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江统的《徙戎论》很有远见,为何没有付诸实施?原因令人深思
创始人
2025-06-27 22:32:42
0

公元280年,三分归晋,天下重新一统,但是并没有回归到汉朝的强大和盛世。

东汉以来,不断有北方游牧民族内迁。曹魏立国后,借着战乱,他们纷纷杀官自立。进入晋朝,这种现象愈演愈烈。公元294年,内迁的匈奴人郝散造反,虽然很快被打败,但是2年后,其弟弟再度联合氐人、胡人叛乱,拥立齐万年为“皇帝”,占据西凉,虎视关中。直到公元299年才平叛。

目睹游牧民族不断叛乱,陈留圉人江统坐不住了,挥毫写下千古名篇《徙戎论》,引经据典,称戎狄“性气贪婪,凶悍不仁”,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主张“申谕发遣,还其本域,慰彼羁旅怀土之思,释我华夏纤介之忧”。否则天长日久,一旦事态将一发不可收。

可惜,这个建议没有得到采纳。永嘉之乱、衣冠南渡、十六国的历史,血淋淋地印证了江统的预测。

《晋书》对江统《徙戎论》的评价是:“帝不能用。未及十年,而夷狄乱华,时服其深识”。

那么为何西晋政府没有采纳江统的建议呢?主要原因是:

一、心理上过度自信

先秦、秦汉时期,塞北游牧民族祸患不断,一旦蒙古高原发生天灾,粮草不足,能征善战的游牧民族就会南下劫掠财富和食物,使中原华夏人不堪其扰。中原也采取了种种措施应对这种局面,包括修建长城、和亲通商、武力出击等手段。

随着中原汉朝逐渐强盛,对付北方游牧民族取得的胜利越来越多,甚至提出了“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雄壮口号。事实上,即使在秦朝、东汉即将灭亡之际,游牧民族也得不到多少便宜了。三足鼎立的曹魏时期也屡屡打败游牧民族。

所以几百年来累积的心理自信,一直存续下来,认为他们不足为患。所以骄傲自满,低估了他们的危害。

二、人口不足,缺劳少兵

从东汉黄巾造反开始,到西晋统一的100年时间里,中原大地战乱不断,“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十室九空。长期战乱导致中原人口急剧下降。有统计说,三国战乱,至少全国死了一半以上的人口。

而北方草原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则因为天灾和战争原因内迁,正好中原地区劳动力严重不足之际,所以魏、晋政府也好心收留他们,甚至鼓励这样做,主动引进外来民族。心慈手软的结果,是内迁的游牧民族原来越多。

另外,内地因为战争,士兵缺员很多,也亟需兵源,在这种背景下,北方各地都有内迁的游牧民族了。

三、皇帝昏庸、朝廷暗弱

司马炎统治时期,虽然统一了天下,但是东汉晚期的弊政并未得到消除,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而晋惠帝司马衷,则是一个天然傻子,啥都不懂,更不要说执政了。何不食肉糜故事的主角就是司马衷。

朝廷大权都掌握在贾南风手里,史书加载此人性格暴虐,相貌丑陋;手段极端,做事残忍。

这样的朝廷,这样的皇帝和皇后,自然无法做出英明的决断性决策。

四、忙于内争、无暇旁顾

虽然那时候内迁的游牧民族内乱的现象,早有苗头,但是开始规模不大,大家熟视无睹,后来又忙于内斗,想处理已经来不及了。

司马炎统一中国之后,迎来了10年短暂的“治世”。但是由于没有改变东汉以来的政治架构,290年统治阶层内部矛盾恶化。司马炎一死,杨氏、贾氏权力之争,引发了“八王之乱”。“八王之乱”延续16年之久,朝廷几乎没有精力对付游牧民族的叛乱。

等八王之乱结束,游牧民族造反更加频仍,这时候再腾出手来对付,为时已晚。

五、随波逐流、崇尚老庄

由于长期战乱,朝廷昏庸,很多人产生了逃避现实,回避竞争的思维,随波逐流的思想逐渐占据当时学者的头脑。

著名的如竹林七贤,他们明哲保身,不为朝廷服务,不拘礼法,主张清静无为,聚众在竹林喝酒,纵歌。这就是当时社会风气的折射。

可见江统这样人才非常难得,有远见卓识,可惜生不逢时,正确的主张无法得到贯彻实施,终于给中华民族带来“五胡乱中华”的人间惨剧。

相关内容

侃爷演唱会被吐槽像去米其林...
侃爷的演唱会曾遭遇吐槽,说其像去米其林吃白粥。这一评价看似奇特,实...
2025-07-14 12:39:56
原创 ...
李三万 摘要:甲午海战期间,北洋水师“济远”号管带方伯谦的表现历来...
2025-07-14 12:33:53
原创 ...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 “关注” 。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
2025-07-14 12:33:51
原创 ...
实际上,安禄山到底为何造反只有他自己知道。我们的现在想法就是基于后...
2025-07-14 12:33:38
原创 ...
在《三国演义》中并没有一个严格的武将排名榜,所以一般大家都是根据他...
2025-07-14 12:33:33
原创 ...
孝道文化一直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古人们对于孝道文化有着独...
2025-07-14 12:33:15
原创 ...
毛主席和朱德共称为“朱毛组合”,用毛主席的话来说,“朱毛”离了任何...
2025-07-14 12:33:04
原创 ...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很值得探讨,要解答这个问题,得从以下几个方面...
2025-07-14 12:32:59
原创 ...
导读: “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这句代表对爱情忠诚且...
2025-07-14 12:32:59

热门资讯

原创 接... 1912年2月12日,满清帝国的紫禁城里传来了一阵轰轰的炮响声,一代权贵的大幕就此落下。这场历史的变...
原创 明... 严正声明:本文素材来自《话说明朝》一书,反对转载,拒绝伪史,保证没有任何政治联想!晚清政府可以说确实...
原创 假... 在回顾世界历史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对各种大事件以及它们所带来的深远影响感到惊叹。其中,中国的清朝是一个...
原创 电... 受很多影视剧和武侠小说的影响,那些文学影视作品中古人的日常生活,似乎过得非常潇洒。就比如那些大侠级别...
原创 听... 文|夜谈 编辑|王图往迹 听闻皇叔给自己办葬礼后称帝,汉献帝刘协大笑三声,他在开心什么? 东汉末年...
原创 三... 在三国时代,西凉虽然远离中原地区,但西凉势力却是任何诸侯都不敢忽视的一股力量,西凉铁骑战斗力之强在三...
原创 少... 不 ' 说 少言 | 是一种能力 不说 | 是一种智慧 周武王灭殷后,把曲阜封给了周公旦,国号为“鲁...
原创 彭... 彭德怀的坚定之声 在中国革命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位坚韧不拔的革命家,他名叫彭德怀。虽然言辞有时含糊不清...
原创 关... 武庙,即武成王庙,一开始是祭祀姜太公的庙宇。最早设立于唐朝,与文庙相对,设有良将十哲、古今六十四名将...
原创 隋... 在我国的历史当中,有两个著名的短命王朝,一个是秦朝,另一个便是隋朝。短暂的统一之后,我国便再次陷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