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崇祯时期最称职的一位内阁首辅李标
创始人
2025-06-20 04:32:10
0

崇祯登基后,当时的内阁依然还是熹宗时期的“魏氏内阁”,成员分别是,张瑞图和李国普。很明显,前两个都是阉党成员,第三个李国普虽然不是阉党,可与魏忠贤也走得很近。据《明史》记载:

庄烈帝即位,以阁臣施鳯来、张瑞图、李国普皆忠贤所用,不足倚。

在政局初步稳定后,崇祯便下旨要求朝臣们通过廷议推选入阁的人选。当十个候选人的名单摆在御案前时,崇祯彻底傻眼了,因为这里面既有阉党余孽,也有东林党人,显然都不是崇祯的最佳人选。

为了防止引起新一轮的党争,崇祯竟然突发奇想,决定借助古法来一次“枚卜”。那么,何谓枚卜呢?

尽管听起来特别的高大上,但说白了就是通过抓来选出阁臣,甚至还没有买彩票的技术含量高。您可千万别怀疑,这不是玩笑,而是如假包换的历史!据《明史》记载:

帝仿古枚卜典,贮名金瓯,焚香肃拜,以次探之,首得龙锡,次李标、来宗道、杨景辰。辅臣以天下多故,请益一二人,复得周道登、刘鸿训,并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

通过这次抓大会,有六名幸运儿光荣的中签,他们分别是钱龙锡、李标、来宗道、杨景辰、周道登和刘鸿训,再加上内阁原有的三位成员,大明内阁突然间就有了九名成员,真的是空前拥挤,空前复杂,空前热闹。

来的首辅干得很憋屈,他既要遭受崇祯的猜忌,还要面对朝臣的弹劾,很快就被逼走了,顺道带走的还有张瑞图。据《明史》记载:

御史罗元宾复疏纠,鳯来、瑞图俱告归。

施和张瑞图离开后,李国普接任了首辅之位。同样,他也没干了几天,就被崇祯逼走了,至此“魏氏内阁”全部下岗。

之后,担任首辅的是来宗道和周道登,他俩很快也被崇祯解雇了。杨景辰本来有机会接任首辅,但他曾经参与编撰了《三朝要典》,因为此罪而被罢黜。9-6=3!

崇祯皇帝的这一波操作下来,内阁中还剩下三个人,分别是李标,钱龙锡和刘鸿训。于是,朱皇帝大笔一挥,李标就成了大明的第五十五位内阁首辅。

李标(1582年——1644年),字汝立,号建霞,直隶真定府高邑(今河北省高邑)人。在明朝末期的官场倾轧和党派斗争中,他无党无派,为官正直,明辨是非,敢于直谏,是一股难得的清流。可惜,他同样没有赢得崇祯的青睐,很快也被罢职了。

