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才能不亚于陈平的蒯通,何以佯装病癫无奈离开了韩信?
创始人
2025-06-21 08:33:56
0

作者:李大奎

楚汉争霸期间,群雄角逐,他们身边的谋士也大展其才,显示了自己敏锐独到的卓越谋划能力,可谓"上兵伐谋",从而"四两拨千斤",直接左右时局的变化。

如刘邦采纳了陈平的"六出奇计",从而脱困转危,迅速扭转被动的局面,为开创西汉稳定西汉夯实了不可或缺的基础。

然,才能不亚于陈平的蒯通,史称韩信手下第一谋士,虽帮助韩信灭掉齐国,得刘邦恩封齐王,却未能劝说韩信拥兵自立,导致功败垂成,无奈之下,只得佯装病癫,悲情地离开了自己忠心耿耿辅佐的韩信。妇人之仁的韩信,后来也落了个凄惨的结局。

这是为何?不妨从蒯通的生平说起。

一、蒯通其人

有秦末汉初纵横家、辩士之称的蒯通,原名蒯彻,据说是范阳人,出生地也就是今天的河北定兴,具体出生时间、家庭情况不详。

只知道他闪亮登场时,大约是公元前209年的秋天。因大泽乡起义的陈胜称王后,令手下武信君武臣征伐范阳。为了范阳百姓免遭战火的生灵涂炭,蒯通先以"传送檄文"之策说动范阳令徐公举城归降,又以"安定千里"之谋劝说武臣厚待起义归诚的徐公:如此不战而屈人之兵,便会恩泽燕赵大地,轻松实现你武信君北上的目标。

果然如蒯通所料,当武臣隆重迎接徐公的归降后,燕赵大地三十多座城市迅速向武臣大军投诚,为武臣建立赵国奠定了基础。

这就是漂亮登场的蒯通,仅凭三寸不烂之舌的斡旋之术,便成功化解了一触即发血流成河的战争。他的策划能力由此成名,开始在刀兵四起的秦末乱世崭露头角。

二、投奔韩信

刘邦手下大将军韩信占领燕代地区后,欣赏韩信不凡军事才能的蒯通,那时正在项羽那里效力。因项羽没有采纳蒯通的好友安其生(也是很有才能的谋士)有远见的谋划,蒯通认为项羽更多的就是力拔山兮的武夫,也就没有接受项羽的提任,转而投奔韩信帐下。

在蒯通看来,虽说韩信现在隶属刘邦集团,但他手握重兵,已平定赵、代、燕三国,继续进军的话,齐国也将收入囊中。届时韩信的实力必将走向巅峰,可望一统山河建立新的封建王朝。

蒯通也将以顶级谋士之功光耀千秋,成为当世最耀眼的智囊之星。

于是,带着这样美好寄望的蒯通加入韩信的智囊团后,不久就因为卓越的才华得到韩信赏识重用,得授"第一谋士"的称誉,可以随时随地向韩信建言献策,不受任何阻扰。

由此,蒯通便在韩信帐下迎来高光时刻。

原来韩信正准备挥师讨齐,听说刘邦已派谋士郦食其成功劝说齐国归降,便打算收兵还朝听候差遣。关键时刻,蒯通便以汉王没有下令收兵为由,极力劝说韩信继续出兵,唯有拿下齐国,才有将军进退自如的空间。

这就是蒯通步步为营的大韬略:乱齐之策。

采纳此计的韩信,果然平定齐国之后震住了楚汉相争的刘邦项羽,受困荥阳的刘邦只得安抚韩信,册封他为货真价实的齐王,项羽也赶忙派人来游说韩信,要与他结盟。

三、蒯通"三分天下"之策

这时候的韩信,真正决定着天下的走势。

他站在项羽那边,项羽也就不费吹灰之力平定天下;他继续站在刘邦这边,打败项羽也是十拿九稳。

若韩信造反自立,必然是"三足鼎立",待天下有变,再统率大军平定项羽刘邦,也极有可能。

不得不说,蒯通深思熟虑的"三分天下"之策,确是对时局分析得最完美、最有效的千古谋划。若韩信采纳了此策,再不济,也会与项羽刘邦平分秋色,不至于后来落了个被刘邦夷三族的悲惨下场。

