷霆队在主场击败了步行者队,总决赛大比分4-3...
2025-07-01 04:22:31
原创 ...
一部《孝庄秘史》曾经揭露了孝庄皇后、多尔衮和皇太极的爱恨情仇,令无...
2025-07-01 04:03:28
原创 ...
“传染病”在古代有一个统一的名字:瘟疫。 古代医疗卫生条件差,瘟疫...
2025-07-01 04:03:24
原创 ...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难民这个问题那是从人类产生以后就开始有的,...
2025-07-01 04:03:20
原创 ...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因此耕牛在古代有着重要的意义,历朝历代宰...
2025-07-01 04:03:18
原创 ...
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但在这5000年的历史长河里有太多荒诞离奇...
2025-07-01 04:03:09
原创 ...
中国古代的刑罚可以算的上是花样百出,论刑罚而言,最早有记录的刑罚是...
2025-07-01 04:03:08

热门资讯

刘诗雯,拟被浙江大学录取为博士 6月30日,浙江大学公布2025年秋季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其中,乒乓球名将刘诗雯被拟录取为浙江大学...
原创 雍... 雍正王朝之中的多数女子都是政治的牺牲品,几乎没有好结局,只有一个例外,孝敬宪皇后。这位皇后呢,就是甄...
原创 如... 如果石达开和洪秀全两人联合,太平天国是否是有不一样的结局?其实如果仔细想想,根据石达开的性格,在他心...
原创 明... 常遇春投奔朱元璋第一仗就自请为先锋,并大获全胜。随后他更是放出豪言“给我十万军,可横推天下”,故此得...
原创 李... 贞观十七年,唐太宗李世民钦定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长孙无忌排名第一,秦叔宝敬陪末座。在民间传说中神乎其神...
原创 康... 其实康熙喜爱的孙子有很多,乾隆在继位之后经常对朝臣吹嘘爷爷康熙如何喜爱他,在他幼年时期将他接近皇宫抚...
原创 明... 说起蓝玉,可能会感觉到陌生。但他与朱元璋关系密切,是明朝的开国将领。当时朱元璋任命蓝玉为大将军,率领...
原创 张... 张居正之所以能够主持朝政十年。关键是因为万历皇帝年纪幼小。自己本身又是帝师。在隆庆一朝又有老师徐阶给...
原创 大... 明宪宗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至成化十七年(公元1481年)的五年时间里,宪宗皇帝在东厂之外,又...
原创 康... 康熙六十八岁大寿,又逢登极六十年大庆,故饶有兴致的举办了“千叟宴”。诸阿哥、王公、文武大臣皆忙着预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