1582年,李标出生于一户地主家庭,自幼就展现出了不同常人的天赋,对于经史子集很早便能融会贯通。十几岁开始科考之路,几乎是兵不血刃的连续晋级。

1607年,二十五岁的李标就通过会试高中进士,开始在翰林院中熬资历和排大队。没过几年,他因为文采出众而被授予检讨之职,同时也赢得了时任首辅李廷机的关注。

1612年,李标调任了太子府的属官,担任右春坊右赞善。几年后,又升任了詹事府的少詹事,成为正四品的京官。

从此开始,李标虽然没有成为东林党人,但却与之频繁的接触,俨然被视为了准东林党人。

在万历皇帝驾崩后,太子朱常洛登基,史称明光宗。结果,这位战战兢兢长大的朱皇帝,连自己的年号“泰昌”还没正式起用呢,就因为纵欲过度而嗑药致死了。

1621年,东林党人心急火燎地拥立了朱由校登基称帝,史称明熹宗,他还有一个很响亮的外号“木匠皇帝”。

朱木匠一登基,马上犒赏拥立自己的东林党人。而作为准东林党,李标也被授予了礼部右侍郎的职务,同时继续协理詹事府。

借助“移宫案”、“红丸案”等事件,东林党彻底击垮了浙党等势力,完全把持了朝政。而与此同时,魏忠贤的阉党也在以光速崛起,两派之间的党争愈演愈烈。

李标虽然在很多观点和主张上都支持东林党,但他却极为反感党争,小心翼翼地秉持着自己的中立政策。但是,因为他师从东林党的核心人物赵南星,甚至被列入了《东林同志录》,越来越遭到了阉党的仇视。为了避祸,他只好主动辞职。据《明史·李标传》记载:

标惧祸,引疾归。

1627年,信王朱由检即位登基,也就是崇祯皇帝。他在继位之初,立即就对魏忠贤的阉党展开了清算,所有的阉党成员和疑似阉党成员都被问罪或罢黜。

此后,完全失去敌手和制约的东林党,由此开始独霸朝政,简直到了见谁灭谁的地步。

为了逐步更换“魏氏内阁”,崇祯下旨由朝臣廷推入阁的人选。赋闲在家的李标,被东林党当作是“自己人”,也赫然出现在了候选的十人名单当中。据《明史》记载:

诏廷臣推举,列上十人。

之后,李标幸运地通过了“抓大会”成功出任礼部尚书并入阁参预机务。随着崇祯皇帝的一波“神操作”,内阁减员现象严重,李标没过多久就接任了首辅一职。

作为首辅,李标多次上疏崇祯皇帝要以“宽仁”和“德政”治理天下,积极效仿圣贤能君,早日实现大明的中兴。而这段时期,是他和崇祯难得的蜜月期。据《明史·李标传》记载:

帝锐意图治,恒召大臣面决庶政。

不过,由于崇祯的自以为是和刚愎自用,李标很快就因为自己的直言进谏而遭到猜忌。据《明史·李标传》记载:

帝不从,自是深疑朝臣有党,标等遂不得行其志。

很快,崇祯就召回了前任首辅韩爌,而李标主动让位成为了次辅。在袁崇焕一案的审理上,韩爌受到了牵连,被东林党人连续弹劾,甚至还加上了“内外勾结,沆瀣一气”的罪名。

无奈之下,韩只得称病辞职,又一次空出了首辅的位子,而李标也递次又接任了首辅之职。

当时,李标所面临的头等大事依然是如何为袁崇焕一案定性,以及如何处置相关的涉案官员。他深知,以崇祯刻薄寡恩的秉性,袁崇焕势必性命不保。但还是本着公正和负责的态度,尽量不搞牵连,更不能扰乱军心,保全了朝中和军中的一大批官员。

虽然崇祯帝铲除了阉党的势力,但朝中依然是党派林立,朝臣们只得被迫选边站队,主要还是以东林党为主。这些东林党人,一个个都自命为清流,但是却不思朝政,所有的精力既不在“清兵身上”,也不在“流民身上”,而统统用在了相互间的上。

为了消除党争,集中精力处理内忧外患,李标再一次开启了自己的直言进谏模式,多次上疏劝谏崇祯“不能以党疑臣”。这个建议,可以说是完全碰触到了崇祯的软肋,自诩圣君的这位朱皇帝越来越排斥首辅李标。

而东林党,眼见李标得益于他们的力量才成功入阁,甚至还二度担任首辅。可是,李标本人却不肯与他们为伍,不但不积极参与党争,反而还极力反对,限制东林党的一家独大。

于是,这帮只会动嘴的东林党人,开始集中火力弹劾李标。而他们的罪名也是花样百出,有的说他能力低下,有的说他阻塞言路,有的说他贪赃枉法,有的说他废弛军备。还有更歹毒的,弹劾他袒护袁崇焕,暗中勾结军队将领。最后的一条,直接说到崇祯皇帝心坎里了。

