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什么说努尔哈赤的失误坑了自己,又坑皇太极,答案在这里
创始人
2025-06-29 04:33:28
0

我们前文说完后金和大明的较量。结果就是皇太极去打劫没有讨到好处,所以暂时停止了他们的抢劫行为。而袁崇焕呢,虽然打了胜仗,但是因为朝廷内斗,所以离开了宁远,双方处于僵持阶段。我们现在来填坑,填爱说历史的娘娘过去埋下的坑。

在前文娘娘曾经说过努尔哈赤因为一个错误的战略,坑死了自己,也坑惨了自己的儿子皇太极。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年熊廷弼带着所有的百姓和士兵,撤回到山海关关内。刚开始怒尔哈赤还挺开心,因为他就算没有打仗,就获得了这样大的地盘。但是他逛了一圈却发现,熊蛮子做事很绝,他走的时候带走了所有的粮食,填埋了所有的水井。努尔哈赤很生气,但也没有办法,他又退回去了。后来熊瞎子和他的死对头王化贞,相继被抓被杀。皇帝的老师孙承宗来到了山海关关外。

孙老师提拔了袁崇焕,袁崇焕认为如果想要抗击后金,必须守好一个地方,那就是宁远。但是宁远离山海关有200多里,而且在当时属于努尔哈赤的地盘。袁崇焕在宁远筑城的时候,努尔哈赤一直在旁观。后来孙老师在努尔哈赤的眼皮底下,又占领了锦州和前屯。努尔哈赤对此并没有做出特别大的反应。估计他认为大明在这些地方筑城,遇到灾荒的年节他还能去抢两把。但事实证明,他被坑惨了,他和他儿子不仅没有抢劫成功,自己也因此死掉了,儿子在很长时间内,自始至终都没有突破这条防线。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宁远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地方,它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这座城,虽然是座小城,但是它的地形易守难攻。因为它是山字形的城池,所以说特别适合用大炮。但这都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宁远靠海。当初朱元璋在打仗时,发现打仗不是难题,运输粮食才是最大的难题。他在北方打仗,他的地盘在南方,你既然找人去运输粮食,那你就得找足够的人手,一方面这些人和马要去托运这些粮食,另一方面还要有足够的人手去保护这些粮食。这当然是没有问题的,但最大的问题是这些人也是需要吃粮食的。如果从南方到北方的距离太远,再遇见什么恶劣天气,那这批运输的粮食,就要被运输人吃掉一大半。而且运输的粮食可能会走到别人的地盘。人家要是不瞎,就能看见你那么一大批人马和粮食,人家要是不抢,才是脑回路不正常,所以说陆路运输粮食,一直都是一个特别麻烦的问题。但是朱元璋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那就是海运。虽然海上的天气各有不同,但你运了十船总会有五船运到。宁远这座城市,用的就是海运。

就算后金的士兵,把宁远围起来,也不能断了宁远的补给。宁远靠海运,不仅能给自己补给,还能给锦州补给。虽然后金一直都想在海上拦截,但是他们不会造船,更不会游泳,他们也不能跑到梁山泊这种地方,找几个水贼。所以说,后金对宁远的补给线没有任何办法,而宁远也通过这种方式,在后金的眼皮底下顽强存活。如果说你到现在还没有看到问题所在,那你应该和努尔哈赤一样,其实皇太极也没有预料到这种问题,但是实际行动却狠狠地打了他一耳光。我们在前文曾经说到皇太极去打锦州,宁远派兵去支援。皇太极打宁远,锦州可以在后方闹事。所以说皇太极完全拿这两座城市没有办法,这两座城市非常坚固,而且两座城可以相互协作,后金很难去攻破任何一座城。

当然,这两座城的战略意义并非如此,怒尔哈赤和皇太极的目标是一样的,那就是他们要去尽可能地打劫。因为你会发现后金是游牧民族,因为它的人数比较少,所以他们打仗追求的并非是地盘儿,而是物资。按照他们的逻辑来说,如果宁远和锦州攻不下,那他们就要去山海关,因为关内的物资更加丰富,虽然要走的比较远,但是收获也比较好啊。

