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论“澶渊之盟”屈辱还是值得,其实质不过辽宋竞争平衡产物
创始人
2025-06-27 09:04:01
0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澶渊之盟的结果就是让乱世中的人们,获得难得的安宁。而澶渊之盟的实质不过是地缘政治平衡的产物,他的签订代表两种竞争性的体制,保持力量平衡的结果而已。

澶渊这个地方位于今天的河南濮阳市,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从北宋开封到澶渊不过200多里距离,其地位,和现在的天津对北京类似,简而言之其是首都屏障。

(今日濮阳到开封距离)

由此可见,签订合约的地方与宋朝的重要性,那么该如何公正评价“澶渊之盟”?澶渊之盟"历史上褒贬不一,爱他的人认为他是乱世中的和平之光,带给北宋百年和平,恨他的人认为他是不平等条约,丧权辱国是一种不可忘却的耻辱。

其实这两种评价都有道理但是都不准确,如果不回到当时的实际情况下是无法看清楚这个条约到底如何的。

当年北宋的对手契丹人建立的辽国和之前的少数民族政权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那就是政治体制的合理化,简而言之辽国是一个另类的少数民族政权,他用一国二治的政策治理国家。使得境内契丹和汉人能做到相对的和平共处,大大加强了内部的凝聚力,这和之前以蛮横武力建立的游牧民族政权有本质区别。

这就是他想对与前代对手的制度优势。

而当时的北宋毫无疑问是一个先进的封建帝国制国家,可是以文抑武的政策又让他武力孱弱,这样的情况下制度的优势就转销为无。

(辽国扩张和发展源自制度优势)

而要打败敌人与国家而言最需要拥有的不过以下几种。

第一:武力优势,这个北宋没有。

第二:制度优势,这个北宋也不明显。

第三:经济优势,这个北宋有但是没有之前的前提,经济在发达也无济于事。

于是形成僵局还有割据就成必然,这时候在僵局条件下,如何共处就是学问,何时政治博弈的条件。

那么当时北宋的真实情况如何?

用一句话就可以说清:那就是亚历山大大帝!

之前我说过澶渊离开封距离200里,200里,按契丹轻骑兵日行180里速度,一天半即可兵临城下,扼宋朝要害,犹如打蛇打七寸,这种威胁如鲠在喉,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办?

对于主政的宋真宗赵恒而言是个难题!

(辽国骑兵朝发夕至)

宋真宗赵恒,实事求是的说在历史上评价还是很高的,是个仁人君子也算有为的帝王,但是他的胆子不大是肯定的。

原因很简单,没有经历过斗争,长与深宫的帝王一般都很胆小。

再加上老爹赵光义三征契丹三次大败也给他留下童年阴影,尤其是赵光义第二次征契丹,宋军崩溃的惨状那是记忆犹新。

按照《辽史》记载:

“宋主仅以身免,至涿州窃乘驴车遁去”。

这毫无疑问是一场大败,看着自己的英雄老爹都被契丹人打的找不着北,接班人的宋真宗赵恒当然也会认为自己也打不过,这叫未战先却。

基于此,他就心有恐惧再加上没有必胜的把握,勇气当然就越来越少。

那么如何让自己看上去更有勇气?

什么东西可以壮胆?

在宋真宗赵恒看来,最简答的办法就是征兵,于是宋真宗赵恒不断征兵以给自己心里安慰。

从公元979年宋辽交兵开始,宋朝的军费开支就连年递增,兵力也是蹭蹭蹭往上涨,中央禁军在宋真宗时达43万,地方军近50万,合计几乎有百万大军,在古典时代,征兵制下,这几乎是无法想象的时期,征兵制不同于卫所制度,是要给钱的。

而这百万大军给宋朝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军费激增,光是养兵,年支出就要五千万贯。

在赵恒继位初期,兵力没有大增的时候,宋朝的财政收入还勉强可以应付,可是到继承位置数年之后,宋朝国家财政状况因为兵力增加,开始持续恶化。

财政收人1.5亿缗,支出则为1.2亿缗,每个地方都在要钱,而国库钱却所剩无几。

国家财政危机,最后不得不增税,结果就是民怨沸腾,社会矛盾尖锐。

(富有的宋朝隐患深重)

不征兵,心理不安,征兵,财政困难!

内乱的影子开始出现,而外患还在持续,宋真宗赵恒本不过想做守成君主,安稳天子,他既不想民怨沸腾,又不想外患不断。

那么该怎么办?