眼见如此,李标只得辞官归乡。尽管,崇祯帝也象征性的进行了慰留,但也就是走走过场而已。就这样,李标也像之前的几位首辅一样黯然离职归乡了。

1644年,李标在自己的家中过世,享年六十二岁。当时,李自成已经攻陷了北京城,而崇祯皇帝也已经自杀殉国。

在得知他的死讯后,流亡的南明小朝廷追赠其为少傅,赐谥号“文节”。

笔者个人认为,李标是明朝末期难得的一位称职首辅。他公正无畏,既不参与党争,也不排斥异己,竭力辅保摇摇欲坠的明朝,竭尽全力履行了自己的人臣职责。

张廷玉在《明史》中高度评价了他:

庄烈帝在位仅十七年,辅相至五十余人。其克保令名者,数人而已,若标等是也。

相关内容

手持这份地图,解锁成高子镇...
想趁着闲暇时间到乡村走走, 既逛得自在又吃得地道? 香坊区成高子镇...
2025-08-20 08:49:15
安徽旅游攻略必去景点推荐,...
家人们,如果你正愁假期不知道带娃去哪儿玩,那黄山绝对是个宝藏目的地...
2025-08-20 08:49:01
广东阳江 开渔季的变与不变...
本报记者 姜晓丹 8月17日,广东阳江海陵岛闸坡渔港,开渔后捕获...
2025-08-20 08:47:05
一家人去四川6日游攻略推荐...
家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想带着父母出去旅游,让他们...
2025-08-20 08:45:26
丽水室内淘气堡
周末带娃去哪儿?对于丽水的家长来说,室内淘气堡可能是最省心的选择。...
2025-08-20 08:44:44
WTT欧洲大满贯瑞典站:梁...
8月19日,WTT欧洲大满贯瑞典站男单1/16决赛,梁靖崑0-3不...
2025-08-20 08:41:57
苏州的宝子赶紧冲,只要69...
苏州的宝子赶紧冲,只要69就可以来体验2小时的贵族运动啦‼️约上闺...
2025-08-20 08:40:55
原创 ...
秦桧是历史上有名的大奸臣,每个人在了解了那段历史以后,不痛恨秦桧的...
2025-08-20 08:33:57
原创 ...
提到秦始皇,很多人都以为秦始皇嬴政自然是姓嬴,而在《淮南子》中讲“...
2025-08-20 08:33:53

热门资讯

原创 中... 以古为镜,可知兴替。 历史是厚重而又绚丽的,它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轨迹,组成了人类在这片大地上生...
原创 民... 东北王:张作霖 作为北奉洋军系首领,同时也是北洋政府第十四位元首,出身草莽的张作霖经历也是颇为精彩,...
原创 日... 八十年前,一个弹丸小国,因为野心膨胀,掀起了不义战争,让整个中华民族和世界遭受了极为深重的苦难,七七...
三国第一猛将?他背叛了丁原,出... 在三国乱世中,曾有一位杰出的人物,他以卓越的武艺令天下震惊,称得上是最强的武将之一。他的名字常常与一...
原创 为... 引言: 赵云可是三国中大名鼎鼎的将军,是令人闻风丧胆的存在,军事能力十分突出,手下败将无数,连曹操都...
原创 东... 华佗约145年-208年,字元化,一名旉,沛国谯县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 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
原创 8... 老话说,要想富先修路,现如今的交通运输中,公路无疑是独当一面的。然而在历史上,运河还是扮演过很重要的...
原创 晚... 一次鸦片战争结束,林则徐被发配到伊犁边疆,走得时候林则徐说过,最终会覆灭大清的国家是俄罗斯。 清王朝...
原创 项...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这是王安石的《叠题乌江亭》,寥...
原创 清... 在清朝时期,每一位帝王都可以说,是比较勤奋的,能力也不错。而这十二位帝王中,要说谁的能力比较强,那还...