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582年,张居正仰天长叹、目视南方而亡,朱翊钧:他的三个儿子呢
创始人
2025-06-27 08:32:16
0

在大明王朝的内阁首辅中,张居正是一个极具个人风格特色的人物。他在58岁病亡时是当朝太师,领吏部尚书,比起嘉靖、隆庆时权倾朝野的严嵩、高拱,地位更高。可这位万历名臣,随着时间的流逝,争议却越来越大。

喜欢他的人说他励精图治,胸怀天下,是大明的救星。不喜欢他的人说他贪赃枉法,以权谋私,是伪善的君子。当然,在很多信奉“明实亡于万历”的人眼中,张居正就是他们心中的明星。

然而,张居正名动天下的成名作却也离不开万历的“助攻”。大权在握的张居正创造了流传后世的“万历新政”,将内忧外患的大明朝从悬崖边上拉了回来。更为离奇的是,在张居正死后不足两年的时间,万历帝朱翊钧竟对他的家人痛下杀手,长子张敬修被逼自尽,全家17口饿死府中,就连张居正的尸首,也险些被开棺戮尸。

那么,张居正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与万历帝朱翊钧关系如何?他又为何会在死后遭到清算呢?

神童张居正

张居正出生于湖北荆州的军籍家庭,地位低下,家境寒微。1536年,12岁的张居正受到荆州知府李士翱的赏识,并获赐名“居正”。然而,天资聪颖的张居正却在乡试时,名落孙山。当时,湖广巡抚顾璘有意试探张居正的抗压能力,处处设障,打压他的骄心。

张居正虽然受到顾璘的压制,可他心态非常好,不仅没有被暂时的失利所打倒,反而愈战愈勇。两年后,张居正考中举人,成为十里八乡有名的“神童”。然而对于顾璘,张居正却极为敬佩,在他大权在握时,曾不止一次的感慨道:

“仆自以幼童,岂敢妄意今日,然感公之知,思以死报,中心藏之,未尝感忘。”

可以说,张居正纵然不是明朝清流学派眼中的“完人“,但他知恩图报、胸怀宽广的秉性,要远胜于同时期的万历名臣。

当时,张居正就任翰林院编修。他不喜清谈诗词,反而处处议论国政。针对大明百余年来积累的“疑难杂症“,张居正提出了著名的“论时政疏”。不幸的是,嘉靖不思进取,严嵩只知敛财,张居正的改革奏疏如同泥牛入海,杳无音信。

不久后,庚戌之变爆发,俺答兵临北京城下。此次朝廷危机,让张居正看透了严嵩的本质,他不再将改变大明朝政的希望放在严嵩身上,反而亲近徐阶,将他引为知己。

可是,徐阶也斗不过如日中天的严嵩。在杨继盛案爆发后,徐阶选择自保,任由严嵩构陷杨继盛的举动,引发了张居正的极大不满。入朝6年有余,张居正四处碰壁,他心怀天下,却人微言轻。耿直的性格,难以在朝中生存。因此,张居正借休假之名,离开北京,远遁江陵,过起了钓鱼翁的生活。

俗话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张居正本就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他身在山野,却常常顾念朝政。游历民间三年,他见惯了百姓的困苦、艰难。只是,在他再次怀揣巨大的热情,返回朝堂时,冰冷的现实,仍让他难以为继。

张居正的道德瑕疵

1559年,当张居正第三次回到北京后,他的思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世人皆知,自朱元璋创立大明不久,朝中就诞生了一股以“道德洁癖”为准则的清流文臣。他们以洁身自好互相砥砺,针砭时弊,逐渐占据社会主流。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清流文臣”却将个人荣辱得失放在了首位,他们爱惜自己的羽毛,甚于天下百姓死活。张居正幼时受到的“清流”思想影响比较严重,他虽胸怀苍生,却不愿放下身段,委曲求全。因此,为官十三载,张居正一无所获。

可张居正重新归来后,就一改往日的正直做派。他曲意逢迎朝中奸佞,溜须拍马,称赞严嵩、严世蕃父子,讨好嘉靖,不再上疏谏言。而对于严嵩的老对手徐阶,张居正则小心维护,私下里为他做了不少事。

张居正态度的转变,带来的最直观的好处就是,他在朝中的地位稳步上升,政治谋略也渐渐炉火纯青。在严世蕃被杀,严嵩罢官免职后,凭借徐阶的关系,张居正得以进入裕王府,成为朱载垕一朝赫赫有名的红人。

朱载垕常年受到嘉靖的排挤,他能力平庸,性格柔弱,但不失为一位明主。坐朝六年,他重用高拱、张居正,开放海禁,改变了嘉靖时期的朝中乱象。然而,张居正在朝中的地位,还不足以支撑他彻底的进行一场大规模的变革行动。因此,利用朱载垕病逝的机会,除去他的昔日“好友”高拱,就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

朱翊钧登基之初,张居正就站队高拱,打击秉笔太监冯保。可在私下里,张居正却是冯保的亲密好友,高拱不察之下,丢掉了首辅的位置。在高拱罢官免职时,张居正又声泪俱下为他求情,博得了朝中众臣的好感。而高拱去职不久,张居正又妄图制造刺杀皇帝的假案,彻底将高拱钉死在耻辱柱上。甚至在路过高拱家乡时,张居正还能和他握手闲谈,笑声朗朗。

可以说,张居正的斗争智慧和充满瑕疵的道德观念,在针对高拱的举动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高拱走后,朱翊钧年幼无知,张居正利用大权在握的机会,实行变革。当时,张居正虽联手冯保针对高拱,可为了获取冯保对于变革的支持,张居正默许了冯保的诸多不法行径,甚至还将他塑造成了清廉正直的宦官楷模。