内部外部问题都紧密相连,要想减税,就不能增兵,不能养太多兵,可是没兵马辽国就要过来打,这真是个矛盾啊。

而那时候的契丹辽国则不同,首先他们不用养兵,辽国实行“全民皆兵”制,

“凡民年十五以上,五十以下,隶兵籍”,

因此到耶律德光时期兵力已达50万之多,还基本上都是骑兵。

这无疑就是宋朝的噩梦。

我们都知道,宋朝缺马,北宋时期主要的马产地不过二个一个是燕云地区,一各是甘凉河套地区,前者石敬瑭送给了契丹辽国,而后者在1002年,被党项人李元昊建立的西夏给占领了。

两个产马地都在敌人手里,失去马匹来源的北宋,当时现有的战马不过区区20万,数目少不说,质量也不行,还要供给全国使用,没有骑兵的现状,让宋朝根本无法发起战略反击,只能守城作战,面对这样的现实,在中世纪骑兵为王的时代,宋真宗赵恒根本没有强硬的资本。

而此时掌握辽国契丹实权的则是太后萧绰,一个果敢而有决断的人物。

她看到宋朝在太宗时期的节节失败,以及真宗败于党项的惨状,就像看到了一个肥羊在向自己招手,曾经的北宋精锐部队,死伤殆尽,剩下的都是乌合之众的新兵!

上还是不上?不过需要一个契机!

而宋朝叛徒的出现给了她这个契机,一个情报泄露,让辽国辽国对宋朝内部形势了如指掌。

那么战争还有不打的理由吗?

(没有了燕云宋朝入门户打开)

于是在公元1004年秋,辽国20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700里,围困澶州并进逼开封,妄图一次性灭宋。

面对这样的情况,本就软弱的宋真宗赵恒慌了,他和后世子孙一样也开始想着逃跑,逃哪里去呢?这是个问题!

是和唐玄宗一样去四川,还是和后来的赵构一样去金陵,赵恒斟酌再三,觉得金陵山水佳,风景好,是个好去处,便收拾收拾细软准备动身。(宋朝皇帝真是一脉相承)

如果不是集贤殿大学寇准极力阻止皇帝的行动,我们有理由相信“靖康之耻”会提前到来。

那一刻的寇准无疑是一个英雄,也是一个硬骨头,就如后世明朝于谦一样,一人撑起了一个国家!

在他看来,赵恒的逃跑行动将让国家陷入万劫不复境地,而当时的时局其实并没那糟糕,契丹兵锋虽劲但人数不多,如果皇帝御驾御驾亲征,必能鼓舞上气,那么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啊。

于是寇准极力劝说宋真宗赵恒御驾亲征。

赵恒胆子比较小,可是拧不过寇准,勉强答应御驾亲征,但是当车驾来到现在河南滑县,赵恒又打起退堂鼓,因为近侍告诉他,契丹人增兵了,

寇准又一番苦口婆心劝说,赵恒这才万分不情愿地来到了澶渊城,当宋军看到城头黄龙旗后,果如寇准所言。

“诸军皆呼万岁,声闻数十里,气势百倍”。

恰恰这时老天也帮忙,契丹统帅萧挞凜居然被宋军乱箭一不留神射杀了,这主将一死,辽国诸军心乱之下斗志全无。

最好的时机错过了,萧太后也因痛失大将而心灰意冷,决定罢兵而去。

萧太后虽然心痛,可脑子并不糊涂,她走之前要求与宋朝签订盟约,获得实在的好处。

有的谈,赵恒自然求之不得,于是宋辽和谈,恢复边界原状。

为了让辽兵撤退,宋朝付出每年给辽10万白银,20万绢代价。

当然,为脸面好看,赵恒在盟约上将这笔钱称作。

“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

简单说就是,为了脸面好看,文字稍微修饰了一下耻辱!

?(和谈一壶酒)

这就是《澶渊之盟》的由来和前因后果,那么我们在看看后来的影响。

条约签订后,宋辽两国开始了边境贸易,互通有无,战前契丹不让匹马入宋,禁绝了马匹的交易,可是在盟约签订后,马匹也成了边境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宋朝的骑兵终于有马了!

这只是开始,《澶渊之盟》作为中国古代的重要盟约,几乎是执行最久的合约!

前后持续近百年,也给了宋辽两国几乎百年的和平时期!

在这段时期内,两国互通有无,两个原本相互视若仇寇的对手,保持百年的和平,甚至产生了文化交流,辽国最后慢慢汉化,也因为汉化而变的衰弱了!

不得不算是后遗症啊,而另一个后遗症也很明显,那就是社会经济大发展。

在古代人口数是衡量国家富强的最重要指标,下面我们看一组数据。

公元1029年,宋朝全国户数为1016万2689; 户

公元1042年,宋朝全国户数为1037万7640; 户

公元1048年,宋朝全国户数为1090万4434; 户

公元1060年,宋朝全国户数为2460万0000; 户

不过三十多年,边境的和平,带来了人口的翻倍,直接好处就是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神宗时期,朝廷每年能征2.2 亿贯商业税,相当于人民币66亿元,这是对内。而对外的海关收入,在1056年~ 1063年达到每53万贯,相当于1.5亿元人民币。

这还不算传统的农业税,宋朝的繁荣就因这合约而来!