但是问题又来了,如果皇太极带着大批的士兵去关内抢了劫,并且还抢劫成功了。他们撤退的时候该走哪条路呢?他们还是要从宁远和锦州走,如果宁远和锦州的驻兵在这时干点什么,那么后金地士兵将会特别被动。他们不仅要丢掉自己抢劫的东西,还有可能在猝不及防中丢了命。所以说宁远和锦州他们的意义,并不在于他们有多坚固?他们抵挡了多少士兵,而是他们牵制了后金军队,让后金不能去嚣张地攻打山海关。这也算是保护了山海关,保护了北京城。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条关宁锦防线,让皇太极毫无办法。每当他们垂涎地望着山海关时,再看看宁远和锦州这两座城就气得跺脚。孙承宗也因为这条防线名留青史,成为了大清最尊重的人,连大清的史官也承认,如果他一直在,大清将不会获得天下。这条防线的设计也充分体现了孙承宗的战略眼光和高瞻远瞩。直到明朝灭亡,这条防线也没有被后金完全攻破。后金原本有机会占领宁远和锦州这两座城,如果他们占据了这两座城,或者在大明修筑这两座城的时候及时破坏,这条防线就不会存在,但是努尔哈赤并没有这么做,他并没有意识到这条防线的可怕。因为他没有看到这两座城池的战略地位,所以把自己坑死了以后,也给儿子留下了难题。

皇太极会被这个问题难住吗?当然他被这个问题困扰了很长时间。但说实话,对财物的渴望可以让人克服一切难题,这个难题虽然没有被皇太极解决,但是被他克服了,他是怎么克服的呢?这就是另外一段故事了。欢迎关注爱说历史的娘娘,每天都有更新哦

相关内容

原创 ...
一代传奇人物忽必烈英雄事迹耳熟能详,但在当初迁都北京的时候他却遇到...
2025-06-29 00:33:59
原创 ...
导言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日(626年7月2日),发动“玄武门之变”,...
2025-06-29 00:33:41
原创 ...
春秋战国持续了大约5个世纪,期间百家争鸣,人才辈出,今天的人大都不...
2025-06-29 00:33:39
原创 ...
李煜被誉为词帝,生于七夕,死于七夕,这算不算浪漫呢?春花秋月何时了...
2025-06-29 00:33:24
原创 ...
自古以来,身处在皇室的人可能都会有自己的“难处”,特别是皇帝的儿子...
2025-06-29 00:33:18
原创 ...
综观左宗棠的一生,他对中国近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乃至教育、科...
2025-06-29 00:33:01
原创 ...
晚清罕见老照片:地主婆出门时牛气哄哄,慈禧回銮途中被洋人拍到 晚...
2025-06-29 00:32:56
原创 ...
19世纪,野心勃勃的俄罗斯帝国走在大规模扩张的途中,结果在克里米亚...
2025-06-29 00:32:52
原创 ...
赵匡胤并不是一个滥情之人,一生中只有三位正式妻子,作为一个皇帝,可...
2025-06-29 00:32:47

热门资讯

原创 为... 李白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是站在唐诗巅峰之顶的男人之一。如果撇开他的文学成就不谈,他从生前到...
原创 妻... 妻子婉容:溥仪一生没有儿子,暗中指点他当上清朝末代继承人 对于晚清,我相信大家的第一反应是腐败;而对...
【震撼心灵】辛弃疾:铁血男儿,...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位铁血男儿,他的一生充满了壮志豪情,他就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他的词作豪情万丈,...
李信被项燕大败损兵折将,还让秦... 唐代王勃曾有感而发,写下一句“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来感慨李广的命运多舛。 其实,不光是李广难封,幸...
原创 剃... 剃头挑子一头热,是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俗语,通常用来形容男女之间不平等的关系,一方热络,另一方冷漠。但...
原创 隋... 作者:小螃蟹 所起隋朝,他像是烟火。短暂、绚烂。 不管李渊继位后,如何在历史上抹黑隋朝,但是没有隋朝...
原创 明... 宫女制度,古已有之。最开始宫女都是由战败的俘虏,罪臣的妻子儿女来充当。后来渐渐的发展成为由民间选秀,...
原创 古... 看过古装剧的人,都会发现,电视剧中无论哪个朝代,只有是个当官的,都会被别人称呼为大人。那么古人真的是...
原创 明... 明代的学者冯梦龙曾经在《广笑府》中记载这样一段诗词:“来时萧索去时丰,官帑民财一扫空。只有江山移不去...
原创 杨... 都知道,英雄过不了美人关,项羽曾为了虞姬耽误大军,而开创了唐朝盛世的李隆基也不例外,为了宠爱的杨贵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