可令张居正欣慰的是,吏治、赋税的改革得以顺利进行。仅仅十年的时间,张居正就实现了“海宇肃清,四夷警服,太仓粟可支数年,同寺积金钱至四百余万”,将大明王朝推向了顶峰。犹如他的“前辈”王安石一般,张居正改革带给大明朝的好处,可供皇帝挥霍数十载。

然而,与前朝大多数变革家不同的是,张居正受到的非议也非常多。在明代,士有百行,孝敬为先。可张居正的父亲过世后,他却受旨“夺情”,并未回乡守孝。而在接连不断的攻击、诋毁下,朱翊钧竟以廷杖、流放为手段,压制弹劾者。可见,为了完善改革,张居正不惜得罪任何人。

威权震主

1580年,张居正上疏乞休。经历八年的改革,大明朝已然焕然一新。民生、边防较之正德、嘉靖两朝,天差地别。而目睹了夏言、严嵩和高拱的悲惨经历后,张居正越发感到深深的危机感,他迫不及待地想要离开朝堂。

只是,李太后并不愿意放人。在她看来,朱翊钧太过年幼,无法支撑大明朝的未来。因此,在驳回张居正的上疏后,仍以他为朝中首辅,深化改革。

1582年,张居正忧劳成疾,身患重病。临终前,他目视南方,仰天长叹,感慨颇多,似乎早已料到身后之事。在他死后,朱翊钧为他举办了盛大的葬礼,辍朝一日,加封他为上柱国,谥“文忠”,以示怀念之情。

然而,张居正死后仅仅四天,雷士帧就将矛头直指张居正的好友潘晟。自张居正改革以来,朝中官吏、民间富商、皇亲国戚以及清流文臣,对他的指责就从未停止过。尽管万历帝多次明确表示支持张居正,可随着他的离世,原本将张居正当作“恩师”看待的朱翊钧,也渐渐对他产生了厌恶。

不久后,朱翊钧以“威权震主”为由,下旨封闭张居正的家。尚未来得及搬出的张家人,被困在了府中,待查抄官吏抵达时,张家人早已饿死17人,张居正的母亲也在惊吓中,含恨离世。而张居正的3个儿子也遭到了残酷的刑罚,被逼诬陷张居正。

张家人的遭遇并未引发朱翊钧的同情,十年内“压制”的仇恨,让他产生了极大的逆反心理。尽管他曾将张居正当作“恩师”,可仍毫不犹豫地下旨“开棺鞭尸”。若非申时行据理力争,为张居正辩解,朱翊钧所作出的恶劣举动,必然震惊朝野。

相关内容

中国建筑兴业:上半年股东应...
中国建筑兴业(0830.HK)发布2025年上半年财报。 财务数据...
2025-08-21 04:51:16
全国田径锦标赛男子400米...
8月4日,全国田径锦标赛,男子400米决赛,19岁小将刘凯45秒6...
2025-08-21 04:44:41
近三年北京延庆旅游收入年均...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千龙网) 原标题:延庆长城、世园、冬奥三张...
2025-08-21 04:43:00
原创 ...
中国对于丧葬有诸多的文化,最原始的丧葬依旧是土葬,但是土葬不仅要讲...
2025-08-21 04:35:06
原创 ...
三国风云人物众多,单以蜀汉为例,文有诸葛亮、庞统、法正、蒋琬、费祎...
2025-08-21 04:35:06
原创 ...
孙权派吕蒙渡江杀关羽,看似很英勇,其实犯了很大的错误。在民间有一句...
2025-08-21 04:34:36
原创 ...
有人说三国最大的赢家就是司马懿,而事实也的确是如此,虽然当初曹家夺...
2025-08-21 04:34:32
原创 ...
一部《鬼吹灯》让无数人认识了一个神秘而又遥远的西域古国-精绝古国。...
2025-08-21 04:34:27
原创 ...
提到巾帼英雄,首当其冲的便是花木兰。而今天要说的是清末的这位巾帼英...
2025-08-21 04:34:07

热门资讯

原创 为... 三国时期,有很多英勇无敌的将军,他们征战沙场,留下无数传奇故事,被后世铭记。但是关于他们的下场,却很...
原创 盘... 一说起汉武帝刘彻,我们不禁想起“秦皇汉武”这句话。由此可见,汉武帝是和秦始皇一样雄才大略的千古一帝!...
原创 看... 看过民国四大美女珍藏的老照片,你觉得谁的颜值更胜一筹? 民国四大美女,21世纪人们根据现代的知名度和...
秦皇岛全国冰球挑战赛结束 山西... 中新网山西新闻8月21日电 (记者 韦亮)秦皇岛“冰海杯”全国冰球挑战赛圆满日前圆满落幕。代表山西出...
原创 最... 历史上的猛将有很多,比如张飞、吕布这些人都是赫赫有名的猛将。但是能够称得上是名将的却不多,今天就看看...
8岁男童被俘后直面朱元璋:莫杀... 8岁男童的壮志之言,朱元璋面临的抉择:历史长河中的一场博弈 朱元璋历经世事,见过数不清的豪杰,也亲自...
原创 唐... 1 鱼朝恩,唐代著名大太监。一场“安史之乱”,成就了这个六根不全的野心家。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
原创 如... #历史之谜:苏联“三战”计划揭秘,冷战的暗流??♂? 嗨,亲爱的历史探索者们!今天,让我们深入历史...
原创 古... 古代历史上帝王众多,其中有作为的英主、雄主、明君辈出,其中不乏被称为千古一帝的,他们无一不是名垂千古...
原创 原... 战国时期诸侯并列,进入了惨烈的灭国时代,这期间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家并立,成为了坚持到最后的战国七雄。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