宋朝海洋贸易图

商品经济繁荣,进而加大了重金属需求,同时科技的发展也使采矿量大幅提升。

1049年~ 1053年,宋朝年得铁7124万斤;黄金 15095两,白银219829两,黄铜5100834斤;铅98151 斤,锡330695斤。这无疑都是百年和平带来的好处。

然后在回头看看宋朝的付出,每年给辽10万白银,20万绢,不过九牛一毛而已。

虽然国家之事,不能像做生意那样算计,可是你武力打不赢,制度又没绝对优势,除了经济优势一无所有,如果还继续打下去,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不明智举动。

而宋朝唯一的问题就是没有将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转化为强大的武装力量,反而不断在安逸中,养成了顽疾,官员越来越多,文风越来越盛,武力则越来越暗弱!

最后在金人崛起后,又短视的背弃盟约,一场海上之盟后,彻底将辽国给卖了!

殊不知,汉化的辽国已经由狼变成了哈士奇,他是抵挡虎狼一样的金人的第一线,没有了他们。自己不争气的宋朝,最后被虎狼给吞了!

海上之盟真失败

一出“靖康之耻”下的民族悲剧就此出现!

富国而不强兵,国恒亡,穷兵黩武,国恒亡,所以国家政策,最关键的是找到平衡点,对外如此,对内亦然如此要不就会出祸事!

这也算历史的经验教训吧!

参考数目:

《宋史》

《辽史》

《澶渊之盟新论》

《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

相关内容

从沙土到纤维砂(一):马术...
在马术运动的发展历程中,场地的演变犹如一部生动的传奇。 起初,骑手...
2025-08-28 12:53:39
自由式小轮车:驭风腾空 青...
Transparency 后空翻潇洒飘逸,定前轮稳如磐石,摆车架灵...
2025-08-28 12:52:26
到甘肃甘南旅游6天5晚游玩...
家人们,谁懂啊!现在旅游热潮一波接一波,大家都想趁着假期出去看看祖...
2025-08-28 12:48:32
(活力中国调研行)感受唐风...
8月27日,华灯初上,湖北襄阳唐城影视基地在宫灯映照下化为“琼楼玉...
2025-08-28 12:48:06
四川5天4晚最佳路线推荐,...
家人们,谁懂啊!四川那可是个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秀丽的自然风光和独...
2025-08-28 12:47:19
2025年青甘包车游玩8日...
2025年青甘包车游玩8日7夜人均预算2400元,这个价格能让咱们...
2025-08-28 12:46:54
原创 ...
如今的画面,反而成为破解多年前传闻的最有力证据。18岁的 Luca...
2025-08-28 12:46:31
原创 ...
中国男篮新星王俊杰近日已经回到美国旧金山大学,和队友们会合训练,备...
2025-08-28 12:36:19
原创 ...
小王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向特朗普提问时,注意到了一件有趣的新装饰。就...
2025-08-28 12:36:12

热门资讯

一个沙俄画家笔下的清朝“东干人... 瓦西里·瓦西里耶维奇·韦列夏金(1842-1904)主要以其作为战役画家而闻名,是著名画作《战争颂歌...
原创 林... 大清的转折点,源自于鸦片战争,虎门销烟也造就了晚清重臣——林则徐,一世威名。然而,很多人会有一个疑问...
原创 清... 推荐语:我们每个人的志向不同,所以所做出的选择也是完全不一样的,有的人一生清贫,最大的愿望就是在自己...
原创 末... 在中国几千年的皇朝史上诞生了400多位皇帝,从夏朝开始算起的话总共有24个朝代,这其中还没有算五胡乱...
原创 四... 公元1127年,北宋在“靖康之变”中灭亡,宋高宗赵构登基,建立南宋,年号从“靖康”改为“建炎”。这一...
原创 她... 皇太极,是一个雷厉风行的政治家,在他的眼里,没有比政治前途更加重要的东西了!而在他即位前,有一个女人...
四爷戏精上身,邀请八爷党吃饭!... 四爷戏精上身,邀请八爷党吃饭!雍正王朝
原创 李... 谈起李宗仁,就不得不说说他指挥的台儿庄战役。 作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他指挥着一群杂牌军,硬是打赢了装...
原创 我... 从财经转政治,陈凤馨的双重视野 1990年代初,台湾社会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了1993、1994...
原创 故...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相信很多人都对这句诗再熟悉不过了,也正是这句诗,很多人都对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