只可惜军事才能过硬的韩信政治才能偏弱,他最终没有采纳蒯通这一远见卓识的"三分天下"之策。

原来历经坎坷的韩信实乃厚道之人,他因得刘邦重用有了大展身手的平台,能称王就是最大的满足,根本没有问鼎天下的雄心壮志。

在韩信看来,刘邦对他有知遇之恩,除非刘邦对他赶尽杀绝,他是不会谋反的,若现在背信弃义拥兵自立,无异于决裂,有违自己的内心道义。

韩信的这份善良,最终也决定了他不愿自立图强的霸业。

蒯通见韩信决绝如此,才明白他与韩信终究是"道不同,不相为谋",韩信如此妇人之仁,将来必定没有好下场,便决定不再为他服务,当即佯装疯癫而去。

四、后记

没有蒯通辅佐的韩信,便一心一意继续效力刘邦开创西汉。韩信的悲剧果然如蒯通所料,不久便被刘邦打压,不仅兵权被收贬为淮阴侯,后来还被吕雉骗杀,冤死在钟室之内。

一代"兵仙"就这样倒下。难怪他临死之前大呼没听蒯通之言,但世间没有后悔药,厚道的韩信只能为他的选择买单。

才能不亚于陈平的蒯通,原本向韩信所献的计谋,的确是攻守自如精妙绝伦的好计,足可决定天下大势的走向,至少可以确保韩信的结局不会那么悲惨。

只可惜蒯通服务的主子韩信,并不是君王之才,就是雄霸一方的军事大佬罢了。

所以,没有跟对人的蒯通没有陈平的幸运,只得悲情离去。

还好的是,蒯通的命运最终还算不错。当韩信被夷三族时,刘邦欲问责烹杀他,蒯通以"当时效忠韩信,不知高祖"的辨才成功解危,刘邦赦免了蒯通,无罪释放,后来蒯通得到曹参的礼遇,奉为上宾,终老一生。

由此可见,即便都是顶级谋士,差别也很明显,跟对了人,也就无往而不前。跟错了人,只能望洋兴叹了!

是为记。

作者:李大奎,七0后,法学学士,贵州湄潭人,红学与汉史研究者。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相关内容

手持这份地图,解锁成高子镇...
想趁着闲暇时间到乡村走走, 既逛得自在又吃得地道? 香坊区成高子镇...
2025-08-20 08:49:15
安徽旅游攻略必去景点推荐,...
家人们,如果你正愁假期不知道带娃去哪儿玩,那黄山绝对是个宝藏目的地...
2025-08-20 08:49:01
广东阳江 开渔季的变与不变...
本报记者 姜晓丹 8月17日,广东阳江海陵岛闸坡渔港,开渔后捕获...
2025-08-20 08:47:05
一家人去四川6日游攻略推荐...
家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想带着父母出去旅游,让他们...
2025-08-20 08:45:26
丽水室内淘气堡
周末带娃去哪儿?对于丽水的家长来说,室内淘气堡可能是最省心的选择。...
2025-08-20 08:44:44
WTT欧洲大满贯瑞典站:梁...
8月19日,WTT欧洲大满贯瑞典站男单1/16决赛,梁靖崑0-3不...
2025-08-20 08:41:57
苏州的宝子赶紧冲,只要69...
苏州的宝子赶紧冲,只要69就可以来体验2小时的贵族运动啦‼️约上闺...
2025-08-20 08:40:55
原创 ...
秦桧是历史上有名的大奸臣,每个人在了解了那段历史以后,不痛恨秦桧的...
2025-08-20 08:33:57
原创 ...
提到秦始皇,很多人都以为秦始皇嬴政自然是姓嬴,而在《淮南子》中讲“...
2025-08-20 08:33:53

热门资讯

原创 1... 伊藤博文,字俊辅,日本长州人。他是明治九元老之一,在日本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他使日本登上了东亚头号强...
原创 北... #我在头条搞创作第二期# 张环只是北宋大军之中一个很小的小头目,史料上很少提及此人,就是很多历史学家...
原创 她... 1966年10月,《人民日报》在显著位置刊发了社论文章《向毛主席的好工人尉凤英学习》。尉凤英是七二四...
原创 若... 正所谓:“姓氏背后都有着一段故事。”的确如此,在中国,每个人的姓氏可能现在看起来是没有任何的渊源的,...
原创 这... 众所周知,中国有很多的民族,如今各民族亲如一家,历史上可不是这样,中原王朝和一些游牧民族的关系可以说...
原创 林... 1949年6月,中央开始为建国进行着各项准备,其中国徽等国家标志物件的确立极为重要。周总理对此非常重...
原创 三... 《三国演义》中号称有万夫不当之勇的猛将有十几位,不过其中不乏像邢道荣、李异、谢旌、韩德、严颜这样的水...
原创 敌... 关羽关二哥是冷兵器时代猛人的代名词,在南北朝时代就有杨大眼等猛人都被拿出来和关二哥进行对比(打不打得...
新春走基层丨考古人的新年愿望 刘政宁 姚於 2月7日,冬日阳光温柔照着重庆。位于渝中区枇杷山的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里,刚刚结束万州...
原创 朱... 导读:提起日本这个国家,相信很多人心中只有愤怒与厌恶。自古以来,日本人的骨子里都充满了一种“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